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涤纶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29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涤纶布,涉及到涤纶布领域,包括涤纶布本体和基布,所述基布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保温层,外保温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隔热层,外隔热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防水层,基布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保温层,内保温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隔热层,内隔热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防水层,所述基布包括涤纶线,涤纶线的外表面缠绕有金属细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基布,金属细线和玻璃丝线均与缠绕至涤纶线的外表面,并在金属细线和玻璃丝线的外表面缠绕有腈纶线,从而达到了对涤纶线多层保护的效果,具备牢固性强和阻燃性能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涤纶布阻燃效果差,容易被烧穿,从而对使用者安全造成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涤纶布
本技术涉及涤纶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燃涤纶布。
技术介绍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帐篷一般在户外使用,制作帐篷用的面料要求防水,涤纶布具有防水功能,是制作帐篷的一种常用面料。现有涤纶布容易被点燃,当帐篷内的电器,如手机、手电筒等,发生短路起火的时候,涤纶布容易被烧穿,火势蔓延至帐篷外,容易引起火灾,同时野外宿营时大多会搭建篝火,篝火也可能导致帐篷外部起火,从而蔓延至帐篷的内部,对帐篷内人员的安全造成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阻燃涤纶布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涤纶布,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涤纶布,包括涤纶布本体和基布,所述基布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保温层,外保温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隔热层,外隔热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防水层,基布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保温层,内保温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隔热层,内隔热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防水层。所述基布包括涤纶线,涤纶线的外表面缠绕有金属细线,涤纶线的外表面缠绕有玻璃丝线,涤纶线的外部设有腈纶线。优选的,所述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使用同一种材料,通过设置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对基布进行双重保温,提升了涤纶布本体的保温性能。优选的,所述外隔热层和内隔热层使用同一种材料,通过设置外隔热层和内隔热层,对基布进行双层隔热,避免外部热量进入和内部热量扩散,提升了涤纶布本体的隔热性能。优选的,所述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使用同一种材料,通过设置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对基布进行双重防水,从而提升了涤纶布本体的防水性能。优选的,所述外防水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印花层,通过设置印花层,增强了涤纶布本体的美观性。优选的,所述金属细线和玻璃丝线数量相等,金属细线和玻璃丝线均与缠绕在涤纶线的外表面,增强了涤纶布本体的牢固性。优选的,所述腈纶线均匀缠绕在涤纶线的外部,玻璃丝线和金属细线均位于腈纶线的内部,对基布进行隔热,从而增强基布的阻燃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基布,金属细线和玻璃丝线均与缠绕至涤纶线的外表面,并在金属细线和玻璃丝线的外表面缠绕有腈纶线,从而达到了对涤纶线多层保护的效果,具备牢固性强和阻燃性能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涤纶布阻燃效果差,容易被烧穿,从而对使用者安全造成隐患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对基布进行双重保温,提升了涤纶布本体的保温性能,通过设置外隔热层和内隔热层,对基布进行双层隔热,避免外部热量进入和内部热量扩散,提升了涤纶布本体的隔热性能,通过设置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对基布进行双重防水,从而提升了涤纶布本体的防水性能,通过设置印花层,增强了涤纶布本体的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涤纶布本体的剖面放大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涤纶布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基布截面示意图。图中:1、涤纶布本体;2、基布;201、涤纶线;202、金属细线;203、玻璃丝线;204、腈纶线;3、外保温层;4、外隔热层;5、外防水层;6、内保温层;7、内隔热层;8、内防水层;9、印花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阻燃涤纶布,由图1所示,包括涤纶布本体1和基布2,基布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保温层3,外保温层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隔热层4,外隔热层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防水层5,基布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保温层6,外保温层3和内保温层6使用同一种材料,通过设置外保温层3和内保温层6,对基布2进行双重保温,提升了涤纶布本体1的保温性能,本技术外保温层3和内保温层6均使用橡塑棉,内保温层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隔热层7,外隔热层4和内隔热层7使用同一种材料,通过设置外隔热层4和内隔热层7,对基布2进行双层隔热,避免外部热量进入和内部热量扩散,提升了涤纶布本体1的隔热性能,本技术外隔热层4和内隔热层7均使用芳纶。由图2所示,内隔热层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防水层8,外防水层5和内防水层8使用同一种材料,通过设置外防水层5和内防水层8,对基布2进行双重防水,从而提升了涤纶布本体1的防水性能,本技术内防水层8和外防水层5均使用透明塑料,外防水层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印花层9,通过设置印花层9,增强了涤纶布本体1的美观性。由图3所示,基布2包括涤纶线201,涤纶线201的外表面缠绕有金属细线202,本技术金属细线202使用钛丝,涤纶线201的外表面缠绕有玻璃丝线203,金属细线202和玻璃丝线203数量相等,金属细线202和玻璃丝线203均与缠绕在涤纶线201的外表面,增强了涤纶布本体1的牢固性,涤纶线201的外部设有腈纶线204,腈纶线204均匀缠绕在涤纶线201的外部,玻璃丝线203和金属细线202均位于腈纶线204的内部,对基布2进行隔热,从而增强基布2的阻燃性。本实用工作原理:本装置在工作时,通过设置外保温层3和内保温层6,对基布2进行双重保温,提升了涤纶布本体1的保温性能,通过设置外隔热层4和内隔热层7,对基布2进行双层隔热,避免外部热量进入和内部热量扩散,提升了涤纶布本体1的隔热性能,通过设置外防水层5和内防水层8,对基布2进行双重防水,从而提升了涤纶布本体1的防水性能,通过设置基布2,金属细线202和玻璃丝线203均与缠绕至涤纶线201的外表面,并在金属细线202和玻璃丝线203的外表面缠绕有腈纶线204,从而达到了对涤纶线201多层保护的效果,具备牢固性强和阻燃性能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涤纶布阻燃效果差,容易被烧穿,从而对使用者安全造成隐患的问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涤纶布,包括涤纶布本体(1)和基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保温层(3),外保温层(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隔热层(4),外隔热层(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防水层(5),基布(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保温层(6),内保温层(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隔热层(7),内隔热层(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防水层(8);/n所述基布(2)包括涤纶线(201),涤纶线(201)的外表面缠绕有金属细线(202),涤纶线(201)的外表面缠绕有玻璃丝线(203),涤纶线(201)的外部设有腈纶线(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涤纶布,包括涤纶布本体(1)和基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保温层(3),外保温层(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隔热层(4),外隔热层(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外防水层(5),基布(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保温层(6),内保温层(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隔热层(7),内隔热层(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防水层(8);
所述基布(2)包括涤纶线(201),涤纶线(201)的外表面缠绕有金属细线(202),涤纶线(201)的外表面缠绕有玻璃丝线(203),涤纶线(201)的外部设有腈纶线(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温层(3)和内保温层(6)使用同一种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涤纶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永兴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永兴喷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