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54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监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包括无人机,无人机的下端面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的下端面安装有黑光诱虫灯和电网,控制箱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承接盒,承接盒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摄像头;无人机飞行至农林上方时启动电网和黑光诱虫灯,农林中的害虫通过黑光诱虫灯吸引至装置内,然后接触电网掉落至承接盒中,无人机飞行结束后将采集的害虫样本送回基地,进而由工作人员对害虫进行统计与检测,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可通过打开摄像头对农林环境中的害虫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监管装置
,具体涉及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农场或是林场,经常需要对农场或是林场进行病虫害监测,防止作物被损坏,但是由于农场或是林场的面积较大,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而且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监测的进度,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利用无人机来实现对农场或是林场的监管。现有的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仅仅是利用摄像机对农林害虫进行监测,依赖人眼观测害虫的迁徙动态等并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具有可对部分区域的害虫进行收集的特点,进一步对农林中害虫进行准确的监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下端面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下端面安装有黑光诱虫灯和电网,所述电网位于黑光诱虫灯的外侧,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黑光诱虫灯和电网的上端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承接盒,所述承接盒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摄像头。为了方便安装与拆卸控制箱,作为本技术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优选的,所述无人机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控制箱的上端面开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孔。为了避免雨水流入电网内,作为本技术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上端面呈弧形。为了达到绝缘防护的效果,作为本技术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外侧从上至下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护圈,所述防护圈与两个固定杆的材质均为陶瓷。为了方便拆卸摄像头对其进行更换或检修,作为本技术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优选的,所述摄像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通过多个螺栓与承接盒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为了稳固支撑装置整体并避免无人机降落时对摄像头造成伤害,作为本技术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筒外壁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为了方便使用者远程操控装置运行状态,作为本技术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优选的,所述无人机、电网和黑光诱虫灯均信号连接有远程遥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使用者操控无人机飞行至农林上方,并启动电网和黑光诱虫灯,农林中的害虫通过黑光诱虫灯吸引至装置内,然后接触电网掉落至电网下方的承接盒中,无人机飞行结束后将采集的害虫样本送回基地,进而由工作人员对害虫进行统计与检测,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可通过打开摄像头对农林环境中的害虫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更加准确地对农林中害虫进行监测。2、该种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下雨天时雨水滴落在控制箱上端面,然后流向排水槽的弧形凹面,再通过弧形凹面向四周排出,进而达到排出雨水的效果,避免雨水侵蚀电网与黑光诱虫灯。3、该种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通过多个防护圈与两个固定杆连接,且材质为陶瓷,进而保证防护外壳坚硬度的同时可使害虫飞入装置内并接触电网,也避免了使用者无意碰触内部电网造成人身伤害。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摄像头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排水槽结构图。图中,1、无人机;101、螺杆;2、控制箱;201、螺孔;3、排水槽;4、固定杆;401、防护圈;5、电网;6、黑光诱虫灯;7、连接筒;701、承接盒;8、摄像头;801、安装板;9、支撑杆;901、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包括无人机1,无人机1的下端面安装有控制箱2,控制箱2的下端面安装有黑光诱虫灯6和电网5,电网5位于黑光诱虫灯6的外侧,控制箱2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黑光诱虫灯6和电网5的上端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控制箱2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两个固定杆4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筒7,连接筒7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承接盒701,承接盒701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摄像头8。本实施例中:(摄像头8型号:DJH-Q10)使用者操控无人机1飞行至农林上方,并启动电网5和黑光诱虫灯6,农林中的害虫通过黑光诱虫灯6吸引至装置内,然后接触电网5掉落至电网5下方的承接盒701中,无人机1飞行结束后将采集的害虫样本送回基地,进而由工作人员对害虫进行统计与检测,无人机1飞行过程中可通过打开摄像头8对农林环境中的害虫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更加准确地对农林中害虫进行监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无人机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螺杆101,控制箱2的上端面开设有与螺杆101相匹配的螺孔201。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螺杆101对准螺孔201并螺旋安装,当无人机1需要进行养护与检修时,拧开螺杆101即可拆卸无人机1,从而达到方便安装与拆卸无人机1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控制箱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水槽3,排水槽3的上端面呈弧形。本实施例中:下雨天时雨水滴落在控制箱2上端面,然后流向排水槽3的弧形凹面,再通过弧形凹面向四周排出,进而达到排出雨水的效果,避免雨水侵蚀电网5与黑光诱虫灯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固定杆4的外侧从上至下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护圈401,防护圈401与两个固定杆4的材质均为陶瓷。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防护圈401与两个固定杆4连接,且材质为陶瓷,进而保证防护外壳坚硬度的同时可使害虫飞入装置内并接触电网5,也避免了使用者无意碰触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包括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的下端面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下端面安装有黑光诱虫灯和电网,所述电网位于黑光诱虫灯的外侧,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黑光诱虫灯和电网的上端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承接盒,所述承接盒下端面的正中间可拆卸连接有摄像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包括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的下端面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下端面安装有黑光诱虫灯和电网,所述电网位于黑光诱虫灯的外侧,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黑光诱虫灯和电网的上端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承接盒,所述承接盒下端面的正中间可拆卸连接有摄像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控制箱的上端面开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智能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益森园农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