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04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墙体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该承重墙板通过选用墙板,并在墙板两侧设置框架结构,经墙板与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与框架结构之间简便且操作快捷的连接方式,装配得到该具有轻质高且强、运输无破损、安装方便、成本低、无需吊顶和湿作业、安全环保及能更好地满足绿色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要求的承重墙板。该墙板不仅在保证了结构强度及完整性的前提下,减轻了自重,提高了抗震性能,节约材料,解决了承载负荷的问题,而且显著提高了该结构的整体性能,缩短了施工周期,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新农村的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墙体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房屋屋顶的钢筋水泥预制墙板为长方体,顺其长度方向具有通透的孔。做屋顶时,先将这样的预制墙板逐个排列铺满屋顶,再在预制墙板上铺倒水泥顶面,水泥顶面上再反复做柏油和油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防漏。但是,由于高温爆晒和寒冷冰冻,时间一长,裸露的油毡层及其下面的水泥顶面就因热胀冷缩而出现裂逢。下雨时,雨水从裂逢流向下面的预制板间的间隙而渗漏到屋内。一旦出现渗漏,由于裂逢不易查找,修补很难凑效,且又不断有新的裂逢产生,同时其具有自重较大,抗震性能较差的缺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装饰材料,逐渐开始选用装配式轻质复合墙板等结构。装配式轻质复合墙板自重小,但是其无法完全承受荷载的问题。针对上述常规的结构存在重量大、抗压能力不强、不稳定等问题,而且其物理性能也存在很多缺陷,其运输、施工、维护成本都很高,因此对于承重墙板便于安装、便于运输、制作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安全环保及积极践行绿色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该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包括墙板,墙板两侧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框架结构,每个框架结构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墙板连接部、与墙板连接部相对应连接的至少一个框架连接部,墙板连接部与墙板连接,框架连接部用于连接相邻墙板侧面所设框架结构的框架连接部。上述提供的该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通过选用墙板,并在墙板两侧设置框架结构,经墙板与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与框架结构之间简便且操作快捷的连接方式,装配得到该具有抗震性能好、轻质高且强、运输无破损、安装方便、成本低、无需吊顶和湿作业、安全环保、施工周期短的承重墙板。优选地,每个墙板连接部平行于墙板侧面设置,每个墙板连接部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优选地,墙板侧面上设有与墙板连接部所设连接孔相对应设置的固定孔,墙板连接部与墙板之间经固定件贯穿墙板连接部连接孔、墙板固定孔进入墙板连接。优选地,固定件包括自固部和攻入部,自固部和攻入部连接。优选地,攻入部贯穿墙板连接部连接孔、墙板固定孔进入墙板连接。优选地,固定件包括螺栓和/或自攻钉。优选地,固定件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每个框架连接部分别垂直于墙板侧面设置,每个框架连接部上分别设有不少于一个支撑固定孔。优选地,支撑固定孔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墙板侧面的框架连接部。优选地,墙板两侧面分别设置两个墙板连接部。上述提供的该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侧面分别连接有墙板连接部和框架连接部,墙板连接部和框架连接部的设置是用于将墙板与框架结构之间进行连接,以保证框架结构与墙板之间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框架连接部上设置的支撑固定孔能够将两个墙板之间经过利用框架结构进行了连接,实现了同时利用墙板与框架结构整体承担重量的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该承重墙板通过选用墙板,并在墙板两侧设置框架结构,经墙板与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与框架结构之间简便且操作快捷的连接方式,装配得到该具有轻质高且强、运输无破损、安装方便、成本低、无需吊顶和湿作业、安全环保及能更好地满足绿色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要求的承重墙板。该墙板不仅在保证了结构强度及完整性的前提下,减轻了自重,提高了抗震性能,节约材料,解决了承载负荷的问题,而且显著提高了该结构的整体性能,缩短了施工周期,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新农村的建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两个相邻的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上连接板与顶棚钢梁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下连接板与地面钢梁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承重墙板与顶棚钢梁、地面钢梁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图6中框架结构中固定螺栓安装孔设置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8是本技术图7中框架结构中固定螺栓安装孔设置方式的具体实施方的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承重墙板的具体实施方式正视图。图中:1-墙板;2-框架结构;3-墙板连接部;4-框架连接部;5-连接孔;6-固定孔;7-固定件;8-自固部;9-攻入部;10-支撑固定孔;11-上连接板;12-下连接板;13-顶棚钢梁;14-地面钢梁;15-固定螺栓;16-上螺栓安装孔;17-下螺栓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该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的实施例1中,包括墙板1,墙板1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框架结构2,每个框架结构2分别包括一个墙板连接部3、与墙板连接部3相对应连接的一个框架连接部4,墙板连接部3与墙板1连接,框架连接部4用于连接相邻墙板1侧面所设框架结构2的框架连接部4。每个墙板连接部3平行于墙板1侧面设置,每个墙板连接部3上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5。墙板1侧面上设有与墙板连接部3所设连接孔5相对应设置的固定孔6,墙板连接部3与墙板1之间经固定件7贯穿墙板连接部3连接孔5、墙板1固定孔6进入墙板1连接。固定件7包括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包括墙板,墙板两侧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框架结构,每个框架结构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墙板连接部、与墙板连接部相对应连接的至少一个框架连接部,所述墙板连接部与墙板连接,所述框架连接部用于连接相邻墙板侧面所设框架结构的框架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包括墙板,墙板两侧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框架结构,每个框架结构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墙板连接部、与墙板连接部相对应连接的至少一个框架连接部,所述墙板连接部与墙板连接,所述框架连接部用于连接相邻墙板侧面所设框架结构的框架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墙板连接部平行于墙板侧面设置,每个墙板连接部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墙板侧面上设有与墙板连接部所设连接孔相对应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墙板连接部与墙板之间经固定件贯穿墙板连接部连接孔、墙板固定孔进入墙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自固部和攻入部,自固部和攻入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耕王景成张铁成邸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智构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