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33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闪蒸分离器、污水冷却装置、乏汽回收装置和水箱,闪蒸分离器的进口端与外部锅炉排污管道连通,闪蒸分离器的排汽口端与水箱连通,闪蒸分离器的排水口端与污水冷却装置的热进口端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热出口端与外部降温池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冷进口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冷进口端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端连通,乏汽回收装置的出水口端与水箱连通;在水箱上连通有出汽管道、排水管道和循环管道。该装置设计合理、热交换效率高,能够将外部锅炉排放的污水与通入原水进行热交换,从而持续向外供应热水,实现了过滤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既不影响锅炉的正常排污,又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回收
,特别是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还涉及上述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余热回收再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在锅炉使用过程中需要向外排放污水,污水中还存在较多的热能,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将这部分污水送入降温池,经降温后再处理排放,造成了热能的浪费;目前,虽然也有的方法是利用这部分污水去进行热交换,进行热能的回收,但是热能的利用效率很低,并且回收的能量还是用于锅炉使用,不能向外输出,供外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热效率高,能够对锅炉排污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持续向外供应热水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余热回收再利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该装置包括闪蒸分离器、污水冷却装置、乏汽回收装置和用于存储热水的水箱,闪蒸分离器的进口端与外部锅炉排污管道连通,闪蒸分离器的排汽口端与水箱连通,闪蒸分离器的排水口端与污水冷却装置的热进口端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热出口端与外部降温池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冷进口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冷进口端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端连通,乏汽回收装置的出水口端与水箱连通;在水箱上连通有出汽管道、排水管道和循环管道,出汽管道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汽口端连通,循环管道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端连通,在循环管道上安装有加热循环泵;在排水管道上还安装有热水输出泵,排水管道上还连通有与水箱连通的回水管道。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所述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乏汽回收腔,乏汽回收腔内安装有与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端连通的喷水管,喷水管上安装有若干喷嘴,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汽口端和出水口端均设置在乏汽回收腔的底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所述乏汽回收装置固定安装在水箱的顶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所述水箱的上部连通有与外部降温池连通的溢流管道,水箱的底部连通有用于检修的放净管道,在放净管道上安装有放净控制阀。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所述污水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器,换热器上设置有热进口端、热出口端、冷进口端和冷出口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对水箱出水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水箱上安装有用于对水箱水位进行测量的液位计,乏汽回收装置上安装有压力计,液位计、压力计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加热循环泵和热水输出泵与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和便于PLC控制器安装固定的控制柜。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外部锅炉排出的污水通入闪蒸分离器进行闪蒸分离,分离产生的乏汽送入水箱进行热量回收,再由水箱进入乏汽回收装置,其他汽液及废水送入污水冷却装置进行热量回收;(2)进入污水冷却装置的汽液及废水与外部供水管道供入的原水进行热交换后送入外部降温池进行降温,原水热交换升温后送入乏汽回收装置;(3)进入乏汽回收装置的原水与乏汽进行混合热交换后再送入水箱;(4)水箱内的热水经循环管道送入乏汽回收装置进行热交换后再返回水箱,进行循环加热,同时热水输出泵根据水箱内的水位向外输出热水。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方法,水箱热水的输出方法为:首先,预设出水水位,在水箱水位高于预设出水水位一定高度后,向外输出热水;在水箱水位低于预设出水水位一定高度后,停止输出热水。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方法,水箱热水的循环加热方法为:首先,预设循环压力位,在乏汽回收装置的压力大于循环压力位后,进行循环加热;在乏汽回收装置的压力为0后,停止循环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闪蒸分离器对锅炉排出的污水进行闪蒸分离,分离后的乏汽送入水箱进行热量回收后再送入乏汽回收装置,其他汽液及废水送入污水冷却装置进行热量回收,热量回收后的废水再送入外部降温池进行降温处理;进入污水冷却装置的汽液及废水与通入的原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原水送入乏汽回收装置,在乏汽回收装置内,乏汽、原水进行热交换后再送入水箱,便于向外输出热水;其次,水箱内的水也可送入乏汽回收装置进行循环加热,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该装置设计合理、热交换效率高,能够将外部锅炉排放的污水与通入原水进行热交换,从而持续向外供应热水,实现了过滤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既不影响锅炉的正常排污,又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该装置包括闪蒸分离器1、污水冷却装置2、乏汽回收装置3和用于存储热水的水箱4,闪蒸分离器1的进口端与外部锅炉排污管道5连通,闪蒸分离器1的排汽口端与水箱4连通,闪蒸分离器1的排水口端与污水冷却装置2的热进口端连通,污水冷却装置2的热出口端与外部降温池6连通,污水冷却装置2的冷进口端与外部供水管道7连通,污水冷却装置2的冷进口端与乏汽回收装置3的进水口端连通,乏汽回收装置3的出水口端与水箱4连通;闪蒸分离器1用于对锅炉排出的污水进行闪蒸分离,分离的乏汽送入水箱4内,剩下的汽液及废水送入污水冷却装置2;污水冷却装置2用于将送入的汽液及废水与外部供水管道7通入的原水进行热交换,原水吸热后送入乏汽回收装置3,汽液及废水放热后送入外部降温池6进行降温;闪蒸分离器1包括闪蒸罐,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闪蒸分离器、污水冷却装置、乏汽回收装置和用于存储热水的水箱,闪蒸分离器的进口端与外部锅炉排污管道连通,闪蒸分离器的排汽口端与水箱连通,闪蒸分离器的排水口端与污水冷却装置的热进口端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热出口端与外部降温池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冷进口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冷进口端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端连通,乏汽回收装置的出水口端与水箱连通;/n在水箱上连通有出汽管道、排水管道和循环管道,出汽管道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汽口端连通,循环管道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端连通,在循环管道上安装有加热循环泵;在排水管道上还安装有热水输出泵,排水管道上还连通有与水箱连通的回水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闪蒸分离器、污水冷却装置、乏汽回收装置和用于存储热水的水箱,闪蒸分离器的进口端与外部锅炉排污管道连通,闪蒸分离器的排汽口端与水箱连通,闪蒸分离器的排水口端与污水冷却装置的热进口端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热出口端与外部降温池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冷进口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通,污水冷却装置的冷进口端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端连通,乏汽回收装置的出水口端与水箱连通;
在水箱上连通有出汽管道、排水管道和循环管道,出汽管道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汽口端连通,循环管道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端连通,在循环管道上安装有加热循环泵;在排水管道上还安装有热水输出泵,排水管道上还连通有与水箱连通的回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乏汽回收腔,乏汽回收腔内安装有与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端连通的喷水管,喷水管上安装有若干喷嘴,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汽口端和出水口端均设置在乏汽回收腔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汽回收装置固定安装在水箱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上部连通有与外部降温池连通的溢流管道,水箱的底部连通有用于检修的放净管道,在放净管道上安装有放净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器,换热器上设置有热进口端、热出口端、冷进口端和冷出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筠张林张慎之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万达电站辅机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