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屋面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光伏屋面系统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在现有屋顶上架设太阳能板,但其支架系统比较复杂,操作难度大,而且有损坏原有屋顶结构的风险;另一种为将光伏组件安装后直接作为屋面。在现有屋面结构架设太阳能板需要解决建筑结构与光伏组件如何实现相互可靠连接,同时实现防止雨水渗漏,防止室外风引起的震动和安装方便等要求。现有工业厂房压型钢板因为结构设计、模数等原因无法与光伏组件有机结合,安装结构复杂,隐患较多且稳定性差等。因此,如何降低光伏屋面系统的加工及施工难度、保证光伏组件与屋面一体化产品的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该光伏组件固定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确保各部件的安装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光伏屋面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掀能力,同时提供了防漏水性能。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支座(3)、两侧设置相互锁合的第一锁边部(16)和第二锁边部(17)的压型钢板、锁边支座(4)、光伏组件(8)和压块(6);/n所述压型钢板包括第一压型钢板(1),所述第一压型钢板(1)设置向上凸起的主支撑部(11),所述主支撑部(11)的中央设有固接所述U型支座(3)的凹槽(12);/n所述U型支座(3)用以固定于屋面檩条(01)且设于所述主支撑部(11)两侧壁的内壁与所述凹槽(12)的外壁之间;/n所述锁边支座(4)用以连接锁紧相邻所述压型钢板的所述第一锁边部(16)和所述第二锁边部(1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支座(3)、两侧设置相互锁合的第一锁边部(16)和第二锁边部(17)的压型钢板、锁边支座(4)、光伏组件(8)和压块(6);
所述压型钢板包括第一压型钢板(1),所述第一压型钢板(1)设置向上凸起的主支撑部(11),所述主支撑部(11)的中央设有固接所述U型支座(3)的凹槽(12);
所述U型支座(3)用以固定于屋面檩条(01)且设于所述主支撑部(11)两侧壁的内壁与所述凹槽(12)的外壁之间;
所述锁边支座(4)用以连接锁紧相邻所述压型钢板的所述第一锁边部(16)和所述第二锁边部(17);
所述光伏组件(8)搭设于相邻的所述主支撑部(11),并由所述压块(6)压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两侧壁设有朝向所述凹槽(12)中央倾斜向下弯折的第一折弯边(14),所述U型支座(3)的顶部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折弯边(14)贴合的弯折配合部(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边(14)连接有朝向远离所述凹槽(12)的中央且倾斜向下弯折的第二折弯边(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部(11)和所述第一锁边部(16)、所述主支撑部(11)与所述第二锁边部(17)之间均设置下凹的排水槽(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8)内设置上凸的加强筋(19)。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新颖,李科庆,罗易,曹麒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