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结构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77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状结构钻孔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的压扁工位、钻孔工位和整形工位,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压扁工位、所述钻孔工位和所述整形工位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传送带在所述压扁工位处设置有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传送带在所述钻孔工位处设置有导轨、行走机构、驱动电机和钻孔刀具,所述传送带在所述整形工位设置有限位装置、圆柱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位于所述传送带的末端外侧并朝向所述传送带,所述圆柱连接所述第三气缸。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圆柱形管状结构钻孔存在孔位偏移和管件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结构钻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管件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管状结构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圆柱形管状结构,需要在其径向上冲孔,以形成与其他管件连通的连通孔,或是起到其他的作用,在圆柱形管状结构上冲孔时,由于圆柱形管状结构为薄壁型空腔结构,并不能直接采用冲床进行冲压,现有的冲孔方式是将圆柱形管状结构进行固定,再通过旋转的钻孔刀具进行钻孔,然而该种钻孔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圆柱形管状结构的外壁光滑,会导致钻孔刀具的偏移,从而导致孔位的偏移,同时在钻孔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圆柱形管状结构的滑动,从而进一步导致孔位的偏移以及管件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状结构钻孔装置,以解决现有圆柱形管状结构钻孔存在孔位偏移和管件变形的问题,该管状结构钻孔装置能够有效对圆柱形管状结构进行径向钻孔,同时避免孔位偏移和管件变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状结构钻孔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的压扁工位、钻孔工位和整形工位,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压扁工位、所述钻孔工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结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的压扁工位、钻孔工位和整形工位,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压扁工位、所述钻孔工位和所述整形工位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传送带在所述压扁工位处设置有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压块,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压块,所述传送带在所述钻孔工位处设置有导轨、行走机构、驱动电机和钻孔刀具,所述导轨垂直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行走机构可位移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钻孔刀具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结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的压扁工位、钻孔工位和整形工位,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压扁工位、所述钻孔工位和所述整形工位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传送带在所述压扁工位处设置有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压块,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压块,所述传送带在所述钻孔工位处设置有导轨、行走机构、驱动电机和钻孔刀具,所述导轨垂直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行走机构可位移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钻孔刀具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钻孔刀具位于所述传送带的顶部,所述钻孔刀具与所述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康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