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柱塞往复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21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塞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柱塞往复泵,包括泵壳、设置于泵壳内依次连接的曲柄杆、连动杆和活塞杆,泵壳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泵壳内分为用于安装曲柄杆的曲柄腔以及用于安装活塞杆的活塞腔,且分隔板开设有供连动杆穿设的通孔,连动杆一端位于曲柄腔内、另一端位于活塞腔内,分隔板靠近活塞杆的侧面固定有密封法兰,密封法兰开设有供连动杆活动插接的开孔,且开孔与通孔连通,连动杆靠近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的直径大于连动杆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泵壳内部防水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柱塞往复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柱塞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柱塞往复泵。
技术介绍
高压柱塞往复泵大多是用于输送高粘度液体或高粘度液体中含有颗粒混合介质的机械,这种机械通常被称之为调剖泵,在油田注水、冶金、矿山、轻工、化工等诸多领域被广乏地应用。现有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2146904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往复式调剖泵,包括泵壳、安装在泵壳一侧内的由电动机及传动机构带动的曲轴和安装在泵壳另一端内的进液阀和排液阀,在曲轴和进液阀及排液阀之间依次安装有由曲轴带动的连动杆和由连动杆驱动的活塞。上述往复泵在使用的过程中,曲柄杆、连动杆驱动活塞杆往复运,液体由进液阀被抽入泵壳内,部分液体通过活塞杆进入安装连动杆的腔内,由于没有设置密封挡水结构,因此连动杆与曲柄杆连接处的密封性较差,泵壳内部的防水性较差,使得液体容易进入安装曲柄杆的区域内,影响曲柄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柱塞往复泵,具有提升泵壳内部防水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压柱塞往复泵,包括泵壳、设置于泵壳内依次连接的曲柄杆、连动杆、和活塞杆,所述泵壳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泵壳内部分为用于安装曲柄杆的曲柄腔以及用于安装活塞杆的活塞腔,且所述分隔板开设有供所述连动杆穿设的通孔,所述连动杆一端位于所述曲柄腔内、另一端位于活塞腔内,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活塞杆的侧面固定有密封法兰,所述密封法兰开设有供所述连动杆活动插接的开孔,且所述开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连动杆靠近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直径大于所述连动杆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曲柄杆、连动杆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液体被抽入泵壳内,且部分液体通过活塞缝隙进入活塞腔内;密封法兰的设置可密封通孔,从而将液体阻挡在密封法兰外侧,减少液体进入曲柄腔内;挡水板设置于密封法兰与活塞杆之间,并与连动杆连接,从而挡水板随连动杆在活塞腔内往复运动,且挡水板的直径大于连动杆的直径,进而在液体随活塞抽入的过程中,被挡水板阻挡,进一步减少液体进入曲柄腔内,提升泵壳内的防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动杆与所述活塞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直径小于所述连动杆的直径,所述挡水板开设有供所述连接头穿设的连接孔,所述连动杆靠近所述活塞杆的端面周向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挡水板侧面周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同轴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同时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挡水板通过所述螺纹固定于所述连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穿过连接孔,使挡水板预安装于连动杆上,从而方便后续通过螺栓将挡水板固定于连动杆;同时,连接头限制挡水板的径向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挡水板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动杆靠近所述活塞杆的端面周向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挡水板侧面周向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柱插接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与第一螺纹孔于连动杆的位置确定;定位孔与第二螺纹孔于挡水板的位置确定,在定位头穿设过连接孔的同时,将定位柱穿设过定位孔,从而使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同轴,方便后续安装螺栓,提升安装效率;同时进一步提升挡水板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板靠近所述连动杆的侧面固定有密封环,所述连动杆开设有供所述密封环卡接配合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板与连动杆连接的同时,密封环卡入卡槽内,从而提升挡水板与连动杆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提升泵壳内的防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内涂布有磁性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内磁性涂层可吸引挡水板,从而限制挡水板的轴向移动,进一步提升挡水板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增加挡水板与连动杆对密封环的挤压力从而提升挡水板与连动杆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的直径等于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连接头一端的直径,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活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块通过螺栓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开设有供所述连接头以及所述活塞杆穿设的半圆孔,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挡水板的一端与所述螺钉的螺钉头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的设置一方面可将连接头与活塞杆连接,仅需拆卸连接块即可将连接头与活塞杆分开,从而方便对往复泵的维护;另一方面,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从而抱紧于连接头与活塞杆的连接处,同时连接块与螺钉的螺钉头抵接,从而限制螺钉的轴向移动,进而提升螺钉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周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活塞杆周向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连接块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插接配合的第一凸块以及与所述第二凹槽插接配合的第二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活塞杆与连接块直接形成两组“榫卯”结构,从而限制连接块的轴向移动,提升连接块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升连接块限制螺钉轴向移动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曲柄杆、连动杆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液体被抽入泵壳内,且部分液体通过活塞缝隙进入活塞腔内;密封法兰的设置可密封通孔,从而将液体阻挡在密封法兰外侧,减少液体进入曲柄腔内;挡水板设置于密封法兰与活塞杆之间,并与连动杆连接,从而挡水板随连动杆在活塞腔内往复运动,且挡水板的直径大于连动杆的直径,进而在液体随活塞抽入的过程中,被挡水板阻挡,进一步减少液体进入曲柄腔内,提升泵壳内的防水性;2.连接块的设置一方面可将连接头与活塞杆连接,仅需拆卸连接块即可将连接头与活塞杆分开,从而方便对往复泵的维护;另一方面,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从而抱紧于连接头与活塞杆的连接处,同时连接块与螺钉的螺钉头抵接,从而限制螺钉的轴向移动,进而提升螺钉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中:1、泵壳;2、曲柄杆;3、连动杆;4、活塞杆;5、分隔板;6、曲柄腔;7、活塞腔;8、通孔;9、密封法兰;10、开孔;11、挡水板;12、连接头;13、连接孔;14、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6、螺钉;17、定位柱;18、定位孔;19、密封环;20、卡槽;21、磁性涂层;22、连接块;23、半圆孔;24、第一凹槽;25、第二凹槽;26、第一凸块;27、第二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高压柱塞往复泵,参见图1和图2,包括泵壳1、设置于泵壳1内依次连接的曲柄杆2、连动杆3、和活塞杆4。泵壳1内设置有分隔板5,分隔板5将泵壳1内分为用于安装曲柄杆2的曲柄腔6以及用于安装活塞杆4的活塞腔7,且分隔板5开设有供连动杆3穿设的通孔8,连动杆3一端位于曲柄腔6内、另一端位于活塞腔7内。分隔板5靠近活塞杆4的侧面固定有密封法兰9,密封法兰9开设有供连动杆3活动插接的开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柱塞往复泵,包括泵壳(1)、设置于泵壳(1)内依次连接的曲柄杆(2)、连动杆(3)和活塞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内设置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将所述泵壳(1)内分为用于安装曲柄杆(2)的曲柄腔(6)以及用于安装活塞杆(4)的活塞腔(7),且所述分隔板(5)开设有供所述连动杆(3)穿设的通孔(8),所述连动杆(3)一端位于所述曲柄腔(6)内、另一端位于活塞腔(7)内,所述分隔板(5)靠近所述活塞杆(4)的侧面固定有密封法兰(9),所述密封法兰(9)开设有供所述连动杆(3)活动插接的开孔(10),且所述开孔(10)与所述通孔(8)连通,所述连动杆(3)靠近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设置有挡水板(11),所述挡水板(11)的直径大于所述连动杆(3)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柱塞往复泵,包括泵壳(1)、设置于泵壳(1)内依次连接的曲柄杆(2)、连动杆(3)和活塞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内设置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将所述泵壳(1)内分为用于安装曲柄杆(2)的曲柄腔(6)以及用于安装活塞杆(4)的活塞腔(7),且所述分隔板(5)开设有供所述连动杆(3)穿设的通孔(8),所述连动杆(3)一端位于所述曲柄腔(6)内、另一端位于活塞腔(7)内,所述分隔板(5)靠近所述活塞杆(4)的侧面固定有密封法兰(9),所述密封法兰(9)开设有供所述连动杆(3)活动插接的开孔(10),且所述开孔(10)与所述通孔(8)连通,所述连动杆(3)靠近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设置有挡水板(11),所述挡水板(11)的直径大于所述连动杆(3)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柱塞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3)与所述活塞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头(12),所述连接头(12)直径小于所述连动杆(3)的直径,所述挡水板(11)开设有供所述连接头(12)穿设的连接孔(13),所述连动杆(3)靠近所述活塞杆(4)的端面周向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14),所述挡水板(11)侧面周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4)同轴的第二螺纹孔(15),所述第一螺纹孔(14)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5)同时螺纹连接有螺钉(16),所述挡水板(11)通过所述螺纹固定于所述连动杆(3)。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培光毛凯毛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隆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