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前端弥合性水击防护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30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前端弥合性水击防护垫圈,包括阀口垫圈主体、弹性内圈和止流垫片,所述阀口垫圈主体的内侧一体成型有弹性内圈,弹性内圈的内壁上开设有两组呈环形布置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止流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阀门与管路接口处添加垫圈,在不影响正常流动的前提下,在弥合性水击下形成反向流动阶段,添加流动阻力,即可以起到管路密封作用,又可以起到防护极端状态下的水击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前端弥合性水击防护垫圈
本技术涉及水利机械系统防护
,具体为一种阀门前端弥合性水击防护垫圈。
技术介绍
弥合性水击是指在管道系统中,由于发生事故停泵启泵、阀门快速启闭等边界条件的突然改变,系统中的瞬态压力将会发生急剧变化,当瞬变低压波通过管路,当低于饱和蒸气压时,介质将会发生汽化现象,进而由液相生产蒸汽泡粒,此时由原来的单相介质,变化成气(汽)液两相流(通常也被称为液柱分离现象);一旦气(汽)相发生溃灭,将会产生明显的局部射流冲击,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瞬态过程中水力特性的改变,由管路系统的瞬变流动现象产生的高压冲击或过低过长时间的环境低压,将有可能导致管道的爆破或塌陷,这种由于瞬变波动而出现的蒸汽的发展与溃灭现象,通常被称为弥合性水击。弥合性水击属于极端条件下的瞬变流动状态,其发生、发展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一般情况下的水击效应,通常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员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弥合性水击的主要形成阶段,是水击传播中的第三阶段,既反向流动阶段,如果通过增加流动阻力的形式,减缓液体的反向流动,则会良好的缓解弥合性水击形成蒸汽空腔的程度,良好的保护管理系统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前端弥合性水击防护垫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阀门前端弥合性水击防护垫圈,包括阀口垫圈主体、弹性内圈和止流垫片,所述阀口垫圈主体的内侧一体成型有弹性内圈,弹性内圈的内壁上开设有两组呈环形布置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止流垫片,两组止流垫片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阀口垫圈主体的外边缘处均有设置有螺栓固定孔,且螺栓固定孔呈环形布置。优选的,所述弹性内圈呈U型结构,且弹性内圈的宽度小于阀口垫圈主体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底面设有曲面凹槽,安装槽两侧的底端皆设置有旋转孔。优选的,所述止流垫片的底部设有曲面凸起,且曲面凸起与曲面凹槽相互配合,止流垫片两侧的底端皆一体成型有旋转轴,且旋转轴安装在旋转孔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阀门与管路接口处添加垫圈,在不影响正常流动的前提下,在弥合性水击下形成反向流动阶段,添加流动阻力,即可以起到管路密封作用,又可以起到防护极端状态下的水击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止流垫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口垫圈主体;101、螺栓固定孔;2、弹性内圈;201、安装槽;202、曲面凹槽;203、旋转孔;3、止流垫片;301、曲面凸起;302、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阀门前端弥合性水击防护垫圈,包括阀口垫圈主体1、弹性内圈2和止流垫片3,阀口垫圈主体1的内侧一体成型有弹性内圈2,阀口垫圈主体1的外边缘处均有设置有螺栓固定孔101,且螺栓固定孔101呈环形布置,便于安装在阀门与管道之间;弹性内圈2呈U型结构,在水击形成时,可作用在止流垫片3的内侧,且弹性内圈2的宽度小于阀口垫圈主体1的宽度;弹性内圈2的内壁上开设有两组呈环形布置的安装槽201,止流垫片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止流垫片3相互交错设置,保证流动阻力,安装槽201的底面设有曲面凹槽202,安装槽201两侧的底端皆设置有旋转孔203;安装槽201内安装有止流垫片3,止流垫片3的底部设有曲面凸起301,且曲面凸起301与曲面凹槽202相互配合,保证止流垫片3转动时的顺畅,止流垫片3两侧的底端皆一体成型有旋转轴302,且旋转轴302安装在旋转孔203的内部,实现止流垫片3的活动安装。工作原理:根据说明书附图4所示,主流方向为由右向左,在管道内正常流动时,止流垫片3在水流的冲击力作用下,会旋转至安装槽201的内部,处于关闭状态;当形成水击时,水流冲向弹性内圈2的内部,止流垫片3的两侧形成冲击力差,在冲击压力的作用处于止流垫片3打开,当管内流动开始向主流方向相反做流动时,止流垫片3会增加流动阻力,抑制反向流动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前端弥合性水击防护垫圈,包括阀口垫圈主体(1)、弹性内圈(2)和止流垫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垫圈主体(1)的内侧一体成型有弹性内圈(2),弹性内圈(2)的内壁上开设有两组呈环形布置的安装槽(201),安装槽(201)内安装有止流垫片(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前端弥合性水击防护垫圈,包括阀口垫圈主体(1)、弹性内圈(2)和止流垫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垫圈主体(1)的内侧一体成型有弹性内圈(2),弹性内圈(2)的内壁上开设有两组呈环形布置的安装槽(201),安装槽(201)内安装有止流垫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前端弥合性水击防护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垫圈主体(1)的外边缘处均有设置有螺栓固定孔(101),且螺栓固定孔(101)呈环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前端弥合性水击防护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内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友解朝蓬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