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42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8
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装置壳体,装置壳体设有装置内腔,所述装置壳体上开设有朝向迎风面且连通装置内腔的进风端,以及通过装置内腔与进分端构成风道的出风端,所述风道内安装有微型风力发电装置,微型风力发电装置与安装在装置内腔的杀菌装置电连接,通过流经风道的气流带动微型风力发电装置发电对杀菌装置提供电能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杀菌装置能够对用电设备输出气流进行杀菌处理,并且通过微型风力发电装置实现自发电功能,使杀菌装置不需要额外连接供电导线以及接入和占用接电插口,使杀菌装置更加简洁紧凑,省去供电导线的缠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
本技术涉及杀菌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中存在病原微生物,用电设备运行促进室内空气流动的同时,亦会增加用户与空气中病原微生物接触的可能性。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安装固定以及方便随时切换位置,且能够对电设备输出气流进行杀菌处理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其作用是能够对用电设备输出气流进行杀菌处理。本技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装置壳体,装置壳体设有装置内腔,所述装置壳体上开设有朝向迎风面且连通装置内腔的进风端,以及通过装置内腔与进分端构成风道的出风端,所述风道内安装有微型风力发电装置,微型风力发电装置与安装在装置内腔的杀菌模块电连接,通过流经风道的气流带动微型风力发电装置发电对杀菌模块提供电能工作。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所述装置内腔安装有电控板,所述微型风力发电装置和杀菌模块通过线路与电控板连接。所述微型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扇叶以及电机,电机的输出端直接或通过电控板转换与杀菌模块连接,电机上转动连接有受扇叶转动驱动电机发电的转动轴,所述扇叶安装在靠向进风端的一侧,并设置在风道的中心轴线位置。所述杀菌模块包括紫外线灯、负离子发生器、光触媒发生器、超声波发生装置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风道内设置有装置支架,负离子发生器通过装置支架安装在扇叶的中心部位置,所述紫外线灯朝向迎风面。所述装置壳体朝向迎风面的外端面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装置壳体朝向迎风面的外端面设置有粘贴层。所述装置内腔还安装有用于储能的电容件,电容件与电控板连接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电容件储能容量的指示灯。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装置本体安装在风源装置的出风口处,所述风源装置包括空调室内机、风扇、鼓风机、加湿器、空气净化器以及除湿器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该结构能够对用电设备输出气流进行杀菌处理,并且通过微型风力发电装置实现自发电功能,使杀菌装置不需要额外连接供电导线以及接入和占用接电插口,使杀菌装置更加简洁紧凑,省去供电导线的缠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设有装置内腔2,所述装置壳体1上开设有朝向迎风面且连通装置内腔2的进风端3,以及通过装置内腔2与进风端3构成风道的出风端4,所述风道内安装有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与安装在装置内腔2的杀菌模块6电连接,通过流经风道的气流带动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发电对杀菌模块6提供电能工作。本技术杀菌装置能够对用电设备输出气流进行杀菌处理,并且通过微型风力发电装置实现自发电功能,使杀菌装置不需要额外连接供电导线以及接入和占用接电插口,使杀菌装置更加简洁紧凑,省去供电导线的缠绕。所述装置内腔2还安装有电控板7以及与用于储能的电容件8,电容件8与电控板7连接,所述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和杀菌模块6通过线路与电控板7连接;所述电容件8包括焊接在电控板上的电容或者与电控板通过导线连接的可充电池,由于杀菌装置内置可储能的电容件8,因此杀菌装置在拆离风源装置,脱离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产生电能的环境时,还可以通过电容件8对杀菌模块6功能,使杀菌装置能够在其他无风环境使用,对物件采用紫外线消毒。所述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包括扇叶51以及电机52,电机52的输出端直接或通过电控板7转换与杀菌模块6连接,电机52上转动连接有受扇叶51转动驱动电机52发电的转动轴53,所述扇叶51安装在靠向进风端3的一侧,并设置在风道的中心轴线位置。上述的电机52通过转动轴53带动电机52内的转子521相对定子522转动后产生电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产生的电能通过电机52输出端输出使电能使杀菌模块6通电运行。所述杀菌模块6包括紫外线灯61、负离子发生器62、光触媒发生器、超声波发生装置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紫外灯61通电是发射出特定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2运行时产生负离子,负离子与细菌、霉菌、病毒等接触,由于负离子本身携带多余电子,会破坏它们的分子蛋白结构,使其产生结构性改变或能量转移,从而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死亡。所述光触媒发生器包括光触媒涂层及用于对光触媒涂层进行照射的紫外灯,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其涂布于基材表面,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可以用于杀菌、加湿、加香,同样能够对室内空气实现调节,由于超声波会引起空化作用和一系列的特殊效应,因此利用超声波空化效应在液体中产生的局部瞬间高温以及温度交变变化,具局部瞬间高压和压力变化,使液体中某些细菌致死,病毒失活,甚至使体积较小的一些微生物的细胞壁破坏,从而达到杀菌作用。其中一实施方式是,当杀菌模块6为紫外线灯61和负离子发生器62时,所述风道内设置有装置支架9,负离子发生器62通过装置支架9安装在扇叶51的中心部位置,负离子发生器62安装的位置能够使负离子发生器62产生的负离子分散在风道内并被气流带出杀菌装置外,减少集聚在装置内腔2内造成浪费,而所述的紫外线灯61朝向迎风面,能够对风源装置的出风口(容易产生冷凝水的位置)进行杀菌消毒。所述杀菌模块6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运行时产生臭氧,臭氧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以实现杀菌作用,如杀菌装置4采用臭氧发生器,则优选臭氧生产速度较慢的臭氧发生器,避免产生过多的臭氧。所述装置壳体1朝向迎风面的外端面设置有定位机构10;所述定位机构10包括夹子或者钩挂件,能够使杀菌装置通过夹子夹持在出风口的格栅上固定,或者通过钩挂件挂设在出风口的格栅上,而且方便拆卸安装。所述装置壳体1朝向迎风面的外端面设置有粘贴层11;通过粘贴层11将杀菌装置安装在风源装置的出风口处。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电容件8储能容量的指示灯12;使用户能够根据指示灯12提示,得知杀菌装置在离开风源后紫外线灯61使用的时间,并能及时放回风源装置的出风口进行充电。所述进风端3和出风端4设置在同一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设有装置内腔(2),所述装置壳体(1)上开设有朝向迎风面且连通装置内腔(2)的进风端(3),以及通过装置内腔(2)与进风端(3)构成风道的出风端(4),所述风道内安装有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 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与安装在装置内腔(2)的杀菌模块(6)电连接,通过流经风道的气流带动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发电对杀菌模块(6)提供电能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设有装置内腔(2),所述装置壳体(1)上开设有朝向迎风面且连通装置内腔(2)的进风端(3),以及通过装置内腔(2)与进风端(3)构成风道的出风端(4),所述风道内安装有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与安装在装置内腔(2)的杀菌模块(6)电连接,通过流经风道的气流带动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发电对杀菌模块(6)提供电能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内腔(2)安装有电控板(7),所述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和杀菌模块(6)通过线路与电控板(7)连接。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风力发电装置(5)包括扇叶(51)以及电机(52),电机(52)的输出端直接或通过电控板(7)转换与杀菌模块(6)连接,电机(52)上转动连接有受扇叶(51)转动驱动电机(52)发电的转动轴(53),所述扇叶(51)安装在靠向进风端(3)的一侧,并设置在风道的中心轴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模块(6)包括紫外线灯(61)、负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镇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