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欣雨专利>正文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30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复合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包括第一金属壳体以及与第一金属壳体卡接的第二金属壳体,所述第一金属壳体内表壁焊接有第一塑料壳体,所述第二金属壳体内表壁焊接有第二塑料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延伸管远离第一金属壳体的一侧与缓冲垫贴合,实现了第一塑料壳体和第二塑料壳体之间的密封,避免接口漏水,由于斜垫块的斜面结构使得第二固定螺母卡住,实现了对于第一金属壳体与第二金属壳体之间的固定,同时由于采用了U形卡板与斜垫块之间的贴合,避免U形卡板和平面卡板之间松动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复合管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
技术介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是由钢管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两种管道复合而成,钢管作为外保护管,起保护内管作用并承受高压。内衬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耐磨防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现在在石油工业中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现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首先,接口处会出现漏水的问题,其次,安装时接口处的角度调节;最后,对于长时间使用后会松脱的问题;据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该复合管通过将延伸管插入到环形槽内,直到延伸管远离第一金属壳体的一侧与缓冲垫贴合后,由于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之间磁性相吸,使得防水塞和缓冲垫之间磁性吸合,在延伸管插入环形槽的过程中,防水塞在磁力作用下向缓冲垫滑动,随后被强行压回初始位置,使得防水塞与延伸管的内腔接触更紧密,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也使得第一塑料壳体和第二塑料壳体之间封住,避免管道接口处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接口处漏水和角度推荐以及松动滑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包括第一金属壳体以及与第一金属壳体卡接的第二金属壳体,所述第一金属壳体内表壁焊接有第一塑料壳体,所述第二金属壳体内表壁焊接有第二塑料壳体,所述第一金属壳体下端面开设有延伸管,并且延伸管内腔中滑动连接有防水塞,所述第二金属壳体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并且环形槽远离延伸管的一侧焊接有缓冲垫;所述防水塞一侧设置有一号磁铁;所述缓冲垫中间位置处嵌套有二号磁铁;所述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磁性相吸;所述第一金属壳体底部侧表壁焊接有斜垫块,且斜垫块远离中心轴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旋合齿,所述第二金属壳体顶部外表壁开设有第四旋合齿,且第四旋合齿旋合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工作时,在现有技术的使用中常常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例如接口处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导致复合管连接处的的压力失衡,容易导致爆裂,据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延伸管插入到环形槽内,直到延伸管远离第一金属壳体的一侧与缓冲垫贴合后,由于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之间磁性相吸,使得防水塞和缓冲垫之间磁性吸合,在延伸管插入环形槽的过程中,防水塞在磁力作用下向缓冲垫滑动,随后被强行压回初始位置,使得防水塞与延伸管的内腔接触更紧密,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也使得第一塑料壳体和第二塑料壳体之间封住,避免管道接口处漏水;同时将第一金属壳体和第二金属壳体之间转动到需要安装的角度,同时转动第二固定螺母向斜垫块方向转动,使得第二固定螺母与第一旋合齿旋合,同时由于斜垫块的斜面结构使得第二固定螺母卡住,使得第一金属壳体与第二金属壳体之间的角度固定,避免第一金属壳体与第二金属壳体之间的角度变化,进而实现接口处连接紧密,减少漏水的可能性,同时也避免l第一金属壳体与第二金属壳体之间的角度变化引起的接口松动。优选的,所述防水塞外侧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截面为V型结构;所述一号磁铁设置成环形且位于缓冲槽内部。工作时,防水塞在长时间受挤压过程,中间位置处容易鼓起开裂,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防水塞的外侧设置有的缓冲槽,在受冲击的过程中设有缓冲槽的位置处为最先受压缩的地方,从而预先发生变形,使得缓冲槽的两侧边被挤压贴合,在保证密封性能的同时,保证防水塞中部不会鼓起开裂,导致使用寿命降低,进一步降低了接口处漏水的可能性;而V型结构的缓冲槽能够在受压时更快的变形,提高缓冲效果和变形速度,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而将一号磁铁设置成环形且位于缓冲槽内部,可以使得防水塞受挤压时会将一号磁铁包裹住,从而对一号磁铁进行有效的防护,提高一号磁铁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一组等距分布的气孔。工作时,通过在缓冲垫上开设的气孔,从而使得在被延伸管端部挤压时,缓冲垫受挤压后向两侧延伸,气孔的设置为延伸的部分提供了空间,使得缓冲垫只会在延伸管的压力下变薄,而不会中部拱起导致与延伸管端部脱离,从而进一步提高接口处的密封性能,使得漏水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壳体的竖直截面呈三段折线形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壳体中间段结构竖直截面呈弧形,所述第二金属壳体的竖直截面呈三段折线形结构,所述第二金属壳体中间段结构竖直截面呈弧形。工作时,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接口处位置的角度不会轻易发生变化,从而提高接口处的稳定性,增强防漏水性能。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壳体水平端中心轴与倾斜端中心轴之间呈°夹角,所述第一金属壳体水平端与第二金属壳体水平端相平行,所述第一金属壳体远离第二金属壳体的一侧焊接有另一个第一金属壳体。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壳体水平端外表壁贴合有U形卡板,且U形卡板底端通过固定螺钉和第一固定螺母螺栓固定连接有平面卡板。工作时,通过固定螺钉和第一固定螺母之间的螺栓旋合连接,使得U形卡板和平面卡板之间固定连接,同时斜垫块与平面卡板之间贴合,使得U形卡板将第一金属壳体卡住,避免长时间固定后第一金属壳体与U形卡板松动导致滑落。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延伸管插入到环形槽内,直到延伸管远离第一金属壳体的一侧与缓冲垫贴合后,由于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之间磁性相吸,使得防水塞和缓冲垫之间磁性吸合,在延伸管插入环形槽的过程中,防水塞在磁力作用下向缓冲垫滑动,随后被强行压回初始位置,使得防水塞与延伸管的内腔接触更紧密,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也使得第一塑料壳体和第二塑料壳体之间封住,避免管道接口处漏水。2、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第一金属壳体和第二金属壳体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对于第一金属壳体与第二金属壳体之间的角度调整,又由于采用了第二固定螺母与第一旋合齿之间的旋合连接,同时由于斜垫块的斜面结构使得第二固定螺母卡住,实现了对于第一金属壳体与第二金属壳体之间的固定。3、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固定螺钉和第一固定螺母的螺纹旋合连接,实现了U形卡板和平面卡板之间的螺栓固定连接,又由于采用了U形卡板与斜垫块之间的贴合,避免U形卡板和平面卡板之间松动滑落。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防水塞的外侧设置有的缓冲槽,在受冲击的过程中设有缓冲槽的位置处为最先受压缩的地方,从而预先发生变形,使得缓冲槽的两侧边被挤压贴合,在保证密封性能的同时,保证防水塞中部不会鼓起开裂,导致使用寿命降低,进一步降低了接口处漏水的可能性;而V型结构的缓冲槽能够在受压时更快的变形,提高缓冲效果和变形速度,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而将一号磁铁设置成环形且位于缓冲槽内部,可以使得防水塞受挤压时会将一号磁铁包裹住,从而对一号磁铁进行有效的防护,提高一号磁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的主要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的A-A截面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水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包括第一金属壳体(4)以及与第一金属壳体(4)卡接的第二金属壳体(9),所述第一金属壳体(4)内表壁焊接有第一塑料壳体(10),所述第二金属壳体(9)内表壁焊接有第二塑料壳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壳体(4)下端面开设有延伸管(11),并且延伸管(11)内腔中滑动连接有防水塞(17),所述第二金属壳体(9)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18),并且环形槽(18)远离延伸管(11)的一侧焊接有缓冲垫(15);所述防水塞(17)一侧设置有一号磁铁(12);所述缓冲垫(15)中间位置处嵌套有二号磁铁(14);所述一号磁铁(12)和二号磁铁(14)磁性相吸;/n所述第一金属壳体(4)底部侧表壁焊接有斜垫块(1),且斜垫块(1)远离中心轴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旋合齿(7),所述第二金属壳体(9)顶部外表壁开设有第四旋合齿(13),且第四旋合齿(13)旋合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包括第一金属壳体(4)以及与第一金属壳体(4)卡接的第二金属壳体(9),所述第一金属壳体(4)内表壁焊接有第一塑料壳体(10),所述第二金属壳体(9)内表壁焊接有第二塑料壳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壳体(4)下端面开设有延伸管(11),并且延伸管(11)内腔中滑动连接有防水塞(17),所述第二金属壳体(9)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18),并且环形槽(18)远离延伸管(11)的一侧焊接有缓冲垫(15);所述防水塞(17)一侧设置有一号磁铁(12);所述缓冲垫(15)中间位置处嵌套有二号磁铁(14);所述一号磁铁(12)和二号磁铁(14)磁性相吸;
所述第一金属壳体(4)底部侧表壁焊接有斜垫块(1),且斜垫块(1)远离中心轴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旋合齿(7),所述第二金属壳体(9)顶部外表壁开设有第四旋合齿(13),且第四旋合齿(13)旋合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塞(17)外侧设置有缓冲槽(19);所述缓冲槽(19)的截面为V型结构;所述一号磁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欣雨唐贤律
申请(专利权)人:蒋欣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