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钢丝绳缠绕检测功能的无人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钢丝绳缠绕检测功能的无人行车,属于无人行车的
技术介绍
行车,是对吊车、航车、天车等起重机的统称,其基本机构通常包括卷筒、钢丝绳、起重机构等,钢丝绳一端缠绕在卷筒上、另一端垂下后连接起重机构,以完成货物的起吊和搬运,常用的起重机构包括挂钩、吸盘等。在许多极限环境下,如钢铁冶炼现场的高温环境,行车的操作不适于依靠人工完成,而采用无人行车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为无人现场,起重机构发生旋转导致的钢丝绳缠绕无法被及时发现,从而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钢丝绳缠绕检测功能的无人行车,在钢丝绳出现缠绕现象时,可以及时报警停机,避免进一步事故的发生。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钢丝绳缠绕检测功能的无人行车,包括卷筒、左钢丝绳、右钢丝绳、支撑框体,所述卷筒安装在所述支撑框体上,所述左钢丝绳和右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上、另一端垂下后共同连接起重机构;还包括控制器、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钢丝绳缠绕检测功能的无人行车,包括卷筒(1)、左钢丝绳(2)、右钢丝绳(3)、支撑框体(4),所述卷筒(1)安装在所述支撑框体(4)上,所述左钢丝绳(2)和右钢丝绳(3)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1)上、另一端垂下后共同连接起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检测装置(5),所述检测装置(5)包括上支架(51)、检测缆绳(52)、配重(53)、第一接近开关(54),所述上支架(51)固定在所述支撑框体(4)上,所述第一接近开关(54)固定在所述上支架(51)上,所述检测缆绳(52)前端与所述支撑框体(4)固定、中部横跨所述支撑框体(4)且穿设于所述左钢丝绳(2)和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钢丝绳缠绕检测功能的无人行车,包括卷筒(1)、左钢丝绳(2)、右钢丝绳(3)、支撑框体(4),所述卷筒(1)安装在所述支撑框体(4)上,所述左钢丝绳(2)和右钢丝绳(3)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1)上、另一端垂下后共同连接起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检测装置(5),所述检测装置(5)包括上支架(51)、检测缆绳(52)、配重(53)、第一接近开关(54),所述上支架(51)固定在所述支撑框体(4)上,所述第一接近开关(54)固定在所述上支架(51)上,所述检测缆绳(52)前端与所述支撑框体(4)固定、中部横跨所述支撑框体(4)且穿设于所述左钢丝绳(2)和右钢丝绳(3)之间、尾部可移动的依附在所述上支架(51)上、末端绕过所述上支架(51)顶部后垂下并连接所述配重(53),所述配重(53)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54)对位设置,所述第一接近开关(54)与所述控制器信号关联;
所述左钢丝绳(2)、右钢丝绳(3)发生缠绕现象后,所述检测缆绳(52)被一同缠绕,带动所述配重(53)上升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54)处,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接近开关(54)的信号,以检测到该缠绕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钢丝绳缠绕检测功能的无人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5)还包括套筒(55),所述套筒(55)底部与所述支撑框体(4)固定、侧面开设有轨道槽(551),所述配重(53)包括配重本体(531)、从所述配重本体(531)侧面伸出的滑杆(532),所述配重本体(531)卡在所述套筒(55)内滑动,所述滑杆(532)卡在所述轨道槽(551)上滑动,所述第一接近开关(54)设置在所述套筒(55)上,且与所述滑杆(532)对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钢丝绳缠绕检测功能的无人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551)的上端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钢丝绳缠绕检测功能的无人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5)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信号关联的第二接近开关(56),所述第二接近开关(56)固定在所述套筒(55)上,所述第二接近开关(56)、第一接近开关(54)上下排列设置;
所述滑杆(532)在所述轨道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杰,杨孟,陈长卫,毛炳志,魏敬忠,张楠,王广来,稽海波,李梓玮,魏云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