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22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一种智能手环,包括:充电接口模块,其设置在腕带上;充电保护模块,其与充电接口模块电连接;充电控制模块,其与充电控制模块电连接;当充电接口模块连接外部电源时,充电接口模块、充电保护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和电池之间的充电回路导通,充电接口模块、充电保护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之间的第一供电回路导通,外部电源通过充电控制模块为智能手环供电同时为电池充电;当充电接口模块未连接外部电源时,电池、和充电控制模块之间的第二供电回路导通,电池通过充电控制模块为智能手环供电。采用此种结构,设置在腕带上的充电接口模块和腕带结合为一个整体,实现简单方便的电性连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为智能手环充电,节约产品的设计工序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手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环。
技术介绍
智能手环的充电一般采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利用传统充电底座连接器进行连接充电,例如采用pogopin端子。第二种是利用磁铁进行无线充电。这两种连接技术都是目前市场上较成熟的连接技术,其中第一种是最通用的连接技术,成本相对低廉,但充电底座的外形设计较大,不美观。第二种连接接口需要采用磁性吸附,充电底座的外形设计更为精巧,但成本较高。在通过普通插头进行充电时,每一个充电底座也需要配套设置USB转换接口。从整体上看,这两种方式均不仅对产品成本造成压力,还给使用造成困扰,消费者常常因为找不到充电底座而无法正常使用智能手环。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智能手环充电连接结构冗余,可靠性差且成本高的问题,设计并提供一种智能手环。一种智能手环,包括:充电接口模块,所述充电接口模块设置在腕带上;充电保护模块,所述充电保护模块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n充电接口模块,所述充电接口模块设置在腕带上;/n充电保护模块,所述充电保护模块与所述充电接口模块电连接;/n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与所述充电保护模块电连接;/n当所述充电接口模块连接外部电源时,所述充电接口模块、充电保护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和电池之间的充电回路导通,所述充电接口模块、充电保护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之间的第一供电回路导通,外部电源通过充电控制模块为智能手环供电同时为电池充电;当所述充电接口模块未连接外部电源时,所述电池、和充电控制模块之间的第二供电回路导通,电池通过充电控制模块为智能手环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接口模块,所述充电接口模块设置在腕带上;
充电保护模块,所述充电保护模块与所述充电接口模块电连接;
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与所述充电保护模块电连接;
当所述充电接口模块连接外部电源时,所述充电接口模块、充电保护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和电池之间的充电回路导通,所述充电接口模块、充电保护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之间的第一供电回路导通,外部电源通过充电控制模块为智能手环供电同时为电池充电;当所述充电接口模块未连接外部电源时,所述电池、和充电控制模块之间的第二供电回路导通,电池通过充电控制模块为智能手环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
充电控制芯片,其具有:
外部电源输入引脚,所述外部电源输入引脚连接所述充电保护模块;
电池引脚,所述电池引脚连接电池;和
系统输出引脚,所述系统输出引脚连接智能手环的主芯片;
当所述充电接口模块连接外部电源时,所述充电控制芯片切换导通所述外部电源输入引脚和所述电池引脚,并切换导通所述电源输入引脚和所述系统输出引脚;当所述充电接口模块未连接外部电源时,所述充电控制芯片切换导通所述电池引脚和所述系统输出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充电控制芯片的负温度系数检测引脚,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充电控制芯片的内部控制电源引脚;和
第二电阻器,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热敏电阻连接充电控制芯片的负温度系数检测引脚,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三电阻器,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充电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