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亮宽专利>正文

移动充电式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37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移动充电式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包括侧板、滚轮、底板、推盘机构和套杆,所述侧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底端的两侧皆铰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一侧的底板底端通过连接杆固定铰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盘机构,所述推盘机构的侧壁上固定铰接有螺杆,且螺杆的表面套接有套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推盘机构一侧的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箱,所述蓄电池箱上方的侧板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电动两轮车后电机在不拆线的情况下快速有效的拆装轮胎,实现了该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可移动充电的功能,而且还解决了有内胎轮胎拆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充电式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
本技术涉及扒胎机
,具体为移动充电式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随之不断的更新,其在维修时会对其进行扒胎,其中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此类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在使用时由于其间距调节不便,使得其在使用时使用范围被限定;(2)传统的此类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在使用时由于其移动充电不便,使得其在使用时实用性低下;(3)传统的此类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在使用时由于其卡盘使用不便,使得其在使用时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充电式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间距调节不便、移动充电不便以及卡盘使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充电式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包括侧板、滚轮、底板、推盘机构和套杆,所述侧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底板,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充电式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包括侧板(1)、滚轮(2)、底板(4)、推盘机构(9)和套杆(24),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底板(4),且底板(4)底端的两侧皆铰接有滚轮(2),所述滚轮(2)的表面皆设置有刹车片(3),所述刹车片(3)的表面皆固定连接有后刹车手柄(20),且后刹车手柄(20)的顶端延伸至侧板(1)的上方,所述滚轮(2)一侧的底板(4)底端通过连接杆(6)固定铰接有万向轮(5),且万向轮(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刹车手柄(7),所述底板(4)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盘机构(9),所述推盘机构(9)的侧壁上固定铰接有螺杆(23),且螺杆(23)的表面套接有套...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充电式摩托电动车专用扒胎机,包括侧板(1)、滚轮(2)、底板(4)、推盘机构(9)和套杆(24),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底板(4),且底板(4)底端的两侧皆铰接有滚轮(2),所述滚轮(2)的表面皆设置有刹车片(3),所述刹车片(3)的表面皆固定连接有后刹车手柄(20),且后刹车手柄(20)的顶端延伸至侧板(1)的上方,所述滚轮(2)一侧的底板(4)底端通过连接杆(6)固定铰接有万向轮(5),且万向轮(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刹车手柄(7),所述底板(4)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盘机构(9),所述推盘机构(9)的侧壁上固定铰接有螺杆(23),且螺杆(23)的表面套接有套杆(24),且套杆(24)一侧的螺杆(23)表面套接有固定螺丝(25),所述螺杆(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推盘机构(9)一侧的底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箱(19),且蓄电池箱(19)的一侧与侧板(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箱(19)上方的侧板(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杆(22),且横杆(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一侧的横杆(22)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杆(23),所述横杆(22)的底端固定铰接有套接杆(11),且套接杆(1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外壳(14),所述外壳(14)的内部设置有轮胎拆装头(13),且轮胎拆装头(13)的两端皆延伸至外壳(14)的外部,所述套接杆(11)另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0),且固定板(10)的一端延伸至套接杆(11)的外部,所述横杆(22)下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关按钮(15),所述横杆(22)一侧的侧板(1)表面固定连接有助推手柄(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宽
申请(专利权)人:孙亮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