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及其照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395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及其照明方法,其中指纹锁包括有前面板;设在前面板表面上的指纹设备和装设在指纹设备上的照明灯;设在前面板表面上的红外感应模块和亮度检测模块;控制电路板,设在正对检测区域的前面板的背面,包括电源开关电路、控制器和定时模块,定时模块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经电源开关电路与亮度检测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相连;红外感应模块、亮度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还与照明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启动照明,同时实现智能锁的低功耗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及其照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及其照明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升,智能门锁是人们生活住所必需的构件,人们可通过智能门锁上的密码区、指纹区或刷卡区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下压把手执行开门动作。但是,当在晚上或光线较弱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开门时,光线不足使得用户无法看清门锁的具体位置,导致用户无法准确知道指纹区的具体位置,影响正常开门操作。再加上,若在智能锁上设有照明灯或其他检测设备,照明灯及检测设备均需要耗费智能锁上储备电池的大量电能,使得智能锁的续航能力减弱,需要经常对智能锁进行充电,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启动照明,同时实现智能锁的低功耗模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的照明方法,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启动照明,同时实现智能锁的低功耗模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包括:锁体,包括有前面板;指纹区,包括设在所述前面板表面上的指纹设备和装设在所述指纹设备上的照明灯;检测区域,包括设在所述前面板表面上的红外感应模块和亮度检测模块;控制电路板,设在正对所述检测区域的所述前面板的背面,包括电源、电源开关电路、控制器和定时模块,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端相连,所述定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经所述电源开关电路与所述亮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相连;所述红外感应模块、所述亮度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还与所述照明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区域与所述前面板的连接处设有感应圈,使所述感应圈包围所述检测区域。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圈及所述检测区域的外表面设有透明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圈上设有呼吸灯,所述呼吸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上还设有密码验证区,所述密码验证区设有背光板,所述背光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亮度检测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的照明方法,应用在如上述的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中,包括:步骤S1: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定时模块定时发送的亮度触发信号,根据亮度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导通,使所述亮度检测模块启动并检测当前环境下的环境亮度参数,并将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中;步骤S2:所述控制器判断环境亮度参数是否小于阈值,若是,则向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发出红外触发信号使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启动并执行步骤S3;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1;步骤S3: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发射红外光,并判断是否接收到其对应的反射光,若接收到反射光,则将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中,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照明灯和所述背光板的点亮;若未接收到反射光,则返回步骤S1。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板的点亮方式为首先随机点亮密码验证区中任意数量的按键背光灯,当所述密码验证区接收到触摸反馈时才将所有按键背光灯完全点亮。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接收到反射光后,还包括判断接收到反射光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值,若超过,才将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中,若未超过,则不将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定时向所述呼吸灯发送点亮触发信号,所述呼吸灯接收到所述点亮触发信号后在设定时段内保持点亮状态。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指纹锁内部设有控制器、亮度检测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控制器的输出端定时输出低电平,使得电源开关电路导通,启动亮度检测模块对外界环境亮度进行检测;当外界亮度较低时,亮度检测模块反馈至控制器后控制器生成红外触发信号并控制红外感应模块启动,当检测到有人时点亮指纹锁上的照明灯,用户方可准确验证,使夜晚开门不再费时费力;且各检测电路电源受电源开关电路控制,能使指纹锁做到低功耗模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指纹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指纹锁的信号传输示意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指纹锁的控制器电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指纹锁的检测模块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指纹锁照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中:1、前面板;2、照明灯;3、指纹设备;4、检测区域;5、红外发射头;6、红外接收头;7、亮度检测模块;8、感应圈;9、控制电路板;10、控制器;11、密码验证区;12、电源开关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如图1所示,指纹锁的锁体上设有前面板1,所述前面板1上设有指纹区,所述指纹区上装设有指纹设备3,可通过指纹设备3进行指纹识别,而在所述指纹设备3上设有照明灯2,用于照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1上还设有密码验证区11,而在所述密码验证区11设有背光板,所述背光板上设有若干个背光灯,每个所述背光灯对应一个密码按键,所述密码验证区11上的所有所述背光灯可同时点亮,也可单独点亮。所述背光板与所述控制器10的控制输出端相连,由所述控制器10来控制所述背光板上所述背光灯的开关状态。此外,在所述前面板1上还设有检测区域4,所述检测区域4设在所述前面板1的下方位置,所述检测区域4包括红外感应模块和亮度检测模块7,其中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检测门前是否有人,当门前有人的情况下才可触发指纹锁上的照明灯2及背光灯点亮;而所述亮度检测模块7包括但不限于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中的一种,亮度检测模块7则用于检测当前外界环境的亮度参数,当亮度参数超过阈值时才可触发指纹锁上的照明灯2及背光灯点亮。而在所述前面板1的背面设有控制电路板9,如图2~4所示,所述控制电路板9上连接有电源、电源开关电路12、控制器10和定时模块,所述控制器10如图3所示,在所述控制器10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电源为所述控制器10提供电能;所述定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1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定时模块的作用在于每隔设定时间(例如每隔600MS)给所述控制器10发送亮度触发信号,让所述控制器10控制所述亮度检测模块7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10的控制输出端(如图3中控制器10的19号引脚)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1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场效应管Q3来实现电子开关功能,所述控制器10每个设定时间为控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使得场效应管Q3导通并为所述亮度检测模块7提供3.3V电压,此时所述亮度检测模块7开始工作,并检测当前外界环境下的亮度并生成LIGHT信号,LIGHT信号会根据环境亮度而改变;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其特征在于,包括:/n锁体,包括有前面板;/n指纹区,包括设在所述前面板表面上的指纹设备和装设在所述指纹设备上的照明灯;/n检测区域,包括设在所述前面板表面上的红外感应模块和亮度检测模块;/n控制电路板,设在正对所述检测区域的所述前面板的背面,包括电源、电源开关电路、控制器和定时模块,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端相连,所述定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经所述电源开关电路与所述亮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相连;所述红外感应模块、所述亮度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还与所述照明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包括有前面板;
指纹区,包括设在所述前面板表面上的指纹设备和装设在所述指纹设备上的照明灯;
检测区域,包括设在所述前面板表面上的红外感应模块和亮度检测模块;
控制电路板,设在正对所述检测区域的所述前面板的背面,包括电源、电源开关电路、控制器和定时模块,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端相连,所述定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经所述电源开关电路与所述亮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相连;所述红外感应模块、所述亮度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还与所述照明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域与所述前面板的连接处设有感应圈,使所述感应圈包围所述检测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圈及所述检测区域的外表面设有透明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圈上设有呼吸灯,所述呼吸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还设有密码验证区,所述密码验证区设有背光板,所述背光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照明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检测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杨思民邓泉铃伍房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