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27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一种锁固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防水环以及锁固件。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承接面、相对于第一承接面的第二承接面以及穿过第一承接面与第二承接面的开孔。第二壳体具有面向第二承接面的第三承接面,且第二壳体包含凹陷于第三承接面的固定孔。固定孔的直径小于开孔的直径。防水环夹设于第二承接面与第三承接面之间。锁固件穿过第一壳体的开孔、防水环与固定孔以锁附于第二壳体。锁固件具有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抵接第一承接面。第二抵接面穿过开孔以抵接第三承接面,使该防水环受压力于该第二承接面与该第三承接面之间。借此,防水环可阻断水气自壳体外部经由锁附机构而侵入壳体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固机构
本揭示内容是有关于一种锁固机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防水功能的锁固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行动装置的日益普及,多元化的应用也驱使着厂商不断地提升行动装置对于不同使用情境的耐受性能。举例来说,可搭载智慧型手机的水下拍摄模组、野外定位用的手持式导航装置、抑或是贴身使用的体征监测装置(例如:监测心率的运动手环),都需具有不同等级的防水性能。为了达到防水功效,此类电子装置在壳体的接缝处与锁附处都需设有额外的防水结构。其中针对壳体锁附处的防水设计,例如:在壳体的锁附过程中,透过螺丝将套设于其上的防水环紧迫于壳体与螺丝头之间并固定,可阻挡外部水气经由壳体的锁孔而侵入壳体内部。然而,在螺丝锁入螺孔的过程中,螺丝的旋转扭力易造成防水环在螺丝头的挤压下受力不均而变形,且防水环容易因螺丝头的过度挤压而破裂,造成防水性能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防水性能极佳的锁固机构。本揭示内容的锁固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防水环以及锁固件。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承接面、相对于第一承接面的第二承接面以及穿过第一承接面与第二承接面的开孔。第二壳体具有面向第二承接面的第三承接面,且第二壳体包含凹陷于第三承接面的固定孔。固定孔的直径小于开孔的直径。防水环夹设于第二承接面与第三承接面之间。锁固件穿过第一壳体的开孔、防水环与固定孔以锁附于第二壳体。锁固件具有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抵接第一承接面。第二抵接面穿过开孔以抵接第三承接面,使该防水环受压力于该第二承接面与该第三承接面之间。根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第一承接面与第二承接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且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根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锁固件包括位于开孔外的一限位部、穿过开孔与防水环的一定位部以及一固定部,且定位部位于限位部与固定部之间,其中限位部具有第一抵接面,且定位部具有第二抵接面,固定部自第三承接面锁入第二壳体的固定孔。根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固定部具有一长度,且固定孔具有一深度,固定孔的深度大于固定部的长度。根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限位部具有一第一外径,定位部具有一第二外径,且固定部具有一第三外径,第一外径大于第二外径,且第二外径大于第三外径。根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锁固机构还包括与防水环配合的一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二承接面与第三承接面的其中至少一者。根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定位凹部,且防水环的至少部分位在至少一定位凹部内。根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定位凸起,且防水环设置在至少一定位凸起与锁固件之间。根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防水环具有一初始厚度,且夹设于第二承接面与第三承接面之间的防水环具有一压缩厚度,压缩厚度小于初始厚度。根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第二间距与第一间距的差值等于压缩厚度。根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第一壳体还具有一凹槽,第一承接面为凹槽的底面,且锁固件的局部位于凹槽内。基于上述,在本揭示内容一实施例的锁固机构中,夹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防水环可阻断水气自壳体外部经由锁附机构而侵入壳体内部,且在第一壳体锁附于第二壳体的过程中,锁固件透过第一壳体的承接面挤压防水环,可提升防水环在挤压下的受力均匀性。另一方面,通过锁固件与第二壳体的抵接关系,可避免防水环因壳体的过度挤压而破裂,致使防水性能失效。为让本揭示内容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揭示内容一实施例的锁固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揭示内容一实施例的锁固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揭示内容另一实施例的锁固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揭示内容又一实施例的锁固机构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10A、10B:锁固机构100、100A、100B:第一壳体100a:开孔101:第一承接面102:第二承接面102a、203a:定位凹部105:凹槽110、220:定位凸起200、200A、200B:第二壳体203:第三承接面210:凸柱215:固定孔300:防水环350:锁固件350a:第一抵接面350b:第二抵接面351:限位部352:定位部353:固定部D:深度d1:第一间距d2:第二间距DA1:第一外径DA2:第二外径DA3:第三外径L:长度P1、P2:定位结构t0:初始厚度t1:压缩厚度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揭示内容一实施例的锁固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揭示内容一实施例的锁固机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及图2,锁固机构10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防水环300与锁固件350,其中防水环300夹设于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之间,且锁固件350穿过第一壳体100与防水环300,以锁附于第二壳体200。特别一提的是,锁固机构10可应用在例如智慧型手机、水下摄影机、运动手环、或其他需具备防水性能的电子装置上。举例来说,采用锁固机构10的智慧型手机,其第一壳体100例如是前盖,第二壳体200例如是背盖,而两壳体之间的容置空间可设有显示模组、系统板与电池模组,其中锁固机构10可透过防水环300的设置阻隔水气自壳体外部经由壳体的锁附机构侵入上述设有电子元件的容置空间,进而影响智慧型手机的操作电性。进一步而言,第一壳体100具有第一承接面101、相对于第一承接面101的第二承接面102以及穿过第一承接面101与第二承接面102的开孔100a,其中锁固件350穿设于开孔100a,且第一承接面101抵接锁固件350的局部,第二承接面102抵接防水环300。举例来说,第一壳体100可选择性地具有凹槽105,其中第一承接面101为凹槽105的底面,且锁固件350的局部可位于凹槽105内,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更进一步而言,锁固件350具有第一抵接面350a,且在锁固件350锁附于第二壳体200的过程中,锁固件350透过第一抵接面350a与第一承载面101的抵接关系将第一壳体100与防水环300紧迫于第二壳体200。另一方面,第二壳体200具有面向第二承接面102的第三承接面203与凹陷于第三承接面203的固定孔215,其中第三承接面203抵接防水环300,第一壳体100的开孔100a暴露出第三承接面203的局部与固定孔215,且锁固件350穿过第一壳体100的开孔100a、防水环300与固定孔215以锁附于第二壳体200,。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孔215的直径小于开孔100a的直径。特别说明的是,在锁固件350锁附于第二壳体200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00的第二承接面102透过第一承接面101与第一抵接面350a的抵接关系而被带动挤压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承接面、相对于该第一承接面的一第二承接面以及穿过该第一承接面与该第二承接面的一开孔;/n一第二壳体,具有面向该第二承接面的一第三承接面,且该第二壳体包含凹陷于该第三承接面的一固定孔,该固定孔的直径小于该开孔的直径;/n一防水环,夹设于该第二承接面与该第三承接面之间;以及/n一锁固件,穿过该第一壳体的该开孔、该防水环与该固定孔以锁附于该第二壳体,该锁固件具有一第一抵接面与一第二抵接面,该第一抵接面抵接该第一承接面,且该第二抵接面穿过该开孔以抵接该第三承接面,使该防水环受压力于该第二承接面与该第三承接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8 TW 1081079141.一种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承接面、相对于该第一承接面的一第二承接面以及穿过该第一承接面与该第二承接面的一开孔;
一第二壳体,具有面向该第二承接面的一第三承接面,且该第二壳体包含凹陷于该第三承接面的一固定孔,该固定孔的直径小于该开孔的直径;
一防水环,夹设于该第二承接面与该第三承接面之间;以及
一锁固件,穿过该第一壳体的该开孔、该防水环与该固定孔以锁附于该第二壳体,该锁固件具有一第一抵接面与一第二抵接面,该第一抵接面抵接该第一承接面,且该第二抵接面穿过该开孔以抵接该第三承接面,使该防水环受压力于该第二承接面与该第三承接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承接面与该第二承接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该第一抵接面与该第二抵接面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且该第一间距小于该第二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锁固件包括位于该开孔外的一限位部、穿过该开孔与该防水环的一定位部以及一固定部,且该定位部位于该限位部与该固定部之间,其中该限位部具有该第一抵接面,且该定位部具有该第二抵接面,该固定部自该第三承接面锁入该第二壳体的该固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固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钧棠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