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08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箱,属于活性炭箱的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本体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下端贯穿本体并延伸至内侧固定连接有盛装管,盛装管的下侧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与本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盛装管的底侧贯通连接有滚轴,等盛装管和盛装腔内部都装满活性炭使,废气会被盛装管和盛装腔内的活性炭吸收,其中可以旋转握把可以旋转盛装管的角度,使盛装管内的活性炭不止只是一个面对着进料口排出的废气,可以多角度的吸附废气,从而最大限度的使用活性炭,当需要更换活性炭时,向右移动拉板,活性炭便会从盛装管和盛装腔流出,通过卸料口排出,排出完毕后插入拉板,可以通过进料口装入新的活性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箱
本技术属于活性炭箱的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箱。
技术介绍
根据专利CN208852641U中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箱,该箱具有将活性炭芯设置于抽屉中,这样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活性炭芯进行更换;利用角铁和滚轮的设置,方便了抽屉在箱体内进行顺畅稳定地滑动;伸缩弹簧一设置于抽屉和箱体的内壁之间,其能够推动抽屉向箱体外弹出,从而也就有利于提高对活性炭芯的更换;卡接结构能够使抽屉与开口之间形成比较牢固的且可拆卸的连接,从而有利于保证抽屉在箱体内时能够处于稳定的状态的优点,但是在更换活性炭时还需要人工推动抽屉,然后取出活性炭然后在填充,大大浪费时间,且位于抽屉底侧的活性炭不能完全吸附废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箱,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端贯穿所述本体并延伸至内侧固定连接有盛装管,所述盛装管的下侧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与所述本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盛装管的底侧贯通连接有滚轴,所述盛装管通过所述滚轴与所述承重板贯通连接,所述承重板的下侧设置有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滑槽内活动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与所述承重板之间设置有盛装腔,所述拉板下侧设置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开设在所述本体的底侧,所述本体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本体的右侧开设有排气口,且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握把。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的数量为四组,且在所述本体的上侧均匀排列。进一步的,所述盛装管与所述承重板上均设置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盛装管为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进一步的,所述本体截面呈六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有进料口,且盛装管和承重板为中空结构,这样的设置可以让活性炭通过盛装管落入承重板内的盛装腔中,拉动拉板时,活性炭会通过卸料口排出,这样的设置便于更换活性炭;盛装管与承重板内通过滚轴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旋转握把旋转盛装管的方向,可以使盛装管内的活性炭均匀的吸附各个方向的废气。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左侧视图。图中:1本体、2盛装管、3握把、4进料口、5进气口、6盛装腔、7拉板、8支撑柱、9滚轴、10卸料口、11排气口、12通孔、13滑槽、14承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箱,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4,进料口4下端贯穿本体1并延伸至内侧固定连接有盛装管2,盛装管2的下侧设置有承重板14,承重板14与本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盛装管2的底侧贯通连接有滚轴9,盛装管2通过滚轴9与承重板14贯通连接,承重板14的下侧设置有对称的滑槽13,滑槽13开设在本体1上,滑槽13内活动连接有拉板7,拉板7与承重板14之间设置有盛装腔6,拉板7下侧设置有卸料口10,卸料口10开设在本体1的底侧,本体1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5,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排气口11,且位置相对应。根据图1所示,进料口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握把3,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旋转握把3旋转盛装管2,使盛装罐2不止只是一面对着进气口5,这样可以均匀的吸附废气。根据图1所示,进料口4的数量为四组,且在本体1的上侧均匀排列。根据图1所示,盛装管2与承重板14上均设置有通孔12,可以让废气进入通孔12,然后盛装管2就可以吸附本体1内部的废气。根据图1所示,盛装管2为中空结,这样的设置可以装有活性炭。根据图1所示,本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根据图1所示,本体1截面呈六边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活性炭箱时,使本体1的进气口5外接排出的废气,然后往进料口4倒入活性炭,活性炭会通过进料口4落入盛装管2中,然后落入盛装腔6中,等盛装管2和盛装腔6内部都装满活性炭时,废气会被盛装管2和盛装腔6内的活性炭吸收,然后通过排气口11排出,其中可以旋转握把3可以旋转盛装管2的角度,使盛装管2内的活性炭不止只是一个面对着进料口4排出的废气,可以多角度的吸附废气,从而最大限度的使用活性炭,当需要更换活性炭时,向右移动拉板7,活性炭便会从盛装管2和盛装腔6流出,通过卸料口10排出,排出完毕后插入拉板7,可以通过进料口4装入新的活性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箱,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下端贯穿所述本体(1)并延伸至内侧固定连接有盛装管(2),所述盛装管(2)的下侧设置有承重板(14),所述承重板(14)与所述本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盛装管(2)的底侧贯通连接有滚轴(9),所述盛装管(2)通过所述滚轴(9)与所述承重板(14)贯通连接,所述承重板(14)的下侧设置有对称的滑槽(13),所述滑槽(13)开设在所述本体(1)上,所述滑槽(13)内活动连接有拉板(7),所述拉板(7)与所述承重板(14)之间设置有盛装腔(6),所述拉板(7)下侧设置有卸料口(10),所述卸料口(10)开设在所述本体(1)的底侧,所述本体(1)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5),所述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排气口(11),且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箱,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下端贯穿所述本体(1)并延伸至内侧固定连接有盛装管(2),所述盛装管(2)的下侧设置有承重板(14),所述承重板(14)与所述本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盛装管(2)的底侧贯通连接有滚轴(9),所述盛装管(2)通过所述滚轴(9)与所述承重板(14)贯通连接,所述承重板(14)的下侧设置有对称的滑槽(13),所述滑槽(13)开设在所述本体(1)上,所述滑槽(13)内活动连接有拉板(7),所述拉板(7)与所述承重板(14)之间设置有盛装腔(6),所述拉板(7)下侧设置有卸料口(10),所述卸料口(10)开设在所述本体(1)的底侧,所述本体(1)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5),所述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排气口(11),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怡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