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冰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458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包括:电磁感应模块,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包括螺线管、输出顶轴,所述螺线管与所述输出顶轴滑动连接;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获取自动开门信号后触发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启动,以使得所述螺线管得电,根据电磁效应所述螺线管内的输出顶轴开始运动以使得输出顶轴将家电门体顶出并脱离磁性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该装置的冰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开门装置将主控板与电磁感应模块邻近设置,以使得所述主控板接收信号后独立控制所述输出顶轴往家电门体方向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开门装置普适性差,对冰箱电路改动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冰箱
本技术属于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冰箱。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电愈加受到市场的青睐和认可。目前用户倾向于容积较大的冰箱,但容积大的冰箱门封吸力也较大,需要一种自动开门装置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但传统的电动开门冰箱一般通过多组传动组件将驱动电机的驱动力转化为冰箱门体的推动力,但多组传动组件占用空间大,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造成传动件之间的啮合不稳定或啮合过程出现错位而卡止,影响电动开门装置的使用寿命。但是,使用上述电动机式的结构,很难提高输出顶轴的动作速度。与此同时,现有的自动开门装置仅是降低用户开门过程中的力度,并无法实现直接将门体打开至适当角度。现有技术中,将自动开门装置安装于冰箱箱体时,自动开门装置与控制电路分开设置,需要对冰箱电路进行重新布置才能确保安装过程完成,整个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如此需要对自动开门装置进行改进,优化其结构设计,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冰箱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电自动开门装置,所述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包括:电磁感应模块,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固定于家电箱体上或部分嵌入家电箱体,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包括螺线管、输出顶轴,所述螺线管与所述输出顶轴滑动连接;所述输出顶轴在初始状态下不接触家电门体或抵触家电门体但所述抵触不足以使得所述家电门体脱离磁性密封;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电磁感应模块邻近设置,所述主控板获取自动开门信号后触发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启动,以使得所述螺线管得电,根据电磁效应所述螺线管内的所述输出顶轴开始运动,以使输出顶轴将家电门体顶出并脱离磁性密封。优选地,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沿一方向延伸的壳体,所述基座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家电箱体上或部分嵌入家电箱体;与所述基座相扣合的第一壳体,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供所述输出顶轴向所述家电门体方向运动的通孔。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还包括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位于所述螺线管的下方。优选地,所述主控板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与所述主控板形成相一致的整体结构。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第一放置区、第二放置区;所述第一放置区用于放置所述电磁感应模块,所述第二放置区用于安装所述主控板,所述第一放置区所在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放置区所在区域相邻侧。优选地,所述输出顶轴远离所述门体的一端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套设于所述输出顶轴外周,以使得螺线管失电后所述弹性构件带动所述输出顶轴恢复到初始位置。优选地,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位于远离所述家电门体的一侧,以形成所述螺线管失电后所述输出顶轴与所述基座之间的缓冲结构。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从所述缓冲件的不同侧面将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优选地,所述缓冲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为圆锥螺旋弹簧。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供所述缓冲件置入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两侧分别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缓冲件的不同侧面分别抵靠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还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座,所述电磁感应模块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内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输出顶轴运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以将所述第二壳体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通过所述安装槽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二壳体上沿垂直于所述基座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二延伸部套设于所述镂空部。优选地,所述输出顶轴还包括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为设置在输出顶轴前端的延伸部件或为设置在所述输出顶轴一侧面的延伸部件。优选地,所述输出顶轴上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输出顶轴的状态信息。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体、门体,以及保持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的磁密封垫片;所述箱体包括家电自动开门装置,用以开启吸合在所述箱体上的所述门体。优选地,所述家电自动开门装置设置在冰箱箱体的顶端或底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主控板与所述电磁感应模块整合在一起,方便在任何冰箱上进行扩展,对冰箱原有的电路改动最小。(2)通过在输出顶轴设置传感器,保持开门的力度设置为50N,开门装置启动的过程中,当门前面有硬物阻挡的时候,不会对设备有任何损坏。(3)通过在电磁感应模块螺线管下方设置镂空部,将热量传导至冰箱的箱体上。(4)通过在输出顶轴远离冰箱门体的一端设置弹性构件,以实现螺线管断电后,输出顶轴可自动回弹。(5)通过在在基座内设置缓冲件,以使得所述输出顶轴回弹时较为平缓。(6)通过将缓冲件设置为圆锥螺旋弹簧,以使得缓冲件不会轻易从固定座弹出。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家电自动开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基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磁感应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带圆锥螺旋弹簧的基座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冰箱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200、冰箱;100、家电自动开门装置:11、第一壳体,111、通孔,12、基座,121、固定座,122、开口槽,123、第一凹槽,124、第二凹槽,125、第一放置区,126、第二放置区,127、镂空部,13、主控板,14、弹性构件,15、缓冲件,16、输出顶轴,17、电磁感应模块,18、抵触部,19、第二壳体,191、安装座,192、橡胶垫,193、第一延伸部,194、第二延伸部,195、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包括:/n电磁感应模块,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固定于家电箱体上或部分嵌入家电箱体,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包括螺线管、输出顶轴,所述螺线管与所述输出顶轴滑动连接;所述输出顶轴在初始状态下不接触家电门体或抵触家电门体但所述抵触不足以使得所述家电门体脱离磁性密封;/n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电磁感应模块邻近设置,所述主控板获取自动开门信号后触发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启动,以使得所述螺线管得电;/n根据电磁效应所述螺线管内的所述输出顶轴开始运动,以使输出顶轴将家电门体顶出并脱离磁性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包括:
电磁感应模块,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固定于家电箱体上或部分嵌入家电箱体,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包括螺线管、输出顶轴,所述螺线管与所述输出顶轴滑动连接;所述输出顶轴在初始状态下不接触家电门体或抵触家电门体但所述抵触不足以使得所述家电门体脱离磁性密封;
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电磁感应模块邻近设置,所述主控板获取自动开门信号后触发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启动,以使得所述螺线管得电;
根据电磁效应所述螺线管内的所述输出顶轴开始运动,以使输出顶轴将家电门体顶出并脱离磁性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为沿一方向延伸的壳体,所述基座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家电箱体上或部分嵌入家电箱体;
与所述基座相扣合的第一壳体,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电磁感应模块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供所述输出顶轴向所述家电门体方向运动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包括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位于所述螺线管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与所述主控板形成相一致的整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一放置区、第二放置区;所述第一放置区用于放置所述电磁感应模块,所述第二放置区用于安装所述主控板,所述第一放置区所在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放置区所在区域相邻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顶轴远离所述家电门体的一端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套设于所述输出顶轴外周,以使得螺线管失电后所述弹性构件带动所述输出顶轴恢复到初始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电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位于远离所述家电门体的一侧,以形成所述螺线管失电后所述输出顶轴与所述基座之间的缓冲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电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周翔李利伟李之龙贡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