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护坡,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建筑结构,能够引流排水,减少水土流失。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带有绿色植物的生态型护坡被广泛的应用到农田水利、市政建设以及旅游景区之中。这种护坡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有技术中,实现这种生态型护坡一般通过在护坡上设置数个隔框,在每个隔框之中填充耕植土壤,种植植物。这种方法能够增加护坡的美观程度,但是在植物根系尚未扎实,或河中水流湍急时,种植植物的土壤极容易被水冲走,造成护坡的损坏;并且由于种植植物的土壤与护坡基体相连通,雨水极容易通过种植植物的土壤渗透进护坡基体中,从而影响护坡基体的结构稳固性,另一方面,现在有些护坡结构会在护坡底端与水流交接的高度种植水生植物,但是由于不同的季节水流的高度也不相同,在枯水期,水流水位较低,护坡底端种植的水生植物极容易因缺水而干枯死亡,增大了护坡的维护成本,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护坡结构来解决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包括护坡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基体表面铺设有固化层,固化层表面铺设有防水层,护坡基体顶端设置有聚水池,护坡基体侧面呈倾斜状且护坡基体侧面设置有植物围栏,聚水池、植物围栏底端均固定连接在防水层表面;所述植物围栏呈矩形板状,植物围栏顶端与聚水池前侧壁固定连接,植物围栏上设置有若干个纵向贯穿植物围栏的种植通孔和水养通孔,若干个种植通孔呈矩阵状设置在植物围栏靠近聚水池的一端,若干个水养通孔呈矩阵状设置在植物围栏靠近护坡基体底端的一端,左、右相邻的水养通孔之间设置有流通孔;所述植物围栏两侧均设置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的顶端与设置在聚水池前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包括护坡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基体表面铺设有固化层,固化层表面铺设有防水层,护坡基体顶端设置有聚水池,护坡基体侧面呈倾斜状且护坡基体侧面设置有植物围栏,聚水池、植物围栏底端均固定连接在防水层表面;所述植物围栏呈矩形板状,植物围栏顶端与聚水池前侧壁固定连接,植物围栏上设置有若干个纵向贯穿植物围栏的种植通孔和水养通孔,若干个种植通孔呈矩阵状设置在植物围栏靠近聚水池的一端,若干个水养通孔呈矩阵状设置在植物围栏靠近护坡基体底端的一端,左、右相邻的水养通孔之间设置有流通孔;所述植物围栏两侧均设置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的顶端与设置在聚水池前侧壁上的放水口相连通,过水通道的底端与水养通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通孔有四排且四排种植通孔依次由高到低排列在护坡基体侧面上方,种植通孔内设置有种植土,种植土上方设置有反滤层;反滤层中心位置设置有避让通孔,反滤层外周与种植通孔内侧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层为高密度滤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养通孔有三排且三排水养通孔依次由高到低排列在护坡基体侧面上方,最上排的水养通孔位于最下排的种植通孔下端;每一排的相邻水养通孔之间设置有流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天华,杨辉,张磊,马宏亮,时永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