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尿素上料加注搅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3173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尿素上料加注搅拌系统,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通过搅拌轴设置有搅拌叶,罐体的内腔侧壁从上到下设置有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罐体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空心的立柱,立柱的左右侧壁开设有上通孔和下通孔,立柱的前后侧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罐体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挡光带,挡光带的底部设置有浮球,挡光带和浮球均位于立柱的内腔,挡光带的底部前后端设置有卡球,罐体的左侧壁设置有上指示灯和下指示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对车用尿素溶液进行搅拌而产生的液面流动的情况下,对液面高度进行监控,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尿素上料加注搅拌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用尿素上料加注搅拌
,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尿素上料加注搅拌系统。
技术介绍
车用尿素是以尿素和纯水混合的尿素水溶液,随着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推出和实行,对于重型卡车、客车等柴油车在尾气的排放上符合要求,需要使用合适的SCR系统,即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对柴油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经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还原成氮气和水,是柴油车的尾气排放满足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因此车用尿素得到广泛的普及,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车用尿素上料加注搅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尿素上料加注搅拌系统,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在对车用尿素溶液进行搅拌而产生的液面流动的情况下,对液面高度进行监控,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尿素上料加注搅拌系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底部伸入罐体的内腔,所述搅拌轴伸入罐体的外壁设置有搅拌叶,所述罐体的内腔侧壁从上到下设置有第一光电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尿素上料加注搅拌系统,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2),所述搅拌电机(2)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搅拌轴(3),且搅拌轴(3)的底部伸入罐体(1)的内腔,所述搅拌轴(3)伸入罐体(1)的外壁设置有搅拌叶(4),所述罐体(1)的内腔侧壁从上到下设置有第一光电开关(5)和第二光电开关(6),所述罐体(1)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空心的立柱(7),且立柱(7)位于罐体(1)与搅拌叶(4)旋转覆盖范围之间,所述立柱(7)的左右侧壁开设有上通孔(8)和下通孔(9),且第一光电开关(5)和第二光电开关(6)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贯穿上通孔(8)和下通孔(9),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尿素上料加注搅拌系统,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2),所述搅拌电机(2)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搅拌轴(3),且搅拌轴(3)的底部伸入罐体(1)的内腔,所述搅拌轴(3)伸入罐体(1)的外壁设置有搅拌叶(4),所述罐体(1)的内腔侧壁从上到下设置有第一光电开关(5)和第二光电开关(6),所述罐体(1)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空心的立柱(7),且立柱(7)位于罐体(1)与搅拌叶(4)旋转覆盖范围之间,所述立柱(7)的左右侧壁开设有上通孔(8)和下通孔(9),且第一光电开关(5)和第二光电开关(6)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贯穿上通孔(8)和下通孔(9),所述立柱(7)的前后侧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罐体(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挡光带(11),所述挡光带(11)的底部设置有浮球(12),所述挡光带(11)和浮球(12)均位于立柱(7)的内腔,所述挡光带(11)的底部前后端设置有卡球(13),且卡球(13)位于限位槽(10)的内腔,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4),所述进料管(1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5),所述罐体(1)的左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6),所述出料管(1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7),所述罐体(1)的左侧壁设置有上指示灯(18)和下指示灯(19),所述第一光电开关(5)的输出端与第一阀门(15)和上指示灯(18)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光电开关(6)的输出端与下指示灯(19)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立峰张冠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尚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