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自组装抗菌海绵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923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位自组装抗菌海绵的制备工艺,具体工艺为:将可溶性金属盐、弱碱及分散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含金属0.05‑0.1mol的水溶液;将金属水溶液在剧烈搅拌下逐渐加到聚合多元醇中,在120‑170℃下反应20‑90min,得到含纳米金属氧化物的聚合多元醇;将上述含纳米金属氧化物的聚合多元醇10‑15份与海绵发泡原料一起加入到原料釜中搅拌均匀,按照常规海绵发泡工艺流程操作就可得到抗菌海绵。通过在发泡交联前多元醇中原位自组装纳米金属氧化物,保证了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小粒径及在海绵原料中的分散性,不影响后续发泡效果,同时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半导体催化作用使得海绵发泡时形成多孔效应,增加了海绵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自组装抗菌海绵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海绵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自组装抗菌海绵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聚氨酯海绵作为一种家用和工业用材料,因其轻便型、柔软性、回弹性、价格便宜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但是长期使用后海绵容易滋生细菌且不易清洗清除,从而容易导致细菌引起的皮肤问题。抗菌海绵的开发由来已久,大多数都是在海绵发泡前将有机抗菌剂或纳米无机抗菌剂与发泡的原料进行混合然后一起发泡成型,如2016107882469一种高弹性抗菌除臭海绵,该专利技术将茶多酚、蕲艾粉组成的抗菌剂的加入使得海绵获得良好的抗菌性能,从而实现防臭除臭的目的。2016107847272一种透气型抗菌海绵的制作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聚乙烯、硫化活化剂、填充剂、发泡剂与抗菌剂的加入,能够疏松多孔的海绵易滋生细菌的问题有效的解决。2016105277611一种光触媒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海绵及其生产工艺,该专利技术将光触媒纳米二氧化钛和发泡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搅拌均匀进行发泡。2007100086233一种纳米抗菌海绵及其加工工艺,该专利技术将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自组装抗菌海绵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海绵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可溶性金属盐、弱碱及分散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含金属0.05-0.1mol的水溶液;将金属水溶液在剧烈搅拌下逐渐加到聚合多元醇中,在120-170℃下反应20-90min,得到含纳米金属氧化物的聚合多元醇;将上述含纳米金属氧化物的聚合多元醇10-15份与海绵发泡原料一起加入到原料釜中搅拌均匀,然后按照常规海绵发泡工艺流程操作就可得到抗菌海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自组装抗菌海绵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海绵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可溶性金属盐、弱碱及分散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含金属0.05-0.1mol的水溶液;将金属水溶液在剧烈搅拌下逐渐加到聚合多元醇中,在120-170℃下反应20-90min,得到含纳米金属氧化物的聚合多元醇;将上述含纳米金属氧化物的聚合多元醇10-15份与海绵发泡原料一起加入到原料釜中搅拌均匀,然后按照常规海绵发泡工艺流程操作就可得到抗菌海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自组装抗菌海绵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溶性金属盐是在弱碱中加热可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金属锌、铜、镁、钙、钛、铝、锆的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自组装抗菌海绵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弱碱为尿素、氨水、碳酸氢钠、碳酸钠、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自组装抗菌海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敏王作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纳盾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美纳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