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车、车架及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52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踏板车、车架及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包括主管,两个边管,及前横管。两个边管均与主管相连。前横管的端面与边管的侧壁相吻合,前横管的端面与边管的侧壁焊接连接并形成焊缝。前横管包括横管部及分别连接于横管部的两端的两个第一过渡吻合部。第一过渡吻合部吻接边管,第一过渡吻合部设置于横管部与边管相连形成的钝角区域的内侧。由于前横管的端面与边管的侧壁相吻合,使得前横管的端面与边管的侧壁之间结合牢固;此外,第一过渡吻合部能实现前横管承受更大载荷,能避免前横管的端面与边管的侧壁之间的焊缝的后侧焊缝部位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能避免边管受力作用下出现应力集中的不良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踏板车、车架及前部支撑组合管件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踏板车、车架及前部支撑组合管件。
技术介绍
踏板车是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踏板车包括车架,车架包括位于车体前部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包括主管、设置于主管两侧的两个边管。一般地,对于主管不连接到车架的中部横管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其还包括与两个边管相连的前横管,通过前横管来增强前部支撑组合管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请参阅图10,边管与前横管的端部之间的焊缝区C与应力集中区A有所重叠或接近,边管与前横管的端部相对应的侧壁因为应力集中而容易出现开裂的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踏板车、车架及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它能够避免边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的不良现象。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包括:主管、两个边管,两个所述边管均与所述主管相连;前横管,所述前横管的端面与所述边管的侧壁相吻合,所述前横管的端面与所述边管的侧壁焊接连接并形成焊缝,所述前横管包括横管部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横管部的两端的两个第一过渡吻合部,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吻接所述边管,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设置于所述横管部与所述边管相连形成的钝角区域的内侧。上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由于前横管的端面与边管的侧壁相吻合,使得前横管的端面与边管的侧壁之间结合牢固;此外,前横管的端部通过第一过渡吻合部吻接所述边管,第一过渡吻合部能实现边管承受更大载荷,能避免前横管的端面与边管的侧壁之间的焊缝的后侧焊缝部位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能避免边管受力作用下因为应力集中而导致脆性开裂的不良缺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为相对于所述横管部的轴线方向倾斜的第一斜壁,所述第一斜壁圆滑过渡连接至所述边管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斜壁的弧形凸面朝向所述边管的侧壁,所述第一斜壁在靠近于所述边管的方向上与所述边管的侧壁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管部和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为一体化结构;或者,所述横管部和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相互焊接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缝为环形焊缝;所述焊缝包括下侧焊缝及与下侧焊缝相对设置的上侧焊缝,所述上侧焊缝包括沿着所述边管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圆滑凸缝及与所述圆滑凸缝相连的圆滑凹缝。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侧焊缝包括沿着所述边管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焊缝段与第二焊缝段,所述第一焊缝段一端与所述圆滑凸缝相连,所述第一焊缝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焊缝段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焊缝段另一端与所述圆滑凹缝相连;在所述前部支撑组合管件正常姿态放置于水平面上时,沿着竖直方向从上往下看,所述上侧焊缝与所述下侧焊缝相交,所述圆滑凸缝相对于所述第一焊缝段更加靠近于所述边管的轴线,所述第二焊缝段相对于所述圆滑凹缝更加靠近于所述边管的轴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横管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横管部的两端的两个第二过渡吻合部,所述第二过渡吻合部吻接所述边管,所述第二过渡吻合部设置于所述横管部与所述边管相连形成的锐角区域的内侧;所述第二过渡吻合部为相对于所述横管部的轴线方向倾斜的第二斜壁,所述第二斜壁由所述横管部的端部的侧壁圆滑过渡连接至所述边管的侧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管部和所述第二过渡吻合部为一体化结构;或者,所述横管部和所述第二过渡吻合部相互焊接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横管的端面在垂直于所述横管部的轴线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为椭圆形、圆槽形或水滴形;或者,所述焊缝为环形焊缝,所述焊缝的下侧焊缝与所述焊缝的上侧焊缝之间的间隔在所述边管轴向延伸方向上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或者,所述焊缝的下侧焊缝部位上最靠近于所述边管的下边缘部位的焊缝点与所述边管的下边缘部位上对应的最近点关于所述边管的轴线的夹角a为30度~60度;或者,所述焊缝的上侧焊缝部位上最靠近于所述边管的上边缘部位的焊缝点与所述边管的上边缘部位上对应的最近点关于所述边管的轴线的夹角b为30度~60度;或者,所述前横管包括第一横管分体与第二横管分体;所述第一横管分体与所述第二横管分体相连,所述第一横管分体位于所述第二横管分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横管分体的管壁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横管分体的管壁厚度;所述主管的底端与所述前横管的中部相连;所述前横管的端部与所述边管的弯管段相连;所述第一横管分体与所述第二横管分体均通过冲压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横管分体与所述第二横管分体焊接相连。一种车架,包括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上述的车架,由于包括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相同,不进行赘述。一种踏板车,包括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上述的踏板车,由于包括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相同,不进行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的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中的前横管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中的前横管的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中的前横管的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中的前横管的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中的前横管中部部位处的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的前横管与边管相连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传统的踏板车使用过程中的前横管与边管的应力效果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踏板车使用过程中前横管与边管的应力效果图。附图标记:10、主管;20、边管;21、下边缘部位;22、上边缘部位;30、前横管;31、横管部;32、第一过渡吻合部;33、第二过渡吻合部;34、第一横管分体;35、第二横管分体;40、焊缝;41、下侧焊缝;411、第一焊缝段;412、第二焊缝段;42、上侧焊缝;421、圆滑凸缝;422、圆滑凹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管、两个边管,两个所述边管均与所述主管相连;/n前横管,所述前横管的端面与所述边管的侧壁相吻合,所述前横管的端面与所述边管的侧壁焊接连接并形成焊缝,所述前横管包括横管部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横管部的两端的两个第一过渡吻合部,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吻接所述边管,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设置于所述横管部与所述边管相连形成的钝角区域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管、两个边管,两个所述边管均与所述主管相连;
前横管,所述前横管的端面与所述边管的侧壁相吻合,所述前横管的端面与所述边管的侧壁焊接连接并形成焊缝,所述前横管包括横管部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横管部的两端的两个第一过渡吻合部,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吻接所述边管,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设置于所述横管部与所述边管相连形成的钝角区域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为相对于所述横管部的轴线方向倾斜的第一斜壁,所述第一斜壁圆滑过渡连接至所述边管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斜壁的弧形凸面朝向所述边管的侧壁,所述第一斜壁在靠近于所述边管的方向上与所述边管的侧壁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部和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为一体化结构;或者,所述横管部和所述第一过渡吻合部相互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为环形焊缝;所述焊缝包括下侧焊缝及与下侧焊缝相对设置的上侧焊缝,所述上侧焊缝包括沿着所述边管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圆滑凸缝及与所述圆滑凸缝相连的圆滑凹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焊缝包括沿着所述边管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焊缝段与第二焊缝段,所述第一焊缝段一端与所述圆滑凸缝相连,所述第一焊缝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焊缝段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焊缝段另一端与所述圆滑凹缝相连;
在所述前部支撑组合管件正常姿态放置于水平面上时,沿着竖直方向从上往下看,所述上侧焊缝与所述下侧焊缝相交,所述圆滑凸缝相对于所述第一焊缝段更加靠近于所述边管的轴线,所述第二焊缝段相对于所述圆滑凹缝更加靠近于所述边管的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部支撑组合管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健荣毕白春邓剑付品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