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295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包括陶瓷基底和发热涂层,所述发热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铁粉15~30份、石墨烯粉10~25份、氧化银10~25份、纳米二氧化硅7~20份、纳米氧化铝7~20份、稀土5~15份、透闪石3~10份、绿镁镍石3~10份、麦饭石3~10份、乙基纤维素10~25份、粘合剂7~15份、松油醇8~15份和二苯醚6~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陶瓷基底发热涂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工作稳定性高,涂覆均匀的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基底发热涂层材料
,具体是指一种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陶瓷常被用作发热体的基底材料,为提高陶瓷基底发热体的热性能,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法是将发热浆料涂覆在陶瓷基底上,避免了发热涂层在空气对流辐射上所带来的低辐射效率,但是现有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因界面结合力弱,容易造成涂层在工作过程中,特别是急速升温急速降温情况下,涂层脱落,影响发热体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作稳定性高,涂覆均匀的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包括陶瓷基底和发热涂层,所述发热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铁粉15~30份、石墨烯粉10~25份、氧化银10~25份、纳米二氧化硅7~20份、纳米氧化铝7~20份、稀土5~15份、透闪石3~10份、绿镁镍石3~10份、麦饭石3~10份、乙基纤维素10~25份、粘合剂7~15份、松油醇8~15份和二苯醚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基底和发热涂层,所述发热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铁粉15~30份、石墨烯粉10~25份、氧化银10~25份、纳米二氧化硅7~20份、纳米氧化铝7~20份、稀土5~15份、透闪石3~10份、绿镁镍石3~10份、麦饭石3~10份、乙基纤维素10~25份、粘合剂7~15份、松油醇8~15份和二苯醚6~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基底和发热涂层,所述发热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铁粉15~30份、石墨烯粉10~25份、氧化银10~25份、纳米二氧化硅7~20份、纳米氧化铝7~20份、稀土5~15份、透闪石3~10份、绿镁镍石3~10份、麦饭石3~10份、乙基纤维素10~25份、粘合剂7~15份、松油醇8~15份和二苯醚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铁粉15份、石墨烯粉10份、氧化银10份、纳米二氧化硅7份、纳米氧化铝7份、稀土5份、透闪石3份、绿镁镍石3份、麦饭石3份、乙基纤维素10份、粘合剂7份、松油醇8份和二苯醚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铁粉22份、石墨烯粉17份、氧化银17份、纳米二氧化硅13份、纳米氧化铝13份、稀土10份、透闪石6份、绿镁镍石6份、麦饭石6份、乙基纤维素17份、粘合剂11份、松油醇11份和二苯醚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铁粉30份、石墨烯粉25份、氧化银25份、纳米二氧化硅20份、纳米氧化铝20份、稀土15份、透闪石10份、绿镁镍石10份、麦饭石10份、乙基纤维素25份、粘合剂15份、松油醇15份和二苯醚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基底用发热涂层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吴慎将周文炳邱锦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日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