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26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簧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拉簧,包括由碳素钢丝材料制作而成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弹性部、一号连接杆、一号连接部、二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能有效解决拉簧的弹簧因固定的绕圈而造成的拉力不足的情况,消除因拉力不足产生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拉簧的生产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力消耗,提高材料环保,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益,并且还解决了后续安装时因安装空间狭小导致装配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簧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簧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拉簧。
技术介绍
拉簧,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通常用圆截面材料弹簧钢制作而成,在日常生活中,烤炉常用拉簧以控制烤炉拉门的运动,通常情况下,这种拉簧的弹簧从上钩绕圈至下钩,在一些需要不同拉力条件的烤炉拉门上,这种固定的绕圈的方式则会导致拉力过大或不足的情况,若因拉力不足致使烤炉箱门未关闭,则会产生安全隐患,在拉力充足时,则会造成生产时的用材浪费,不利于材料环保,而在一些装配空间条件较小的情况下,这种上钩绕圈至下钩的绕圈方式极不利于拉簧的装配。大多拉簧的拉钩位置通常为半闭合圆环状,开口位置常会发生因开口过大造成脱落的现象,且开口端尖细,常会因开口部尖细划伤操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拉簧装置,该装置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拉簧的弹簧因固定的绕圈而造成的拉力不足的情况,消除因拉力不足产生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拉簧的生产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力消耗,提高材料环保,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益,并且还解决了后续安装时因安装空间狭小导致装配困难的问题和拉簧拉钩两端细尖容易划伤操作人员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拉簧,包括由碳素钢丝材料制作而成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弹性部、一号连接杆、一号连接部、二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一号连接杆连接,弹性部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接杆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杆与一号连接部连接;所述二号连接杆与二号连接部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杆的自由长度等于H1,所述弹性部的自由长度等于H2,所述二号连接杆的自由长度等于H3,所述H3的长度大于H1和H2的长度之和;所述H2的长度大于H1的长度;所述一号连接部的一端包括一号防脱落部,所述二号连接部的一端包括二号防脱落部,所述一号防脱落部和二号防脱落部的端面有倒圆角抛磨处理;所述一号连接杆和弹性部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加强筋,所述二号连接杆和弹性部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加强筋。优选地,所述一号连接部和二号连接部呈非闭合圆环状。优选地,所述一号防脱落部向一号连接部的圆环内部方向弯曲,所述二号防脱落部向二号连接部的圆环内部方向弯曲,一号防脱落部和二号防脱落部呈倒钩状。优选地,所述一号连接部的弯曲外径等于d1,所述二号连接部的弯曲外径等于d2,所述d1的长度等于d2的长度。优选地,所述一号连接部的弯曲方向与二号连接部的弯曲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一号连接部的圆环内部上端设置有一号防滑细齿,所述二号连接部的圆环内部下端设置有二号防滑细齿。优选地,所述一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杆设置在弹性部的中心轴轴线延伸位置。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线径有1mm。优选地,所述弹性部呈圆柱形螺旋状。优选地,所述弹性部的有效圈数有50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碳素钢丝制作而成,碳素钢丝具有弹性强、抗应力能力强的优点,所述本体的弹性部的有效圈数有50圈,弹性部的两端连接有线径为1mm的连接杆且二号连接杆的自由长度H3长于弹性部和一号连接杆之和的自由长度,这样设置连接杆位置,在一些拉簧装配空间极小的情况下,也能让装配人员轻松完成装配工作,同时减少弹性装置圈数,减少了耗材的同时,增大了弹簧在限定长度下的拉力,保证了烤炉箱门的正常闭合,消除了安全隐患。另外,弹性装置的有效圈数有50圈,这样设置圈数提高了在加工弹性装置时的生产效益,也节省了加工产品所需要的人力消耗,在拉簧的两端的连接部都设置有用于防脱落的倒钩,增加因拉簧脱落造成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局部放大图。图1中各数字标识对应部件名称如下:本体-1;弹性部-2;一号连接杆-3;一号加强筋-31;二号连接杆-4;二号加强筋-41;一号连接部-5;一号防滑细齿-51;一号防脱落部-52;二号连接部-6;二号防滑细齿-61;二号防脱落部-6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连接”应作为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术语“自由长度”是指器件在没有被施加任何外力时的长度值;术语“外径”应为器件外圆的直径;术语“线径”应为金属丝线的直径;术语“有效圈数”应作为弹簧参与变形部分的总圈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案是: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拉簧装置,包括由碳素钢丝材料制作而成的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弹性部2、一号连接杆3、一号连接部5、二号连接杆4和二号连接部6。具体地,所述弹性部2的一端与一号连接杆3连接,弹性部2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接杆4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杆3与一号连接部5连接;所述二号连接杆4与二号连接部6连接,一体成型的结构有利于设备的加工和成品的完整性。具体地,所述一号连接杆3的自由长度等于H1,所述弹性部2的自由长度等于H2,所述二号连接杆4的自由长度等于H3,所述H3的长度大于H1和H2的长度之和;所述H2的长度大于H1的长度,这样设置连接杆位置和精确其长度,有利于在一些拉簧装配空间极小的情况下,也能让装配人员轻松完成装配的工作,同时节省加工时的耗材。具体地,所述一号连接部5的一端包括一号防脱落部52,所述二号连接部6的一端包括二号防脱落部62,所述一号防脱落部52和二号防脱落部62的端面有倒圆角抛磨处理,在拉簧的连接部的位置增设防脱落部能有效防止因连接部的开口而照成连接部脱落,同时在两端尖细的位置做倒圆角抛磨处理,防止尖细位置划伤操作人员。具体地,所述一号连接杆3和弹性部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一号加强筋31,所述二号连接杆4和弹性部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二号加强筋41,在连接杆与弹性部2的连接位置增设加强筋,有利于加强连接位置的稳定性,防止连接位置的断裂。具体地,所述一号连接部5和二号连接部6呈非闭合圆环状,连接部位置做非闭合的圆环状有利于个别特殊的安装环境,优于全闭合型的圆环连接部。具体地,所述一号防脱落部52向一号连接部5的圆环内部方向弯曲,所述二号防脱落部62向二号连接部6的圆环内部方向弯曲,一号防脱落部52和二号防脱落部62呈倒钩状。具体地,所述一号连接部5的弯曲外径等于d1,所述二号连接部6的弯曲外径等于d2,所述d1的长度等于d2的长度,相同的弯曲外径有利于加工时机器固定相同的用力数值,测量时便于比对偏差。具体地,所述一号连接部5的弯曲方向与二号连接部6的弯曲方向相反,弯曲方向相反可以增加拉簧装配的牢固和稳定性。具体地,所述一号连接部5的圆环内部上端设置有一号防滑细齿51,所述二号连接部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碳素钢丝材料制作而成的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弹性部(2)、一号连接杆(3)、一号连接部(5)、二号连接杆(4)和二号连接部(6);所述弹性部(2)的一端与一号连接杆(3)连接,弹性部(2)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接杆(4)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杆(3)与一号连接部(5)连接;所述二号连接杆(4)与二号连接部(6)连接;/n所述一号连接杆(3)的自由长度为H1,所述弹性部(2)的自由长度为H2,所述二号连接杆(4)的自由长度为H3,所述H3的长度大于H1和H2的长度之和;所述H2的长度大于H1的长度;/n所述一号连接部(5)的一端包括一号防脱落部(52),所述二号连接部(6)的一端包括二号防脱落部(62),所述一号防脱落部(52)和二号防脱落部(62)的端部有半圆倒角;/n所述一号连接杆(3)和弹性部(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一号加强筋(31),所述二号连接杆(4)和弹性部(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二号加强筋(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碳素钢丝材料制作而成的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弹性部(2)、一号连接杆(3)、一号连接部(5)、二号连接杆(4)和二号连接部(6);所述弹性部(2)的一端与一号连接杆(3)连接,弹性部(2)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接杆(4)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杆(3)与一号连接部(5)连接;所述二号连接杆(4)与二号连接部(6)连接;
所述一号连接杆(3)的自由长度为H1,所述弹性部(2)的自由长度为H2,所述二号连接杆(4)的自由长度为H3,所述H3的长度大于H1和H2的长度之和;所述H2的长度大于H1的长度;
所述一号连接部(5)的一端包括一号防脱落部(52),所述二号连接部(6)的一端包括二号防脱落部(62),所述一号防脱落部(52)和二号防脱落部(62)的端部有半圆倒角;
所述一号连接杆(3)和弹性部(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一号加强筋(31),所述二号连接杆(4)和弹性部(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二号加强筋(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连接部(5)和二号连接部(6)呈非闭合圆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防脱落部(52)向一号连接部(5)的圆环内部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治国田加伍田加交赵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中超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