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窄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窄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技术介绍
微波探测技术作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相联的重要枢纽在行为探测和存在探测技术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能够在不侵犯人隐私的情况下,探测出活动物体,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缺乏对电磁辐射的有效约束和控制手段,即对电磁辐射覆盖范围的形状调整手段,微波探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能力有限。具体地,由于缺乏对电磁辐射的有效约束和控制手段,现有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实际探测空间难以控制,对应造成现有微波探测模块的实际探测空间与相应目标探测空间不匹配的状况,例如实际探测空间与相应目标空间部分交叉重合的状况,如此以在实际探测空间之外的目标探测空间无法被有效探测的状态,和/或在目标探测空间之外的实际探测空间存在环境干扰的状态,包括动作干扰、电磁干扰以及因电磁屏蔽环境造成的自激干扰,造成现有的微波探测模块探测精准度差和/或抗干扰性能差的问题,即现有微波探测模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差的探测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在现有的微波探测模块1 ...
【技术保护点】
1.一窄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适用于一窄边空间的物体活动探测,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参考地,其中所述参考地被设置有一基础反射面;和/n至少一对对偶耦合极子,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被设置于所述参考地并于所述基础反射面所对应的空间与所述基础反射面相间隔,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包括两辐射源极,其中以所述基础反射面向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方向为所述窄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目标探测方向,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各所述辐射源绕所述目标探测方向指向的一目标方向轴被设置,其中以分别位于所述目标方向轴的两相对径向方向的两个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为相对的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其中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窄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适用于一窄边空间的物体活动探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参考地,其中所述参考地被设置有一基础反射面;和
至少一对对偶耦合极子,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被设置于所述参考地并于所述基础反射面所对应的空间与所述基础反射面相间隔,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包括两辐射源极,其中以所述基础反射面向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方向为所述窄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目标探测方向,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各所述辐射源绕所述目标探测方向指向的一目标方向轴被设置,其中以分别位于所述目标方向轴的两相对径向方向的两个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为相对的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其中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被设置为在被馈电的状态具有小于90度的相位差,如此以使得相对的该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向外辐射的电磁波能够相互融合而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被压缩的一探测空间,对应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缩窄了所述探测空间的波束角度,则所述探测空间具有与所述窄边空间的目标探测面相匹配的一窄边探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以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两所述辐射源极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辐射源极和一第二辐射源极,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一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二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分别以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端在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λ/16的线长,其中λ为与馈电频率相对应的波长参数,其中在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中以所述第一馈电端为起点,和以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终点记向量其中|a|≤λ/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小于90度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窄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以所述第一馈电端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以所述第二馈电端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对应形成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向量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以所述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高迪,邹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