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式压接绕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97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缠绕式压接绕环,涉及岩土工程及建筑工程领域,包括钢丝绕成的缠绕环和U型扣,所述钢丝的丝尾沿缠绕环的径向缠绕在缠绕环的圆周上,形成多圈钢圈,且任意的相邻两圈钢圈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钢丝的丝头和丝尾平行对向穿过U型扣内,丝尾露出U型扣的长度大于50mm。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缠绕环易松动,在U型扣处容易在受力时滑移,造成散圈而失效,且延伸出的丝尾易挂伤安装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缠绕式压接绕环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缠绕式压接绕环。
技术介绍
山体崩塌落石尤其是隧道进出口地段的落石,因其具有突发性、不易察觉、难以清除等特点,日益成为对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近些年,采用主、被动柔性防护网对崩塌落石进行整治已成为惯用做法。被动防护网系统是一种能拦截和堆存落石的柔性拦石网,主要由:钢丝绳网、栅、宇钢柱及压环等部件组成。其技术基础和功能特点如下:与传统拦挡结构的主要差别在于系统的柔性和强度足以吸收和分散传递预计的落石冲击动能,即从观念上一改变统的刚性或低强度低柔性结构为高强度柔性结构来实现系统防护功能的有效。在现有技术中,环形网采用的绕环制作过程为:缠绕环通过钢丝绕制成所需要的环尺寸,在绕制达到圈数后,剪断,使用U型扣,铆接在环圈适当位置,使得环成一整体。由于缠绕环易松动,在U型扣处容易在受力时滑移,造成散圈而失效,为防止脱环,需要将钢丝的丝尾延伸出U型扣100mm左右,但是由于露出的长度较长,易挂伤安装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式压接绕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缠绕式压接绕环,包括钢丝绕成的缠绕环和U型扣,所述钢丝的丝尾沿缠绕环的径向缠绕在缠绕环的圆周上,形成多圈钢圈,且任意的相邻两圈钢圈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钢丝的丝头和丝尾平行对向穿过U型扣内,丝尾露出U型扣的长度大于50mm。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缠绕环的内径为250mm~350mm。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的直径为2mm、2.2mm、3mm或3.5mm。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钢圈的圈数为4~1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U型扣一侧的中部设置有插片,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插片绕过丝头和丝尾插入凹槽的内侧,将丝头和丝尾包裹起来。如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原有的丝尾缠绕在缠绕环上,钢圈将所有的钢丝捆绑起来,使原本散开的多根钢丝裹成一个整体,在外力冲击下,形成一整体受力,结构上更加牢固,不易散圈,因此只需将丝尾留50mm即可,减少了外漏长度,不易挂伤安装者。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缠绕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A处放大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B处放大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U型扣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缠绕环;2-U型扣;3-钢圈;4-插片;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缠绕式压接绕环,包括钢丝绕成的缠绕环1和U型扣2,所述钢丝的丝尾沿缠绕环1的径向缠绕在缠绕环1的圆周上,形成多圈钢圈3,且任意的相邻两圈钢圈3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钢丝的丝头和丝尾平行对向穿过U型扣2内,丝尾露出U型扣2的长度大于50mm。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缠绕环1的内径为250mm~350mm;具体的,所述缠绕环1的内径为300mm。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钢丝的直径为2mm、2.2mm、3mm或3.5mm。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钢圈3的圈数为4~19。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U型扣2一侧的中部设置有插片4,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凹槽5,插片4绕过丝头和丝尾插入凹槽5的内侧,将丝头和丝尾包裹起来。绕制方法:首先选用指定的钢丝内径,按照选定的缠绕环1内径进行绕制,达到所需要的圈数后将丝尾留出大于100mm的长度,再剪断钢丝,开始对缠绕环1的径向进行缠绕,要求相邻两个钢圈3之间的距离相等,疏密一致,钢圈3的数量根据缠绕环1的内径选择,缠绕完成后,理出钢丝的丝头,将丝头和丝尾平行对向穿过U型扣2内,并将U型扣2一侧的插片4插入凹槽5的内侧,将丝头和丝尾铆接牢固,且丝尾延伸出U型扣2的长度不小于50mm,顺势将延伸出的部分整理在缠绕环1的一侧。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绕成缠绕环1之后,将原有的丝尾缠绕在缠绕环1上,将所有的钢丝捆绑起来,使原本散开的多根钢丝裹成一个整体,在外力冲击下,形成一整体受力,结构上更加牢固,不易散圈,因此只需将丝尾留50mm即可,减少了外漏长度,不易挂伤安装者。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缠绕式压接绕环,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绕成的缠绕环(1)和U型扣(2),所述钢丝的丝尾沿缠绕环(1)的径向缠绕在缠绕环(1)的圆周上,形成多圈钢圈(3),且任意的相邻两圈钢圈(3)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钢丝的丝头和丝尾平行对向穿过U型扣(2)内,丝尾露出U型扣(2)的长度大于5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式压接绕环,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绕成的缠绕环(1)和U型扣(2),所述钢丝的丝尾沿缠绕环(1)的径向缠绕在缠绕环(1)的圆周上,形成多圈钢圈(3),且任意的相邻两圈钢圈(3)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钢丝的丝头和丝尾平行对向穿过U型扣(2)内,丝尾露出U型扣(2)的长度大于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式压接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环(1)的内径为250mm~3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睿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安比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