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桐籽榨油后油渣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25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桐籽油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渣过滤回收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机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机体底端内壁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盘,第一过滤盘上方设置有若干挤压辊,第一过滤盘上设置有回收板,回收板设置为开口的一侧底端设置有第一倾斜板,第一倾斜板的较低一端紧贴第一过滤盘表面,第一倾斜板较高一端与回收板的靠口一侧底边固定连接,回收板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过滤盘的圆心处,回收板的另一端贯穿机体侧壁并延伸,回收板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清理第一过滤盘的同时不用停止油渣进入机体,提高了油渣的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桐籽榨油后油渣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桐籽油加工装置
,具体是一种油渣过滤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油桐为大戟科油桐属植物,落叶乔木,高3-8米。叶互生,叶卵形,或宽卵形,长20-30厘米,宽4-1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叶基心形,全缘或三浅裂。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单性同株;花先叶开放,花瓣白,有淡红色条纹,5枚;雌蕊子房3-5室,每室1胚珠。核果球形,先端短尖,表面光滑。种子具厚壳状种皮。油桐4-5月开花,果期7-10月;花后子房膨大,结球形核果,果顶端有短尖头;果内有种子3-5粒;种子具厚壳状种皮,宽卵形;种仁含油,高达35%,桐油是重要工业用油,制造油漆和涂料,经济价值特高。桐油和木油色泽金黄或棕黄,都是优良的干性油,有光泽,不能食用,具有不透水、不透气、不传电、抗酸碱、防腐蚀、耐冷热等特点。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桐油树脂、人造皮革、人造汽油、油墨等制造业。桐籽经过榨取以后产生的油渣可以做肥料,脱毒处理以后还可以做饲料,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对于油渣一般需要干燥后进一步做成油渣饼等。但是,由于工艺、设备等诸多原因,油渣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桐油,需要进行过滤处理。但现有的回收装置将过滤网上的油渣进行清理的时候,就需要停止进油渣,将过滤网上的油渣清理完以后才能继续进料,导致油渣回收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桐籽榨油后油渣回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回收装置将过滤网上的油渣进行清理的时候,就需要停止进油渣,将过滤网上的油渣清理完以后才能继续进料,导致油渣回收效率很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桐籽榨油后油渣回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机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机体底端内壁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盘、第二过滤盘与第三过滤盘,所述第一过滤盘上方设置有若干挤压辊,相邻的若干挤压辊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过滤盘上设置有回收板,所述回收板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回收板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回收板设置为开口的一侧底端设置有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一倾斜板的较低一端紧贴所述第一过滤盘表面,所述第一倾斜板较高一端与所述回收板的靠口一侧底边固定连接,所述回收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盘的圆心处,所述回收板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机体侧壁并延伸,所述回收板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回收板贯穿所述机体侧壁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二过滤盘与所述第三过滤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滤盘上相同的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机体放置在桐籽榨油后油渣出口的下方,油渣从第一进料口进入机体,通过若干挤压辊的挤压,油渣中残余的桐油被挤压出来,桐油能够通过第一过滤盘,经过挤压的油渣停留在在第一过滤盘上,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过滤盘、第二过滤盘与第三过滤盘转动,第一过滤盘上的油渣随着第一过滤盘转动,油渣在转动的过程中受到第一倾斜板的阻挡,油渣沿着第一倾斜板进入到回收板内,启动螺旋输送机,回收板内的油渣朝着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方向运动,通过出料口进入到第一油渣储存箱内,因为挤压辊有可能会将油渣挤压的粉碎,一些油渣还是会通过第一过滤盘,所以第一过滤盘下方设置的第二过滤盘与第三过滤盘的孔径依次减小。优选的,所述回收板上方设置有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二倾斜板的较高一端设置在所述机体内壁,所述第二倾斜板的较低一端设置在所述回收板靠近所述第一过滤盘圆心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挤压辊的油渣和桐油有可能会落在回收板上方,所以设置第二倾斜板,这些本该落在回收板上方的油渣和桐油沿着第二倾斜板的斜面又回落到第一过滤板上。优选的,所述回收板设置为开口的一侧的长度为所述回收板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部分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油渣从回收板延伸出机体侧壁的一端侧面泄露。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控制出料的速度。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机机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第一油渣储存箱,所述第一油渣储存箱一端与所述机体侧壁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油渣储存在第一油渣储存箱中,第一油渣储存箱储存满了可以拆卸换新的。优选的,所述机体侧壁设置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下方,所述承重架上设置有第二油渣储存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架可以防止第二油渣储存箱不小心落下,提高了安全性。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两端设置有出油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油口收集桐油。优选的,所述机体底端设置有固定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机身更加稳定。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将机体放置在桐籽榨油后油渣出口的下方,油渣从第一进料口进入机体,通过若干挤压辊的挤压,油渣中残余的桐油被挤压出来,桐油能够通过第一过滤盘,经过挤压的油渣停留在在第一过滤盘上,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过滤盘、第二过滤盘与第三过滤盘转动,第一过滤盘上的油渣随着第一过滤盘转动,油渣在转动的过程中受到第一倾斜板的阻挡,油渣沿着第一倾斜板进入到回收板内,启动螺旋输送机,回收板内的油渣朝着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方向运动,通过出料口进入到第一油渣储存箱内,因为挤压辊有可能会将油渣挤压的粉碎,一些油渣还是会通过第一过滤盘,所以第一过滤盘下方设置的第二过滤盘与第三过滤盘的孔径依次减小,通过第一过滤盘上的油渣根据上述的工作过程会被清理到相应的第一油渣储存箱中,从而完成对油渣的回收,实现了在挤压油渣的过程中对第一过滤盘、第二过滤盘以及第三过滤盘进行清理,防止它们堵塞,也提高了油渣的回收效率。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第一倾斜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第一过滤盘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第一进料口;3、第一电机;4、转轴;5、第一过滤盘;6、第二过滤盘;7、第三过滤盘;8、挤压辊;9、回收板;10、第一倾斜板;11、螺旋输送机;12、出料口;13、第二倾斜板;14、阀门;15、第一油渣储存箱;16、出油口;17、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桐籽榨油后油渣回收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所述机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机体1底端内壁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盘5、第二过滤盘6与第三过滤盘7,所述第一过滤盘5上方设置有若干挤压辊8,相邻的若干挤压辊8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过滤盘5上设置有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桐籽榨油后油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所述机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机体(1)底端内壁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盘(5)、第二过滤盘(6)与第三过滤盘(7),所述第一过滤盘(5)上方设置有若干挤压辊(8),相邻的若干挤压辊(8)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过滤盘(5)上设置有回收板(9),所述回收板(9)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回收板(9)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回收板(9)设置为开口的一侧底端设置有第一倾斜板(10),所述第一倾斜板(10)的较低一端紧贴所述第一过滤盘(5)表面,所述第一倾斜板(10)较高一端与所述回收板(9)的靠口一侧底边固定连接,所述回收板(9)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盘(5)的圆心处,所述回收板(9)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机体(1)侧壁并延伸,所述回收板(9)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机(11),所述螺旋输送机(11)的出料口(12)设置在所述回收板(9)贯穿所述机体(1)侧壁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二过滤盘(6)与所述第三过滤盘(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滤盘(5)上相同的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桐籽榨油后油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所述机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机体(1)底端内壁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盘(5)、第二过滤盘(6)与第三过滤盘(7),所述第一过滤盘(5)上方设置有若干挤压辊(8),相邻的若干挤压辊(8)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过滤盘(5)上设置有回收板(9),所述回收板(9)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回收板(9)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回收板(9)设置为开口的一侧底端设置有第一倾斜板(10),所述第一倾斜板(10)的较低一端紧贴所述第一过滤盘(5)表面,所述第一倾斜板(10)较高一端与所述回收板(9)的靠口一侧底边固定连接,所述回收板(9)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盘(5)的圆心处,所述回收板(9)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机体(1)侧壁并延伸,所述回收板(9)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机(11),所述螺旋输送机(11)的出料口(12)设置在所述回收板(9)贯穿所述机体(1)侧壁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二过滤盘(6)与所述第三过滤盘(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滤盘(5)上相同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桐籽榨油后油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板(9)上方设置有第二倾斜板(13),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叙州区俊峰桐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