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章平专利>正文

扣式防松螺母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27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扣式防松螺母套件,它包括螺母和底座,底座位于螺母下方,两者之间的靠近端面之一有凸台,另一个有凹槽与其对应配合,所述凹槽与一轴平面对称,凸台与凹槽形状相应,在径向方向略有偏离,外侧面与其本体螺母或底座的外侧面平齐,当两者都装配到螺杆上时,凸台可扣进凹槽之中,随着螺母的旋紧,凸台的一面与凹槽的一面接触并挤压使螺母轴线与底座轴线相对螺杆轴线在径线方向上向相反方向偏离。在安装螺母及松开螺母时只需用一普通工具扭动螺母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式防松螺母套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扣式防松螺母套件。
技术介绍
在螺母防松技术方面,比较典型的螺母是日本螺母制造商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防松螺母组件,由上、下两个螺母组成,其中一个有凸锥,另一个有凹锥,凸锥与凹锥之一设立有偏心,使用时两者相互配合拧紧后螺母间产生偏离,从而将螺杆抱紧达到不松动的目的,效果虽好,但需要用两个螺母,且对材料要求极高又要有良好的加工精度,成本也就大大提高,安装时也较麻烦,拧上第一个螺母的松紧度要把握精准,因为不是每个工件都要求越紧越好,太紧会对工件产生较大的应力及有害的作用,松了自不必说了。当第二个螺母上紧后,又不便再对第一螺母进行调节,总之用起来相对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母在防松技术上的不足问题,提供一种更简单、合理,可靠性更高,加工、安装简单的防松的螺母。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扣式防松螺母套件,它包括螺母和底座,底座位于螺母下方,两者之间的靠近端面之一有凸台,另一个有凹槽与其对应配合,凹槽与一轴平面对称,所谓轴平面是通过轴线的平面,凸台与凹槽形状相应,凹槽可以容纳凸台,在径向方向略有偏离,外侧面与其本体螺母或底座的外侧面平齐,如果凸台设在螺母上,外侧面则与螺母侧面平齐,当两者都装配到螺杆上时,凸台可扣进凹槽之中,随着螺母的旋紧,凸台的一面与凹槽的一面接触并挤压使螺母轴线与底座轴线相对螺杆轴线在径线方向上向相反方向偏离。凸台及凹槽可以是一对,也可以是多对沿径向方向分布的,凸台与凹槽的形状可以多种形式,两者中各自只要有一面相接触,旋紧时两面相互挤压并能使螺母与底座的轴线产生偏离即可,另外凹槽或凸台也可处于侧端,不跨越轴孔或螺纹孔,即它们的中间不间断,凸台外侧面与其本体螺母或底座的外侧面平齐,凸台如果设在螺母上,则与螺母外侧面一致,如在底座上则与底座外侧面一致,这样总体外观美观。一实例,在加工与安装比较容易的是凹槽在底座的上端面,截面是直角梯形,且为径向方向穿越底座轴孔的通槽,两端形状对称,所述凸台在螺母的下端面与凹槽形状相应,两者在螺母径向方向略有偏离。凸台斜面与凹槽斜面相对应,随着螺母的旋紧,两斜面接触并相互挤压使螺母轴线与底座轴线相对螺杆轴线径向向相反方向偏离。凸台斜面与凹槽斜面均为平面与各自轴线夹角为30°至70°,角度太小,要求底座越长,角度太大,要求扭紧旋力也越大,可取45°比较适中。螺母在开始旋紧或旋松时,凸台沿旋转方向与靠近凹槽的面,可带动底座跟随旋动,这样只一把通用扳手即能完成安装与缷载。螺母与底座的凸台与凹槽正扣在一起时,底座轴孔完整平齐一致,轴孔径比螺母螺纹孔弱大,底座轴孔与凸台共同构建平齐的环形孔,内面不含螺纹线,因此在未旋紧螺母之前不对螺杆产生阻碍。螺母与底座的凸台与凹槽正扣在一起时,侧面完整平齐一致。螺母下端面与底座的上端面为垂直各自轴线的平面。一特例中,凹槽在底座的上端面,截面是直角梯形,且为径向方向穿越底座轴孔的通槽,两端形状对称,所述凸台截面是圆形部分,包含的弧线形成一个弧面对应凹槽斜面。附图说明为了更明确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附图描述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母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外观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母与底座装配后两者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母、底座、工件(此处未画出)、螺栓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向剖面示意图。各部件标记:螺母1、螺母下端面11、螺纹孔12、凸台13、凸台前直面132、凸台前斜面131、凸台后直面134、凸台后斜面133、底座2、底座上端面21、底座轴孔22、凹槽23、凹槽前直面232、凹槽前斜面231、凹槽后直面234、凹槽后斜面233、螺栓3、螺杆31、螺母左侧松开区313、螺母右侧挤紧区311、底座左侧挤紧区314、底座右侧松开区312、螺母轴线P、螺杆轴线O、底座轴线Q、剖切向A。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说明性实施例的描述旨在结合附图进行阅读,附图将作为整个书面描述的一部分。在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包括权利要求书部分),对零件的方向或定向的任何引用或称谓只是为了描述的方便,而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例如,含有上、下、左、右、内、外、远、近等的相对性术语应理解为是指上述描述附图中的处向。如图1至5,扣式防松螺母套件,它包括螺母1和底座2,底座2位于螺母1下方,两者之间的靠近端面之一有凸台13,另一个有凹槽23与其对应配合,所述凹槽23与一轴平面对称,见图2,凸台13与凹槽23形状相应,在径向方向略有偏离,见图3,外侧面与其本体螺母1或底座2的外侧面平齐,当两者都装配到螺栓3的螺杆31上时,凸台13可扣进凹槽23之中,随着螺母1的旋紧,凸台13的一面与凹槽23的一面接触并挤压使螺母轴线P与底座轴线Q相对螺杆轴线O在径线方向上向相反方向偏离,见图3至图5。一实例,在加工与安装比较容易的是凹槽23在底座上端面21,截面是直角梯形,且为径向方向穿越底座轴孔22的通槽,由于跨越轴孔22,使得凹槽23中部断开,但两端形状对称,所述凸台13与凹槽23类似,在螺母下端面11的凸台13与凹槽23形状相应,两者在螺母1径向方向略有偏离,见图3。凸台斜面包括凸台前斜面131和凸台后斜面133分别与凹槽前斜面231和凹槽后斜面233相对应,随着螺母1的旋紧,两斜面接触并相互挤压使螺母轴线P与底座轴线Q相对螺杆轴线O径向向相反方向偏离,见图3的箭头方向。其中凸台前斜面131与凹槽前斜面231相挤压,凸台后斜面131与凹槽后斜面231相挤压,见图4及图5。见图5,由于斜槽的相互挤压形成螺母左侧松开区313、螺母右侧挤紧区311、底座左侧挤紧区314、底座右侧松开区312。相当于底座左侧挤紧区314与螺母右侧挤紧区311把螺杆13抱死,此时的螺母1不会松动。凸台斜面包括凸台前斜面131和凸台后斜面133与凹槽斜面的凹槽前斜面231和凹槽后斜面233相对应均为平面与各自轴线夹角为30°至70°。螺母1在开始旋紧或旋松时,凸台13沿旋转方向与靠近凹槽23的面,可带动底座跟随旋动。在顺时针的螺杆31螺纹上,旋紧螺母1时,凸台前直面132推动凹槽前直面232使螺母1带动底座2顺时针转动,松开螺母1时,反时针旋动螺母1,凸台后直面134推动凹槽后直面234反时针转动,因此,在安装螺母1及松开螺母1时只需用一普通工具扭动螺母1即可。螺母1与底座2的凸台13与凹槽23正扣在一起时,底座轴孔22完整平齐一致,孔径比螺母螺纹孔12弱大,便于安装。螺母1与底座的凸台13与凹槽23正扣在一起时,侧面完整平齐一致。螺母1下端面与底座2的上端面为垂直各自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式防松螺母套件,包括螺母和底座,底座位于螺母下方,两者之间的靠近端面之一有凸台,另一个有凹槽与其对应配合,所述凹槽与一轴平面对称,凸台与凹槽形状相应,在径向方向略有偏离,当两者都装配到螺杆上时,凸台可扣进凹槽之中,随着螺母的旋紧,凸台的一面与凹槽的一面接触并挤压使螺母轴线与底座轴线相对螺杆轴线在径线方向上向相反方向偏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防松螺母套件,包括螺母和底座,底座位于螺母下方,两者之间的靠近端面之一有凸台,另一个有凹槽与其对应配合,所述凹槽与一轴平面对称,凸台与凹槽形状相应,在径向方向略有偏离,当两者都装配到螺杆上时,凸台可扣进凹槽之中,随着螺母的旋紧,凸台的一面与凹槽的一面接触并挤压使螺母轴线与底座轴线相对螺杆轴线在径线方向上向相反方向偏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防松螺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底座的上端面,截面是直角梯形,且为径向方向穿越底座轴孔的通槽,两端形状对称,所述凸台在螺母的下端面与凹槽形状相应,两者在螺母径向方向略有偏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式防松螺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斜面与凹槽斜面相对应,随着螺母的旋紧,两斜面接触并相互挤压使螺母轴线与底座轴线相对螺杆轴线径向向相反方向偏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式防松螺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斜面与凹槽斜面均为平面与各自轴线夹角为30°至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章平
申请(专利权)人:罗章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