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444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属于电壁挂炉的换热技术领域,包括外套筒、换热水箱、蒸汽换热管和散热翅片,所述外套筒的内部间隔设有第一内套筒,第一内套筒的内部间隔设有第二内套筒,在第一内套筒和第二内套筒之间的位置设有电加热器,第二内套筒的内部穿插设有一根第一导流管,在第一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均布阵列有多根第二导流管;所述出水管的前端与换热水箱的顶端连接,换热水箱的前端穿插设有多块散热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热虹吸效应,使用者每次使用前不需要将这个装置内注满水,并且能够达到与注满水相同的效果,而且在每次停机后装置内残留的热水量较少,浪费的热量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壁挂炉的换热
,具体是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使用方便且供暖效果好的电壁挂炉在城乡普通家庭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电壁挂炉一般采用烧热水的方式对室内进行散热供暖,市场上大部分电壁挂炉的加热体都是置于水中,加热体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结上水垢,影响加热体的加热效果。此外,现有的电壁挂炉一般都是需要往其中注满水之后才能使用,这样就导致每次壁挂炉在关机后,炉内会残留大量的热水,这些热水中储存的大量能量被白白浪费,在下次开机时,又需要将大量的冷水再次烧开,不仅浪费电能,而且由于水量多,烧开的时间慢,对室内的供暖不够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包括外套筒、电加热器、换热水箱、蒸汽换热管、散热翅片和冷凝水箱,所述外套筒的内部间隔设有第一内套筒,第一内套筒的内部间隔设有第二内套筒,在第一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包括外套筒(1)、电加热器(4)、换热水箱(12)、蒸汽换热管(16)、散热翅片(17)和冷凝水箱(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的内部间隔设有第一内套筒(2),第一内套筒(2)的内部间隔设有第二内套筒(3),在第一内套筒(2)和第二内套筒(3)之间的位置设有电加热器(4),电加热器(4)顶端和底端均连接有导线(5);所述第二内套筒(3)的内部穿插设有一根第一导流管(6),在第一内套筒(2)和外套筒(1)之间均布阵列有多根第二导流管(7);所述第一导流管(6)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集流罩(8),位于第一导流管(6)顶端的集流罩(8)顶端与出水管(10)的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包括外套筒(1)、电加热器(4)、换热水箱(12)、蒸汽换热管(16)、散热翅片(17)和冷凝水箱(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的内部间隔设有第一内套筒(2),第一内套筒(2)的内部间隔设有第二内套筒(3),在第一内套筒(2)和第二内套筒(3)之间的位置设有电加热器(4),电加热器(4)顶端和底端均连接有导线(5);所述第二内套筒(3)的内部穿插设有一根第一导流管(6),在第一内套筒(2)和外套筒(1)之间均布阵列有多根第二导流管(7);所述第一导流管(6)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集流罩(8),位于第一导流管(6)顶端的集流罩(8)顶端与出水管(10)的后端连接,位于第一导流管(6)顶端的集流罩(8)顶端设有进水管(9),位于第一导流管(6)底端的集流罩(8)底端与回水管(11)的后端连接;所述出水管(10)的前端与换热水箱(12)的顶端连接,换热水箱(12)的底端与回水管(11)的前端连接;所述换热水箱(12)的顶端与蒸汽出管(13)的后端连接,蒸汽出管(13)的前端与蒸汽换热管(16)的顶端连接;所述换热水箱(12)的前端穿插设有多块散热翅片(17);所述蒸汽换热管(16)的底端设有冷凝水箱(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4)与第一内套筒(2)的内侧壁和第二内套筒(3)的外侧壁接触,在第一内套筒(2)、第二内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海朋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