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柳木条木桩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99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柳木条木桩护栏,涉及河道护栏的技术领域,包括沿河道两侧阵列设置在河道地基中的木桩,位于所述河道地基上方的木桩上沿木桩轴线阵列设置有多个柳木条本体,所述柳木条呈折线形绕设在木桩上且位置最高的柳木条本体位于河道水位上方,相邻两根所述木桩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绕设在木桩上的柳木条本体来阻挡了水流对河道的冲击力,同时连接组件来提高了柳木条本体的稳定性,从而来提高了柳木条本体对水流的阻挡效果,以此来降低了水流对河道的冲刷力,因此降低了河道的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柳木条木桩护栏
本技术涉及河道护栏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柳木条木桩护栏。
技术介绍
河道的自然特征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常常被渠道化,以前的河道护岸工程主要是考虑到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方面内容,护岸结构形式还比较单一,对各种植物、微生物的生长也不理,不符合现代化的生态要求,同时,水流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都比较欠缺。现有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90732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景观河道松木桩种植装置,包括松木桩、净化层和种植层;所述松木桩设置在河道地基中,相邻松木桩之间构成一个圆形种植槽,用过塑钢丝连接成整体;通过在种植槽内种植水生植物,以此来净化河流水质,构建河道生态绿化系统。上述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圆形种植槽间隔设置在河道上,因此水流会经过圆形种植槽间隔冲击到河道上,从而经过水流长时间的冲刷,会导致河道水土流失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柳木条木桩护栏,降低了水流对河道的冲刷力,因此降低了河道的水土流失。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柳木条木桩护栏,包括沿河道两侧阵列设置在河道地基中的木桩,位于所述河道地基上方的木桩上沿木桩轴线阵列设置有多个柳木条本体,所述柳木条本体呈折线形绕设在木桩上且位置最高的柳木条本体位于河道水位上方,相邻两根所述木桩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木桩沿河道两侧打入河道地基中,然后通过连接组件将多个木桩连接在一起,接着将柳木条本体呈折线形绕设到木桩上,然后在木桩阵列绕设多个,因此通过多个绕设在木桩上的柳木条本体来阻挡了水流对河道的冲击力,同时连接组件提高了木桩的稳定性,也提高了柳木条本体的稳定性,从而来提高了柳木条本体对水流的阻挡效果,以此来降低了水流对河道的冲刷力,因此降低了河道的水土流失。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固定带,所述木桩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与木桩顶端连通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杆滑移设置在相邻两个木桩的连接槽上且下侧壁抵触在连接槽的下侧壁上,所述固定带设置在位于连接杆上的木桩上且套设在木桩上并抵触在连接杆上表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木桩打入河道地基中后,将连接杆插接到相邻的两个木桩上的连接槽中,然后下移连接杆使得连接杆抵接在连接槽的下侧壁上,最后通过固定带来固定住连接杆的位置,以此来将木桩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上卡接设置有抵触在连接杆上且不突出于连接槽的卡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块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连接杆滑移的概率,提高了连接杆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木桩的下端设置有尖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尖端的设置,在木桩打入河道地基中时进行导向,以此来提高了在安装木桩时的便利性。优选的,所述柳木条本体相邻的两层错位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柳木条本体错位设置,从而使得柳木条本体对木桩的力度处于平衡状态,以此来提高了木桩的稳定性。优选的,位置最低的所述柳木条本体位与连接杆和相邻两个连接杆之间均设置有两端绑扎在一起且起固定作用的固定铁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铁丝将柳木条本体和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从而降低了柳木条本体从木桩滑落的概率,以此来提高了柳木条本体的稳定性,提高了柳木条本体对水流冲击力的阻挡效果。优选的,所述柳木条本体相互配合形成椭圆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种植有水生植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生植物的设置,提高了种植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种植土对柳木条本体的支撑效果,以此来提高了柳木条本体对水流的冲击效果。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倒角的设置,在连接杆插接到连接槽中时进行导向,以便于连接杆的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多个绕设在木桩上的柳木条本体来阻挡了水流对河道的冲击力,同时连接组件来提高了柳木条本体的稳定性,从而来提高了柳木条本体对水流的阻挡效果,以此来降低了水流对河道的冲刷力,因此降低了河道的水土流失;2、通过柳木条本体错位设,从而使得柳木条本体对木桩的力度处于平衡状态,以此来提高了木桩的稳定性;3、通过铁丝将柳木条本体和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从而降低了柳木条本体从木桩滑落的概率,以此来提高了柳木条本体的稳定性,提高了柳木条本体对水流冲击力的阻挡效果;4、通过水生植物的设置,提高了种植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种植土对柳木条本体的支撑效果,以此来提高了柳木条本体对水流的冲击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连接组件。附图标记:1、木桩;11、河道地基;12、尖端;13、连接槽;14、卡接块;15、固定铁丝;16、柳木条本体;2、连接组件;21、连接杆;211、倒角;22、固定带;31、种植槽;32、种植土;33、水生植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为技术的一种柳木条木桩护栏,一种柳木条木桩1河道护栏,包括沿河道两侧阵列设置的木桩1,且木桩1打入到河道地基11中并突出于河道地基11外。位于河道地基11上方的木桩1上沿木桩1轴线阵列设置有多个柳木条本体16,且柳木条呈折线形绕设在木桩1上,同时位置最高的柳木条本体16位于河道水位上方。参照图2,相邻两根木桩1通过连接组件2连接在一起,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杆21、固定带22,木桩1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与木桩1顶端连通的连接槽13,且连接槽13的下侧壁位于河道地基11的上方;连接杆21滑移设置在相邻两个木桩1的连接槽13上,且连接杆21下侧壁抵触在连接槽13的下侧壁上,固定带22为两端捆扎在一起的铁丝,且固定带22捆扎在位于连接杆21上的木桩1上并抵触在连接杆21上表面上。将多个木桩1沿河道两侧打入河道地基11中,将连接杆21插接到相邻的两个木桩1上的连接槽13中,然后下移连接杆21使得连接杆21抵接在连接槽13的下侧壁上,固定带22捆扎在木桩1上且抵触在连接杆21上侧壁上,以此来固定住连接杆21,从而将相邻两个木桩1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木桩1的稳定性,然后将柳木条本体16呈折线形绕设到木桩1上,同时柳木条本体16沿木桩1轴线叠加设置有多个,从而柳木条本体16阻挡了水流对河道的冲刷力。连接杆21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倒角211,倒角211在连接杆21插接到连接槽13中时进行导向,以便于连接杆21的安装。柳木条本体16相邻的两层错位设置,连接槽13上卡接安装卡接块14,且卡接块14下侧壁抵触在连接杆21上表面上并不突出于连接槽13,卡接块14降低了连接杆21滑移的概率;木桩1的下端开设有尖端12,尖端12的在木桩1打入河道地基11中时进行导向,以此来提高了在安装木桩1时的便利性。位置最低的柳木条本体16位与连接杆21和相邻两个连接杆21之间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柳木条木桩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河道两侧阵列设置在河道地基(11)中的木桩(1),位于所述河道地基(11)上方的木桩(1)上沿木桩(1)轴线阵列设置有多个柳木条本体(16),所述柳木条本体(16)呈折线形绕设在木桩(1)上且位置最高的柳木条本体(16)位于河道水位上方,相邻两根所述木桩(1)通过连接组件(2)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柳木条木桩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河道两侧阵列设置在河道地基(11)中的木桩(1),位于所述河道地基(11)上方的木桩(1)上沿木桩(1)轴线阵列设置有多个柳木条本体(16),所述柳木条本体(16)呈折线形绕设在木桩(1)上且位置最高的柳木条本体(16)位于河道水位上方,相邻两根所述木桩(1)通过连接组件(2)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柳木条木桩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杆(21)、固定带(22),所述木桩(1)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与木桩(1)顶端连通的连接槽(13),所述连接杆(21)滑移设置在相邻两个木桩(1)的连接槽(13)上且下侧壁抵触在连接槽(13)的下侧壁上,所述固定带(22)设置在位于连接杆(21)上方的木桩(1)上且抵触在连接杆(21)上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柳木条木桩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3)上卡接设置有抵触在连接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媛媛孙立李玲田利强宋慧慧董玉涛杨超锋刘向阳陈修坤巴波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