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628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架和试模,支架上设有机头,机头的下端设有贯入针,试模搁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伸缩筒,伸缩筒包括至少六组套筒,每两组相邻的套筒中内径较小的套筒滑动嵌设在内径较大的套筒内,内径较大的套筒内设有限位件和抵触件。在将试样装入到试模后,先压缩伸缩筒使得所有套筒均抵触于对应的抵触件,再通过贯入针进行第一组贯入打点,随后每将一组套筒滑动抵触于限位件,均通过贯入针进行一组打点,使得多组贯入点呈等间距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贯入点重合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测试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技术介绍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是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的一种仪器,适用于各种水泥、外加剂以及不同混凝土配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测量。通过检索,中国权利公告号CN205374447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包括底座、试料容器、压力表,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测压机头,测压机头上端为进油口,下端为贯入针,内部为油腔和测力杆,进油口内设有固定盘和活动盘,固定盘与进油口的内壁密封设置,固定盘上设有供油通过的通孔,活动盘位于固定盘的下方,活动盘上设有滑杆,滑杆穿过固定盘且与固定盘滑动连接,活动盘上设有用于堵住通孔的封堵块,滑杆位于固定盘与活动盘之间的杆身套设有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盘和活动盘固定。本技术具有阻止空气混入油腔,影响测量混凝土凝结时间的特点。但是,在测试过程中,每组试样均需要做至少六组的贯入检测,而贯入针容易在试样的同一位置多次贯入打点,造成了贯入点的重合,从而影响了测试结果准确性,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避免了贯入点重合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架和试模,支架上设有机头,机头的下端设有对应于试模的贯入针,试模搁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伸缩筒,伸缩筒包括至少六组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且内径逐渐减小的套筒,内径最小的套筒固定连接于试模,每两组相邻的套筒中内径较小的套筒滑动嵌设在内径较大的套筒内,内径较大的套筒内设有供内径较小的套筒抵触从而防止内径较小的套筒脱落的限位件和供内径较小的套筒抵触从而防止内径较小的套筒完全沉入到内径较大的套筒内的抵触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试样装入到试模后,先压缩伸缩筒使得所有套筒均抵触于对应的抵触件,再通过贯入针进行第一组贯入打点,然后将其一套筒滑动抵触于限位件,再通过贯入针进行第二组打点;随后每将一组套筒滑动抵触于限位件,均通过贯入针进行一组打点;通过这样的贯入打点操作,将避免了贯入点重合的情况发生,并使得多组贯入点呈等间距设置,从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触件为第一弹簧,当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两组相邻的套筒中内径较小的套筒将抵触于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取消对套筒的限位后,第一弹簧将回复至自然状态并促使试模移动,以便进行贯入打点,而无需人为滑动套筒,操作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两组相邻的套筒中内径较大的套筒内设有用于将内径较小的套筒锁紧固定的锁紧组件,当锁紧组件将内径较小的套筒锁紧固定时,位于内径较大的套筒内的第一弹簧将处于形变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取消锁紧组件对其一套筒的锁紧固定后,对应于该套筒的第一弹簧将回复至自然状态并促使试模移动,以便进行贯入打点;锁紧组件的设置,使得工人无需持续按压伸缩筒使得伸缩筒处于压缩状态,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两组分别开设在相邻两组套筒外壁上的贯穿槽和插接在两组贯穿槽内的插接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柱的设置,便于将相邻两组套筒锁紧固定;当插接柱脱离于相邻两组套筒内内径较小的套筒上的贯穿槽时,第一弹簧将回复至自然状态并促使试模移动,从而即可进行下一组的贯入打点;当第一弹簧回复至自然状态时,插接柱的端部仍对应于相邻两组套筒中内径较小的套筒外壁,此时直接将内径较小的套筒滑入到内径较大的套筒内并使得两组贯穿槽相对应,即可将插接柱插入到两组贯穿槽内,使得相邻两组套筒再次被锁紧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有所述套筒上均设有第二弹簧,所有第二弹簧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套筒和插接柱,当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插接柱将插接在两组贯穿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使得插接柱不易从两组贯穿槽内脱离,保证了锁紧组件对套筒的锁紧固定,且使得插接柱不易丢失。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柱插入到套筒内的一端上开设有滚动槽,滚动槽内滚动嵌设有滚珠,滚珠部分突出于滚动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动插接柱使得插接柱脱离于相邻两组套筒内内径较小的套筒上的贯穿槽时,第二弹簧将促使滚珠抵紧于内径较小的套筒外壁;在将内径较小的套筒在内径较大的套筒内滑动时,滚珠将发生滚动,从而便于伸缩筒的伸缩。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伸缩筒延伸方向相同的燕尾槽,试模上固定有滑动嵌设在燕尾槽内的燕尾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条与燕尾槽内的配合,保证了试模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燕尾条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辊,转动辊抵触于燕尾槽底部槽壁并与燕尾槽的延伸方向相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试模移动的过程中,转动辊将转动抵触于燕尾槽的底部槽壁,从而便于试模的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伸缩筒、限位件和抵触件的设置,避免了贯入点重合的情况发生,并使得多组贯入点呈等间距设置,从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2.第一弹簧的设置,无需人为滑动套筒即可实现套筒的自动弹出,操作方便;3.锁紧组件的设置,使得工人无需持续按压伸缩筒使得伸缩筒处于压缩状态,仅需在打点时取消锁紧组件对套筒的锁紧固定,即可实现套筒的自动弹出,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表示伸缩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表示伸缩筒和锁紧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1、支架;12、试模;13、机头;14、贯入针;15、燕尾槽;16、燕尾条;17、凹槽;18、转动辊;2、伸缩筒;21、套筒;22、第一弹簧;23、限位块;24、限位槽;3、锁紧组件;31、贯穿槽;32、插接柱;33、第二弹簧;34、拉环;35、滚动槽;36、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支架11和试模12,支架11上设有机头13,机头13的下端设有对应于试模12的贯入针14,试模12搁置在底座1上。如图2所示,底座1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伸缩筒2,伸缩筒2包括至少六组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且内径逐渐减小的套筒21,在本实施例中套筒21的数量为六组;内径最小的套筒21固定连接于试模12,每两组相邻的套筒21中内径较小的套筒21滑动嵌设在内径较大的套筒21内。如图2和图3所示,内径较大的套筒21内设有抵触件和限位件;抵触件为第一弹簧22,第一弹簧2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支架(11)和试模(12),支架(11)上设有机头(13),机头(13)的下端设有对应于试模(12)的贯入针(14),其特征在于:试模(12)搁置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伸缩筒(2),伸缩筒(2)包括至少六组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且内径逐渐减小的套筒(21),内径最小的套筒(21)固定连接于试模(12),每两组相邻的套筒(21)中内径较小的套筒(21)滑动嵌设在内径较大的套筒(21)内,内径较大的套筒(21)内设有供内径较小的套筒(21)抵触从而防止内径较小的套筒(21)脱落的限位件和供内径较小的套筒(21)抵触从而防止内径较小的套筒(21)完全沉入到内径较大的套筒(21)内的抵触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支架(11)和试模(12),支架(11)上设有机头(13),机头(13)的下端设有对应于试模(12)的贯入针(14),其特征在于:试模(12)搁置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伸缩筒(2),伸缩筒(2)包括至少六组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且内径逐渐减小的套筒(21),内径最小的套筒(21)固定连接于试模(12),每两组相邻的套筒(21)中内径较小的套筒(21)滑动嵌设在内径较大的套筒(21)内,内径较大的套筒(21)内设有供内径较小的套筒(21)抵触从而防止内径较小的套筒(21)脱落的限位件和供内径较小的套筒(21)抵触从而防止内径较小的套筒(21)完全沉入到内径较大的套筒(21)内的抵触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件为第一弹簧(22),当第一弹簧(22)处于自然状态时,两组相邻的套筒(21)中内径较小的套筒(21)将抵触于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其特征在于:每两组相邻的套筒(21)中内径较大的套筒(21)内设有用于将内径较小的套筒(21)锁紧固定的锁紧组件(3),当锁紧组件(3)将内径较小的套筒(21)锁紧固定时,位于内径较大的套筒(21)内的第一弹簧(22)将处于形变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华张伟朱国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明云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