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辉专利>正文

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86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包括转管、曲臂一和吊杆,所述转管一侧壁上连接有所述曲臂一,所述曲臂一下端中部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曲臂一一端连接有曲臂二,所述曲臂二下端设置有所述吊杆,所述吊杆下端连接有电加热套,所述曲臂一与所述转管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照明灯与所述曲臂一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曲臂一与所述曲臂二滑动连接,所述吊杆与所述曲臂二插接,所述电加热套与所述曲臂二通过螺钉连接。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曲臂一、曲臂二、吊杆和电加热套,能够对点滴瓶进行加热,使点滴流速快,避免患者出现肢体发冷,血液循环流畅,满足输液辅助架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
本技术涉及输液架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
技术介绍
输液(Infusion),或大容量注射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它是注射剂的一个分支,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目前,现有的输液辅助用支架大多数患者在冬季输液时,由于挂瓶内的点滴温度低,导致点滴流速慢,造成患者肢体发冷,血液循环不流畅,不能满足输液辅助架使用的需求,其次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繁忙,不能同时对患者进行消毒和输液,降低了输液辅助架使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解决了现有的输液辅助用支架,由于挂瓶内的点滴温度低,导致点滴流速慢,造成患者肢体发冷,血液循环不流畅,不能满足输液辅助架使用需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包括转管、曲臂一和吊杆,所述转管一侧壁上连接有所述曲臂一,所述曲臂一下端中部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曲臂一一端连接有曲臂二,所述曲臂二下端设置有所述吊杆,所述吊杆下端连接有电加热套,所述曲臂一与所述转管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照明灯与所述曲臂一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曲臂一与所述曲臂二滑动连接,所述吊杆与所述曲臂二插接,所述电加热套与所述曲臂二通过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管下端连接有立管二,所述立管二下端设置有立管一。<br>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立管一能够使所述立管二上下滑动,对输液架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立管一一侧壁上设置有锁紧螺丝,所述立管一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消毒盒,所述立管一下端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座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个数为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万向轮能够方便对输液架进行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立管二与所述转管转动连接,所述立管二与所述立管一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所述立管二能够灵活滑动。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丝与所述立管一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消毒盒与所述立管一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消毒盒方便对患者在输液前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输液辅助架的使用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立管一贯穿所述底盘,所述立管一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底座能够使输液架平稳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槽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蓄电池能够够方便对输液架提供电源。(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输液辅助用支架大多数患者在冬季输液时,由于挂瓶内的点滴温度低,导致点滴流速慢,造成患者肢体发冷,血液循环不流畅,不能满足输液辅助架使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曲臂一、曲臂二、吊杆和电加热套,能够对点滴瓶进行加热,使点滴流速快,避免患者出现肢体发冷,血液循环流畅,满足输液辅助架使用的需求。2、为解决现有的输液辅助用支架患者在输液前要经过消毒处理,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繁忙,不能同时对患者进行消毒和输液,降低了输液辅助架使用效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立管一和消毒盒,能够方便对患者在输液前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输液辅助架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中底座的内部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转管;2、曲臂一;3、照明灯;4、曲臂二;5、吊杆;6、电加热套;7、立管二;8、立管一;9、锁紧螺丝;10、消毒盒;11、底盘;12、底座;13、蓄电池;14、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包括转管1、曲臂一2和吊杆5,转管1一侧壁上连接有曲臂一2,曲臂一2下端中部设置有照明灯3,曲臂一2一端连接有曲臂二4,曲臂二4下端设置有吊杆5,吊杆5下端连接有电加热套6,转管1下端连接有立管二7,立管二7下端设置有立管一8,通过立管一8能够使立管二7上下滑动,对输液架高度进行调节,立管一8一侧壁上设置有锁紧螺丝9,立管一8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消毒盒10,立管一8下端设置有底盘11,底盘11下端设置有底座12,底座12内设置有蓄电池13,底座12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14,万向轮14的个数为四,通过万向轮14能够方便对输液架进行移动,立管二7与转管1转动连接,立管二7与立管一8滑动连接,使得立管二7能够灵活滑动,立管一8贯穿底盘11,立管一8与底座12通过螺栓连,通过底座12能够使输液架平稳固定,底盘11与底座12通过卡槽连接,蓄电池13与底座12通过螺钉连接,通过蓄电池13能够够方便对输液架提供电源。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曲臂一2与转管1通过螺钉连接,照明灯3与曲臂一2通过螺钉连接,曲臂一2与曲臂二4滑动连接,吊杆5与曲臂二4插接,电加热套6与曲臂二4通过螺钉连接,能够对点滴瓶进行加热,使点滴流速快,避免患者出现肢体发冷,血液循环流畅,满足输液辅助架使用的需求。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锁紧螺丝9与立管一8通过螺纹连接,消毒盒10与立管一8通过螺钉连接,能够方便对患者在输液前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输液辅助架的使用效率。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输液辅助支架通过万向轮14移动到患者床前,把点滴瓶装在电加热套6上,转动转管1使曲臂二4对准患头部上方,滑动立管二7对吊瓶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锁紧螺丝9将立管二7锁死,在冬季输液时,通过消毒盒10对患者进行消毒处理,启动电加热套6对点滴瓶进行加热,使点滴液流入患者体内,加快血液循环,该辅助架操作便捷,移动灵活,通过设置曲臂一2、曲臂二4、吊杆5和电加热套6,能够对点滴瓶进行加热,使点滴流速快,避免患者出现肢体发冷,血液循环流畅,满足输液辅助架使用的需求,其次通过设置立管一8和消毒盒10,能够方便对患者在输液前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输液辅助架的使用效率。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管(1)、曲臂一(2)和吊杆(5),所述转管(1)一侧壁上连接有所述曲臂一(2),所述曲臂一(2)下端中部设置有照明灯(3),所述曲臂一(2)一端连接有曲臂二(4),所述曲臂二(4)下端设置有所述吊杆(5),所述吊杆(5)下端连接有电加热套(6),所述曲臂一(2)与所述转管(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照明灯(3)与所述曲臂一(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曲臂一(2)与所述曲臂二(4)滑动连接,所述吊杆(5)与所述曲臂二(4)插接,所述电加热套(6)与所述曲臂二(4)通过螺钉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管(1)、曲臂一(2)和吊杆(5),所述转管(1)一侧壁上连接有所述曲臂一(2),所述曲臂一(2)下端中部设置有照明灯(3),所述曲臂一(2)一端连接有曲臂二(4),所述曲臂二(4)下端设置有所述吊杆(5),所述吊杆(5)下端连接有电加热套(6),所述曲臂一(2)与所述转管(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照明灯(3)与所述曲臂一(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曲臂一(2)与所述曲臂二(4)滑动连接,所述吊杆(5)与所述曲臂二(4)插接,所述电加热套(6)与所述曲臂二(4)通过螺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管(1)下端连接有立管二(7),所述立管二(7)下端设置有立管一(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输液辅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一(8)一侧壁上设置有锁紧螺丝(9),所述立管一(8)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消毒盒(10),所述立管一(8)下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杨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