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27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包括网格布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抗菌吸湿网格布,和现有的网格布布料相比,通过内部添加纳米银材质的银质内芯来做到抗菌效果,同时利用棉质纤维优良的吸水、吸湿性能来达到吸湿的目的,由于棉质纤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脱丝等情况,因此在表面采用固定用的网孔布来进行固定,同时网孔布表面开设的透气孔则是方便透气使用。棉质纤维由于自身在纺织好后较难与其他的棉质纤维进行缝合固定,因此需要采用固定布料来完成辅助固定,由于在棉质纤维内部添加内芯较为麻烦,因此采用多层结构,方便固定,同时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内芯抽出进行还原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
本技术涉及布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
技术介绍
涤纶的生产过程包括缩聚和熔体纺丝两部分,原料主要从石油裂解中获得,也可以从煤和天然气中获得,在化纤中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制造业是化纤行业中规模最大、分支最多的子行业,除了涤纶外,其产品还包括腈纶、锦纶、氨纶等。现有的网格布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大多采用不同的材质,但即便如此,也大多只是采用单一的材质,这种单一面料的网格布,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吸水特性,但是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出汗等原因,因此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出汗等原因导致透气性能逐渐降低,同时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吸收一定程度的水分,导致其内部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包括网格布主体;所述网格布主体由棉质布料和保护包边构成,所述棉质布料表面设置有网格布网孔,所述棉质布料表面设置有固定用网孔布。优选的,所述棉质布料由棉质纤维一、棉质纤维二和银质内芯构成,且棉质布料之间通过侧向网孔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棉质纤维一和棉质纤维二之间包裹有银质内芯。优选的,所述侧向网孔线结构与棉质布料一致。优选的,所述固定用网孔布由弹性纤维和透气孔构成,且透气孔设置在弹性纤维之间的缝隙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该抗菌吸湿网格布,和现有的网格布布料相比,通过内部添加纳米银材质的银质内芯来做到抗菌效果,同时利用棉质纤维优良的吸水、吸湿性能来达到吸湿的目的,由于棉质纤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脱丝等情况,因此在表面采用固定用的网孔布来进行固定,同时网孔布表面开设的透气孔则是方便透气使用。棉质纤维由于自身在纺织好后较难与其他的棉质纤维进行缝合固定,因此需要采用固定布料来完成辅助固定,由于在棉质纤维内部添加内芯较为麻烦,因此采用多层结构,方便固定,同时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内芯抽出进行还原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的主体简图;图2为图1中A结构的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的棉质布料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的单层透气网格布的固定用网孔布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网格布主体;2、网格布网孔;3、棉质布料;4、保护包边;5、固定用网孔布;6、棉质纤维一;7、棉质纤维二;8、银质内芯;9、侧向网孔线;10、弹性纤维;11、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照图1-4,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包括网格布主体1;网格布主体1由棉质布料3和保护包边4构成,棉质布料3表面设置有网格布网孔2,棉质布料3表面设置有固定用网孔布5。实施例二:参照图2-3,棉质布料3由棉质纤维一6、棉质纤维二7和银质内芯8构成,且棉质布料3之间通过侧向网孔线9固定连接,棉质纤维一6和棉质纤维二7之间包裹有银质内芯8,侧向网孔线9结构与棉质布料3一致。实施例三:参照图4,固定用网孔布5由弹性纤维10和透气孔11构成,且透气孔11设置在弹性纤维10之间的缝隙处。银质内芯8固定在棉质纤维一6和棉质纤维二7之间,通过固定用网孔布5固定,固定用网孔布5表面的透气孔11用于棉质布料3吸湿。通过棉质纤维一6、棉质纤维二7和固定用网孔布5固定形成的棉质布料3,利用固定用网孔布5表面的透气孔11来达到吸湿效果,利用内部的银质内芯8来达到抗菌目的。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布主体(1);/n所述网格布主体(1)由棉质布料(3)和保护包边(4)构成,所述棉质布料(3)表面设置有网格布网孔(2),所述棉质布料(3)表面设置有固定用网孔布(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布主体(1);
所述网格布主体(1)由棉质布料(3)和保护包边(4)构成,所述棉质布料(3)表面设置有网格布网孔(2),所述棉质布料(3)表面设置有固定用网孔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吸湿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质布料(3)由棉质纤维一(6)、棉质纤维二(7)和银质内芯(8)构成,且棉质布料(3)之间通过侧向网孔线(9)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鸿达杨艺宗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耀翔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