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束除尘换热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40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束除尘换热器装置,包括制热腔,所述制热腔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制热腔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外径小于制热腔内径,所述制热腔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接口,所述换热管束下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接口,且进气管接口与出气管接口对应设置,所述换热管束下部贯穿制热腔底部固定设置为喇叭口,所述换热管束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换热管束走置热气,外腔走置冷气,实现对外腔内部制热作业,设有涡流叶扇,在烟气向上的作用力之下旋转产生离心力,使雾气液化,实现微尘颗粒从烟气中脱离,设有导向架,增加制热同时,加快空气中微尘液化作业,制热效果与除尘效果均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束除尘换热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束除尘换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现有的换热器功能较为单一,一般结构换热器借助其他传热或传冷介质实现换热效果,无法对现有资源进行利用,在脱白塔中,换热过程中烟气中有大量雾滴及灰尘,现有换热器无法实现对其的去除作业,换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管束除尘换热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束除尘换热器装置,包括制热腔,所述制热腔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制热腔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外径小于制热腔内径,所述制热腔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接口,所述换热管束下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接口,且进气管接口与出气管接口对应设置,所述换热管束下部贯穿制热腔底部固定设置为喇叭口,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束除尘换热器装置,包括制热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腔(1)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制热腔(1)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换热管束(2),所述换热管束(2)外径小于制热腔(1)内径,所述制热腔(1)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接口(3),所述换热管束(2)下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接口(4),且进气管接口(3)与出气管接口(4)对应设置,所述换热管束(2)下部贯穿制热腔(1)底部固定设置为喇叭口,所述换热管束(2)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5)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第一连接件(5)上部设置有涡流叶扇(6),所述涡流叶扇(6)转动连接在转杆(8)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束除尘换热器装置,包括制热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腔(1)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制热腔(1)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换热管束(2),所述换热管束(2)外径小于制热腔(1)内径,所述制热腔(1)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接口(3),所述换热管束(2)下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接口(4),且进气管接口(3)与出气管接口(4)对应设置,所述换热管束(2)下部贯穿制热腔(1)底部固定设置为喇叭口,所述换热管束(2)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5)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第一连接件(5)上部设置有涡流叶扇(6),所述涡流叶扇(6)转动连接在转杆(8)外表面,所述涡流叶扇(6)上部相贴设置有导向架(7),所述转杆(8)上侧端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11),所述第二连接件(11)与第一连接件(5)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束除尘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叶扇(6)外径小于换热管束(2)内径,所述涡流叶扇(6)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转件(10),所述转件(10)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孔(9),所述第一连接孔(9)与转杆(8)对应设置,所述转件(10)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扇叶(15),所述扇叶(15)沿转件(10)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邦平吴浩乔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鸿科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