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865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偏酸性的能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钾30‑45份;海藻酸10‑20份;腐植酸5‑8份;浓硫酸20‑22份;尿素8‑10份;过磷酸钙3‑10份;硫酸钾镁肥3.5‑5份;硫酸锌0.2‑0.8份;多效唑0.05‑1份;萘乙酸0.05‑1份;高分子吸水剂2‑5份;该发明专利技术添加以羧甲基纤维素聚合的高分子吸水剂于壮秧剂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能,便于土壤吸收水分,并且锁住水分,进一步释放水分于土壤中。海藻酸和抗旱剂类腐植酸,与高分子吸水剂可以协同改善土壤结构,分解出有机酸与壮秧剂充分结合,起到控缓释作用,增强作物抗寒、抗旱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积和单产都居世界首位。全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它具有商品率、经济效率和营养价值及高产稳产等特性,深受农民的青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体质的健康,特别是东北区域,地广人多,属于寒稻作区,水稻生产除不同程度地遭受延迟性冷害影响外,还经常遭受障碍性冷害的影响,加之雨水不足,土壤水分很快蒸发殆尽,极大地影响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能够解决低温条件下,秧苗抵御冷害能力低及因缺水延迟发育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钾30-45份;海藻酸10-20份;腐植酸5-8份;浓硫酸20-22份;尿素8-10份;过磷酸钙3-10份;硫酸钾镁肥3.5-5份;硫酸锌0.2-0.8份;多效唑0.05-1份;萘乙酸0.05-1份;高分子吸水剂2-5份;壮秧剂的pH值为5.5-6.5。优选地,由以下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钾38-42份;海藻酸15-18份;腐植酸6-7份;浓硫酸21-22份;尿素9-10份;过磷酸钙3-5份;硫酸钾镁肥4-4.5份;硫酸锌0.4-0.5份;多效唑0.1-0.4份;萘乙酸0.1-0.4份;高分子吸水剂3-4份;壮秧剂的pH值为6。进一步地说,所述的海藻酸是分子量为1500-2000的小分子海藻酸。进一步地说,所述的腐植酸为抗旱剂类腐植酸。进一步地说,所述的腐植酸为黄腐酸、黑腐酸、棕腐酸或硝基腐植酸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说,所述的高分子吸水剂为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经过碱化和醚化处理后聚合后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进一步地说,所述的农作物秸秆包括但不限于玉米秸秆、高粱秸秆、大豆秸秆、水稻秸秆。进一步地说,所述的农作物秸秆经过碱化和醚化处理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末,将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末与丙烯酸、氢氧化钠、引发剂和交联剂溶解混合后聚合而成高吸水性树脂。具体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研磨成颗粒,用质量分数15-2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进行碱化处理;再用质量分数15-25%的氯乙酸溶液加入至上述农作物秸秆碱化溶液中,进行醚化处理;最后烘干物料粉碎,再用乙醇洗涤得到纯净的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末;将丙烯酸倒入中性氧化铝色谱柱中除去阻聚剂,然后向丙烯酸中缓慢滴加质量分数15-25%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再与上述纯净的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末、引发剂和交联剂进行溶解混合,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通入氮气,水浴加热,直至水浴的水沸腾后再聚合反应至少2小时后将产物冷却至室温,烘干后粉碎得到高吸水树脂。进一步地说,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率至少2000g/g。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壮秧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25公斤壮秧剂与100公斤过筛土混合均匀后,装入75个育秧盘中,在育秧盘上用播种器播种或撒播水稻种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在传统壮秧剂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添加以羧甲基纤维素聚合的高分子吸水剂于壮秧剂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分子吸水剂不仅具有吸水速率快和吸水能力强的特点,还由于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碱化和醚化处理,先制得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末,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能,便于土壤吸收水分,并且锁住水分,进一步具有释放水分于土壤中的农作物的作用。由于壮秧剂中含有海藻酸和抗旱剂类腐植酸,与高分子吸水剂可以协同改善土壤结构,分解出有机酸与壮秧剂充分结合,起到控缓释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壮秧剂的能力,增强作物抗寒、抗旱的能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钾45份;分子量为1500-2000的小分子海藻酸10份;黑腐酸5份;浓硫酸20份;尿素10份;过磷酸钙4.2份;硫酸钾镁肥3.5份;硫酸锌0.2份;多效唑0.05份;萘乙酸0.05份;高分子吸水剂2份;壮秧剂的pH值为5.5。高分子吸水剂为以玉米秸秆经过碱化和醚化处理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末,将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末与丙烯酸、氢氧化钠、引发剂和交联剂溶解混合后聚合而成的吸水率为2600g/g的高吸水性树脂。该壮秧剂的使用方法,将1.25公斤壮秧剂与100公斤过筛土混合均匀后,装入75个育秧盘中,在育秧盘上用播种器播种或撒播水稻种子。实施例2: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钾30份;分子量为1500-2000的小分子海藻酸17.2份;黑腐酸8份;浓硫酸22份;尿素10份;过磷酸钙3份;硫酸钾镁肥5份;硫酸锌0.8份;多效唑1份;萘乙酸1份;高分子吸水剂2份;壮秧剂的pH值为6.5。高分子吸水剂为以高粱秸秆经过碱化和醚化处理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末,将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末与丙烯酸、氢氧化钠、引发剂和交联剂溶解混合后聚合而成的吸水率为2250g/g的高吸水性树脂。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钾42份;分子量为1500-2000的小分子海藻酸15份;棕腐酸6份;浓硫酸21份;尿素9份;过磷酸钙3份;硫酸钾镁肥4份;硫酸锌0.4份;多效唑0.1份;萘乙酸0.1份;高分子吸水剂3份;壮秧剂的pH值为6。高分子吸水剂为以大豆秸秆为原料,经过碱化和醚化处理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末,将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末与丙烯酸、氢氧化钠、引发剂和交联剂溶解混合后聚合而成的吸水率为2200g/g的高吸水性树脂。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钾38份;分子量为1500-2000的小分子海藻酸18份;硝基腐植酸7份;浓硫酸22份;尿素10份;过磷酸钙5份;硫酸钾镁肥4.5份;硫酸锌0.5份;多效唑0.4份;萘乙酸0.4份;高分子吸水剂4份;壮秧剂的pH值为6。高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n磷酸二氢钾30-45份;/n海藻酸10-20份;/n腐植酸5-8份;/n浓硫酸20-22份;/n尿素8-10份;/n过磷酸钙3-10份;/n硫酸钾镁肥3.5-5份;/n硫酸锌0.2-0.8份;/n多效唑0.05-1份;/n萘乙酸0.05-1份;/n高分子吸水剂2-5份;/n所述的壮秧剂的pH值为5.5-6.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
磷酸二氢钾30-45份;
海藻酸10-20份;
腐植酸5-8份;
浓硫酸20-22份;
尿素8-10份;
过磷酸钙3-10份;
硫酸钾镁肥3.5-5份;
硫酸锌0.2-0.8份;
多效唑0.05-1份;
萘乙酸0.05-1份;
高分子吸水剂2-5份;
所述的壮秧剂的pH值为5.5-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
磷酸二氢钾38-42份;
海藻酸15-18份;
腐植酸6-7份;
浓硫酸21-22份;
尿素9-10份;
过磷酸钙3-5份;
硫酸钾镁肥4-4.5份;
硫酸锌0.4-0.5份;
多效唑0.1-0.4份;
萘乙酸0.1-0.4份;
高分子吸水剂3-4份;
所述的壮秧剂的pH值为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是分子量为1500-2000的小分子海藻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水稻抗寒抗旱性的壮秧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华孙世臣白良明王彤彤曹良子周劲松洛育夏天舒杨光王雪扬谢婷婷姜辉陈磊刘昊飞马文东郭俊祥王荣升李坤殷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