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可壮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变形缝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04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变形缝盖板,属于建筑领域,包括安装在墙体上的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侧板,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滑动连接,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的底部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侧板,侧板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两侧的墙体上,两个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座,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安装座的顶部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固定筒,固定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延伸进空腔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利用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滑动连接,使得变形缝在发生变形时,盖板不会随之发生塑性变形而损坏,保证盖板与墙体的完整性,并且安装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变形缝盖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变形缝盖板。
技术介绍
建筑物因温差、沉降等因素可能引起结构的墙面变形,尤其是大型、高层等建筑造型变化多样、高低错落、风格各异,使建筑物的变形更加复杂,在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墙面变形缝需要进行处理。为了解决大型建筑不均匀沉降、抗震及温度等导致的变形问题,预先在较易发生变形的部位设置一定宽度的变形缝,即将建筑物断开,使断开后的各部分成为独立的单元,设计规范对变形缝设置做了明确规定,很好地解决了建筑物沉降、抗震、变形问题,但如果这些变形缝装修处理不好,不但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而且使用功能也会受到限制。现有技术中,处理变形缝的方法都是将变形缝盖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墙体上,如果建筑物一旦发生严重变形,则会挤压或拉伸盖板,造成盖板损坏,如果盖板强度大,则会损坏墙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变形缝盖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变形缝盖板,包括安装在墙体上的第一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变形缝盖板,包括安装在墙体(7)上的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和侧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1)与第二顶板(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与第二顶板(2)的底部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侧板(4),所述侧板(4)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两侧的墙体(7)上,两个所述侧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座(15),所述安装座(15)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6),所述安装座(15)的顶部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固定筒(12),所述固定筒(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的一端延伸进空腔(16)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9),所述第一顶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变形缝盖板,包括安装在墙体(7)上的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和侧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1)与第二顶板(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与第二顶板(2)的底部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侧板(4),所述侧板(4)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两侧的墙体(7)上,两个所述侧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座(15),所述安装座(15)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6),所述安装座(15)的顶部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固定筒(12),所述固定筒(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的一端延伸进空腔(16)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9),所述第一顶板(1)与第二顶板(2)的底部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L型杆(8),所述L型杆(8)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14),且所述第二卡扣(14)延伸进空腔(16)的内部并与第一卡扣(9)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变形缝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12)的顶部设有限位块(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可壮李菊
申请(专利权)人:刘可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