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排瘀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852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排瘀治疗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上设置有单向逆止阀;泻血笔套,泻血笔套可拆卸设置在罐体的顶部中心;泻血机构,泻血机构设置在泻血笔套的内部,泻血机构具有设置在泻血笔套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笔杆,笔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笔杆的底端设置有针罩,针罩的内部设置有针板,针板与调节杆的底端相连接,针罩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压盖,针板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泻血针,压盖上设置有与泻血针相配合的过针孔,泻血针贯穿过针孔并延伸至压盖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泻血针刺入皮肤的长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节,避免无法刺破表皮,或刺入人体过深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不适感,提升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排瘀治疗装置
本技术属于保健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排瘀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拔罐器是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附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活血祛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祛风除湿、增强体质的功能,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但是,目前使用的拔罐器功能单一,尤其是利用拔火罐排除淤血的时候,通常是先扎泻血针,再利用拔火罐的进行排瘀血的操作,不仅耗时,拔火罐的负压作用还会对皮肤针眼处的伤口造成二次损伤,效果不好。申请号为CN201520645695.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排瘀拔罐器,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其泻血针从压盖伸出的长度不可调节,由于不同人体和人体不同部位的表皮厚度是不同的,且厚度悬殊较大,用于表皮较厚的部位泻血针无法刺穿表皮,用于表皮较薄的部位泻血针虽然可以刺穿表皮,刺破毛细血管,但是刺破毛细血管泻血针会继续刺入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感或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泻血针刺入长度可调节的新型排瘀治疗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排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单向逆止阀;/n泻血笔套,所述泻血笔套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中心;/n泻血机构,所述泻血机构设置在所述泻血笔套的内部,所述泻血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泻血笔套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笔杆,所述笔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笔杆的底端设置有针罩,所述针罩的内部设置有针板,所述针板与所述调节杆的底端相连接,所述针罩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压盖,所述针板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泻血针,所述压盖上设置有与泻血针相配合的过针孔,所述泻血针贯穿所述过针孔并延伸至所述压盖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排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单向逆止阀;
泻血笔套,所述泻血笔套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中心;
泻血机构,所述泻血机构设置在所述泻血笔套的内部,所述泻血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泻血笔套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笔杆,所述笔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笔杆的底端设置有针罩,所述针罩的内部设置有针板,所述针板与所述调节杆的底端相连接,所述针罩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压盖,所述针板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泻血针,所述压盖上设置有与泻血针相配合的过针孔,所述泻血针贯穿所述过针孔并延伸至所述压盖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排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中心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泻血笔套的下部外侧设置有与该内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外螺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排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下方的所述笔杆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连接管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排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泻血笔套的外螺纹结构上方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套装在所述泻血笔套的外部并与其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压环与罐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国欣
申请(专利权)人:迪国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