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逢萍专利>正文

污泥回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22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泥回流泵,包括安装基座、第一安装块和回流泵主体,所述安装基座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安装块,且第一安装块的左侧表面贯穿有紧固螺栓,所述第一安装块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右侧抵接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的右侧抵接有弹簧片,且弹簧片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卡腔,所述第一挡块的顶端和底端皆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表面抵接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端抵接有第一卡块,且第一卡块的底端抵接有第一连接块。该污泥回流泵通过设置有第一卡腔和第一挡块,能使第一固定块在安装时进行定位,且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卡块和滤网,能方便对回流泵主体本身进行防护以避免石块颗粒对回流泵主体内部产生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回流泵
本技术涉及回流泵
,具体为污泥回流泵。
技术介绍
污泥回流泵是在潜水搅拌机生产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新型产品,一般用于废水处理厂中的泥浆抽吸工作。如公开号:201720714764.6,污泥回流泵,包括污泥回流泵外壳体,污泥回流泵外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旋转叶轮,且污泥回流泵外壳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尾翼,污泥回流泵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中心水平安装有电机轴,电机的一侧设有机械密封体,且电机的另一侧设有混气室,电机轴上嵌套有混气叶轮。本技术在壳体的内部增添混气室,电机轴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实现污水回流和污水曝气两道工序,提高电机的使用效率,同时提升污水的处理速率,进水管采用锥形结构,能够防止水体回流,同时进水管内壁的涡旋槽加速水体的流动,并在吸水时形成虹吸效应,保持吸水的连续性,但是,其是使用螺栓来进行安装的,但是直接使用螺栓来进行安装,螺栓孔较小,安装较为不便,且现有的部分污泥回流泵,其不具有过滤功能,污泥中也还会含有些许的石块颗粒,直接使这些颗粒进入污泥回流泵内,会对对污泥回流泵本身造成巨大的磨损,因此亟需污泥回流泵来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泥回流泵,包括安装基座(1)、第一安装块(2)和回流泵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安装块(2),且第一安装块(2)的左侧表面贯穿有紧固螺栓(3),所述第一安装块(2)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且第一固定块(4)的右侧抵接有第一挡块(12),所述第一挡块(12)的右侧抵接有弹簧片(11),且弹簧片(11)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卡腔(10),所述第一挡块(12)的顶端和底端皆连接有第一滑块(13),且第一滑块(13)的表面抵接有第一滑槽(14),所述第一固定块(4)的底端抵接有第一卡块(15),且第一卡块(15)的底端抵接有第一连接块(17),所述第一连接块(17...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回流泵,包括安装基座(1)、第一安装块(2)和回流泵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安装块(2),且第一安装块(2)的左侧表面贯穿有紧固螺栓(3),所述第一安装块(2)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且第一固定块(4)的右侧抵接有第一挡块(12),所述第一挡块(12)的右侧抵接有弹簧片(11),且弹簧片(11)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卡腔(10),所述第一挡块(12)的顶端和底端皆连接有第一滑块(13),且第一滑块(13)的表面抵接有第一滑槽(14),所述第一固定块(4)的底端抵接有第一卡块(15),且第一卡块(15)的底端抵接有第一连接块(17),所述第一连接块(17)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拨块(16),所述第一连接块(17)的表面抵接有第二卡腔(20),所述第一连接块(1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二卡腔(20)开设做第二固定块(18)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块(18)的底端连接有滤网(9),所述第一固定块(4)的左侧连接有支撑架(5),且支撑架(5)的内壁连接有夹持板(6),所述夹持板(6)远离支撑架(5)的一侧连接有回流泵主体(7),且回流泵主体(7)的右侧连接有螺旋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逢萍
申请(专利权)人:曾逢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