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30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获取到的y个第一数据流进行解复用处理,得到x个第二数据流,所述y个第一数据流是经过比特复用处理得到的;将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z个第三数据流;将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通过输出通道输出;其中,所述y、所述x、所述n和所述z均为正整数,且所述n≥2。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突发错误数据产生较大的扩散,导致数据传输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可以用于以太网的高速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用,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以太网的高速接口的架构中包括前馈纠错(forwarderrorcorrection,FEC)层和物理媒介附件(physicalmediumattachment,PMA)层,FEC层用于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前馈纠错编码,并传输至PMA层,该PMA层用于对接收的数据进行传输速率转换。其中,FEC层在进行前馈纠错时,可以执行多种前馈纠错处理,例如,可以执行RS(544,514)前馈纠错(forwarderrorcorrection,FEC)处理。RS(544,514)指的是按照10比特为一个编码单位进行的编码处理,RS(544,514)中每10比特数据称为一个FEC符号。PMA层采用比特复用(BitMux,也称比特交织)架构,在该BitMux架构中执行BitMux处理,该处理包括:将PMA层接收的m个数据流以比特为单位映射得到z个数据流,将得到的z个数据流以比特为单位映射得到不同的n个数据流,该不同的n个数据流通过一一对应的不同的P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n对获取到的y个第一数据流进行解复用处理,得到x个第二数据流,所述y个第一数据流是经过比特复用处理得到的;/n将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z个第三数据流;/n将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通过输出通道输出;/n其中,所述y、所述x、所述n和所述z均为正整数,且所述n≥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对获取到的y个第一数据流进行解复用处理,得到x个第二数据流,所述y个第一数据流是经过比特复用处理得到的;
将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z个第三数据流;
将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通过输出通道输出;
其中,所述y、所述x、所述n和所述z均为正整数,且所述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通过输出通道输出,包括:
将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x个第五数据流,将所述x个第五数据流以q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s个第四数据流,将所述s个第四数据流通过所述输出通道输出;
或者,将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s个第四数据流中,将所述s个第四数据流通过所述输出通道输出;
其中,所述s为正整数,所述q≥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z个第三数据流通过输出通道输出,包括:
将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x个第五数据流;
将所述x个第五数据流以比特为粒度进行复用处理,得到s个第四数据流;
将所述s个第四数据流通过所述输出通道输出,其中,所述s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包括至少一个前馈纠错FEC码字的数据,在所述将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的数据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z个第三数据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FEC码字纠错处理,得到纠错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包括多个FEC码字的数据时,在所述对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FEC码字纠错处理,得到纠错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FEC符号为粒度的解映射处理,得到以FEC码字为单位的数据;
所述对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FEC码字纠错处理,得到纠错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包括:
对所述以FEC码字为单位的数据进行FEC码字纠错处理,得到纠错后的数据;
将所述纠错后的数据以所述FEC符号为粒度进行映射处理,得到纠错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z=1,
所述将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z个第三数据流,包括:
轮询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中的每个第二数据流;
将轮询得到的所述每个第二数据流中连续的n比特数据,依次映射得到1个第三数据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z≥2,x≥2,
所述将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z个第三数据流,包括:
依次轮询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的每个第二数据流,并将轮询得到的数据映射至第三数据流,直至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的数据完全映射得到z个第三数据流,每次轮询得到所述每个第二数据流中连续的n比特数据;
对于每个第二数据流,任意相邻两次轮询得到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第三数据流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一个FEC符号包含的比特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的数据流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可用的输出通道个数,或者,输出的数据流的数量等于预设输出通道个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z个第三数据流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内码FEC编码,得到编码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
或者,当每个第二数据流携带有校验位时,移除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中每个数据的校验位,
将移除校验位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第二FEC编码,得到编码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所述第二FEC编码的编码方式与移除所述校验位之前采用的第一FEC编码的编码方式不同。


1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输入通道获取z个第三数据流;
将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x个第二数据流,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是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的;
将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以比特为粒度进行复用处理,得到y个第一数据流;
其中,所述z,所述n,所述x和所述y均为正整数,且所述n≥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输入通道获取z个第三数据流,包括:
通过所述输入通道接收s个第四数据流,将所述s个第四数据流以q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x个第五数据流,将所述x个第五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
或者,通过所述输入通道接收s个第四数据流,将所述s个第四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
其中,所述s为正整数,且所述q≥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输入通道获取z个第三数据流,包括:
通过所述输入通道接收s个第四数据流;
将所述s个第四数据流以比特为粒度进行解复用处理,得到x个第五数据流;
将所述x个第五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其中,所述s为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包括至少一个前馈纠错FEC码字的数据,在所述将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以比特为粒度进行复用处理,得到y个第一数据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FEC码字纠错处理,得到纠错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包括多个FEC码字的数据时,在所述对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FEC码字纠错处理,得到纠错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FEC符号为粒度的解映射处理,以FEC码字为单位的数据;
所述对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FEC码字纠错处理,得到纠错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包括:
对所述以FEC码字为单位的数据进行FEC码字纠错处理,得到纠错后的数据;
将所述纠错后的数据以所述FEC符号为粒度进行映射处理,得到纠错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z=1,
所述将z个第三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x个第二数据流,包括:
将1个第三数据流中连续的n比特数据,依次映射得到x个第二数据流。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z≥2,x≥2,
所述将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以n比特为粒度,映射得到x个第二数据流,包括:
依次轮询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的每个第三数据流,并将轮询得到的数据映射至第二数据流,直至所述z个第三数据流的数据完全映射得到x个第二数据流,每次轮询得到所述每个第三数据流中连续的n比特数据;
对于每个第二数据流,任意相邻2次映射得到数据来自于不同的第三数据流。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一个FEC符号包含的比特的数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以比特为粒度进行复用处理,得到y个第一数据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内码FEC解码,得到解码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移除所述解码处理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包含的校验位,得到移除校验位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所述校验位为发送端设备对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内码FEC编码时添加的;
或者,将所述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第二FEC解码,得到解码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将所述解码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进行第一FEC编码,得到编码后的x个第二数据流,所述第二FEC解码对应的编码方式与所述第一FE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玉春庄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