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3313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及其运行方法,系统包括:固态储氢装置,包括至少一条设置有多级固态储氢单元的氢气静态升压线,用于实现氢气从低压到高压的非机械式静态升压;循环流体装置,包括对多级固态储氢单元分别进行循环加热或循环冷却的多级循环流体单元;加氢装置,接收来自所述固态储氢装置的氢气并且能够实现氢气加注。方法为:将来自长管拖车或者站内制氢装置的氢气输送至固态储氢装置进行从低压到高压的非机械式静态升压,同时控制循环流体装置对固态储氢装置中的多级固态储氢单元分别进行预定温度的循环加热和冷却,吸氢时冷却放氢时加热,从固态储氢装置引出预定压力的氢气至加氢装置进行氢气加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能源利用的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氢能源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无碳”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对氢能源赋予极大的重视,投入巨资进行氢能相关技术的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利用的重要形式,而加氢站则是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应用的关键。现有加氢站一般采用高压气态储存和压缩机升压加注技术。高压气态储氢是通过提高储存压力来达到增加氢气储存密度的目的。高压气态储运存在以下问题:1)储存中储存压力过高,安全性差;2)储存密度低,占地面积大,经济性较差;3)存在氢气易泄露和容器爆破等不安全因素。另外目前普遍采用氢压缩机系统进行升压加注,机械升压系统复杂,长期运行可靠性有待提高,同时机械压缩系统成本过高占到加氢站总成本三分之一以上。随着加氢站加注压力需求逐渐由35MPa向70MPa方向发展,亟需发展新型高效高安全站用储供氢技术。以储氢材料为介质的固态储供氢系统是站用高效高安全储供氢技术的重要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态储氢装置,包括至少一条设置有多级固态储氢单元的氢气静态升压线,用于实现氢气从低压到高压的非机械式静态升压;/n循环流体装置,包括对所述多级固态储氢单元分别进行循环加热和冷却的多级循环流体单元;/n加氢装置,接收来自所述固态储氢装置的氢气并且能够实现氢气加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态储氢装置,包括至少一条设置有多级固态储氢单元的氢气静态升压线,用于实现氢气从低压到高压的非机械式静态升压;
循环流体装置,包括对所述多级固态储氢单元分别进行循环加热和冷却的多级循环流体单元;
加氢装置,接收来自所述固态储氢装置的氢气并且能够实现氢气加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静态升压线的入口端通过氢气入口管道与长管拖车或站内制氢装置相连接,所述氢气静态升压线的出口端通过氢气出口管道与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氢气入口管道和氢气出口管道上均设置有氢气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静态升压线包括通过氢气输送管道相连的低压固态储氢单元、初级固态储氢单元、中压固态储氢单元和高压固态储氢单元,相邻级固态储氢单元之间的氢气输送管道上均设置有氢气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固态储氢单元能够吸附和解吸附3~8MPa的氢气,所述初级固态储氢单元能够吸附和解吸附8~22Pa的氢气,所述中压固态储氢单元能够吸附和解吸附22~40Pa的氢气,所述高压固态储氢单元能够吸附和解吸附40~80Pa的氢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固态储氢单元、中压固态储氢单元和高压固态储氢单元的出口端分别与加氢装置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级循环流体单元包括循环流体储罐、循环泵和循环流体管道,所述循环流体储罐和循环泵通过穿过相对应级固态储氢单元的循环流体管道连接形成循环流体回路,所述循环流体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流体控制阀,所述循环流体储罐中储存有加热循环流体和冷却循环流体并且通过切换进出口实现对固态储氢单元的加热或冷却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固态储供氢的加氢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耿李有霞杨锦李维成张定海梁八林周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