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手持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及切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持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及切换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成为承载消费者交互信息的主要终端,基于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和手机产品竞争的激烈,全金属外观手机和全面屏设计,以其独特的手感和外观,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并成为手机外观设计的趋势。由于全金属外壳对内置天线具有较强的屏蔽性,现有的新天线技术均通过将金属外壳切割后,利用金属外壳的一部分作为天线的辐射体以保证天线的高辐射频率。与此同时,在天线辐射问题解决的同时,由于人手持场景下不可避免地会触摸到作为辐射体的金属机壳部分,由于人手的容性效应,会较以前内置天线的设计基础上造成更强的手持衰弱效应,并且在左右手的手持影响并不一致。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天线切换分集ASDIV技术即芯片根据使用场景将主天线在手持情况下切换到手机顶部,以部分解决天线信号问题。但是手机底部天线作为分集天线或多入多出MIMO技术天线分支场景下仍起到信号收发作用,对天线性能仍有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手持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馈入天线,与移动终端内的多频信号源馈电连接;/n至少两个寄生天线,位于所述馈入天线的两端侧,并与所述馈入天线形成有耦合间隙,所述馈入天线可通过所述耦合缝隙与所述寄生天线耦合馈电;/n所述每个寄生天线通过调谐开关连接参考地,所述调谐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馈入天线与所述寄生天线耦合产生谐振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手持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馈入天线,与移动终端内的多频信号源馈电连接;
至少两个寄生天线,位于所述馈入天线的两端侧,并与所述馈入天线形成有耦合间隙,所述馈入天线可通过所述耦合缝隙与所述寄生天线耦合馈电;
所述每个寄生天线通过调谐开关连接参考地,所述调谐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馈入天线与所述寄生天线耦合产生谐振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天线包括位于所述馈入天线两端侧的第一寄生天线和第二寄生天线,并与所述馈入天线形成有第一耦合间隙和第二耦合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寄生天线的调谐开关接收到左手/右手握持信号时,控制对应的调谐开关的通断,使所述馈入天线不与所述第一寄生天线/与所述第一寄生天线耦合产生谐振信号;和/或
所述第二寄生天线的调谐开关接收到左手/右手握持信号时,控制对应的调谐开关的通断,使所述馈入天线与所述第二寄生天线/不与所述第二寄生天线耦合产生谐振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寄生天线为多个,所述第二寄生天线为多个,
第一寄生天线/第二寄生天线的调谐开关接收到左手握持信号时,控制对应的调谐开关的通断,使所述馈入天线不与最左侧的第一寄生天线/第二寄生天线耦合产生第一频段谐振信号,与其它第一寄生天线/其它第二寄生天线耦合产生第一频段谐振信号,与第二寄生天线/第一寄生天线耦合产生第二频段谐振信号;
第一寄生天线/第二寄生天线的调谐开关接收到右手握持信号时,控制对应的调谐开关的通断,使所述馈入天线不与最右侧的第二寄生天线/第一寄生天线耦合产生第一频段谐振信号,与其它第二寄生天线/其它第一寄生天线耦合产生第一频段谐振信号,与第一寄生天线/第二寄生天线耦合产生第二频段谐振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为无线通信协议标准中的高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无线通信协议标准中的低频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天线的数量为4个,其中2个寄生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育根,高一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