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285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路面铺设材料的技术领域,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粗细集料300~500份、沥青15~30份、SBS 1.5~3.5份以及交联剂粒子0.5~1.5份;交联剂粒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液体古马隆树脂65~85份、硫磺15~25份、三氯甲烷5~10份以及有机锡稳定剂1~2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对沥青进行预热处理,将沥青加热至软化状态;S2.将SBS投入经过S1处理后的沥青中,将两者搅拌均匀,对沥青进行改性,制得SBS改性沥青;S3.向SBS改性沥青中加入粗细集料与交联剂粒子,在40r/min的转速下将混合料搅拌均匀,制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其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铺设材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SBS是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型热塑性弹性体,其加工性好,抗疲劳性能好,使用SBS对普通石油沥青进行改性,是我国沥青路面的主流改性技术。现有部分研究是将SBS改性剂和基质沥青以及集料直接在拌合楼中拌合,制得改性沥青混凝土,但是由于SBS熔点高、不容易溶解分散,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可能会降低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部分性能,影响铺筑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都是先将SBS与基质沥青进行高速剪切、球磨混合等方法制得SBS改性沥青,然后再与集料进行拌合,制得改性沥青混凝土。但是这种方法制备的SBS改性沥青在加工存储中存在“改性剂易离析”、“改性剂热分解性能衰减”等技术缺陷,易导致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出现易离析、稳定性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在改性沥青混凝土中引入“硫化交联”的方法,通过硫磺对SBS改性沥青体系进行硫化交联,改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中改性剂易离析的问题,但是硫磺在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体系中易出现分散不均匀、结块的问题,而导致硫磺与SBS改性沥青交联速度减慢,且该种方法的改善效果一般,导致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依然存在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通过对加入其中的交联剂进行改进,使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粗细集料300~500份、沥青15~30份、SBS1.5~3.5份以及交联剂粒子0.5~1.5份;所述交联剂粒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液体古马隆树脂65~85份、硫磺15~25份、三氯甲烷5~10份以及有机锡稳定剂1~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交联剂制作成粒子形态再投入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体系中,由于粒子在制备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预分散,当其分散在混凝土体系中时其分散的均匀度会有所提高,且粒子形态相比于硫磺的粉状形态而言,团聚的程度更小,交联剂粒子很好地改善了直接将硫磺加入体系中而导致的分散不均以及结块现象,从而提高交联剂与SBS改性沥青的交联速度,以此提高交联剂对体系的维稳效果,从而提高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古马隆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其作为交联剂粒子的主料加入混凝土的体系中,不仅起到增强体系强度的作用,且与沥青等组分之间良好的相容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硫磺分散在体系中的均匀度以及与体系中沥青的交联反应效率;硫磺先溶于三氯甲烷溶剂中,再与古马隆树脂共混,以提高硫磺分散在古马隆树脂中的均匀度与稳定性,以此提高硫磺的预分散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交联剂粒子的制备方法为:1)向三氯甲烷中加入其总重0.6%~0.8%的乙醇,搅拌均匀制得溶剂;2)将硫磺加入高速分散机中分散均匀,再向高速分散机中加入步骤1)中的溶剂,在高速转动过程中硫磺溶解于溶剂中;3)再向高速分散机加入液体古马隆树脂与有机锡稳定剂,搅拌30mim,使共混物混合均匀;4)对共混物进行挤出、造粒、筛分处理,制得交联剂粒子。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交联剂粒子的粒径为100~200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联剂粒子的粒径不宜过大,过大的粒径会导致交联剂粒子之间产生孔隙,且不易插层至体系中的其他组分中,会影响其分散的均匀度;交联剂粒子的粒径也不宜过小,虽然交联剂粒子经过预分散,但过小的粒径依然会存在引发团聚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将交联剂粒子的粒径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组分中还包括使用短切玻璃纤维改性的聚丙烯纤维5~1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短切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纤维可以部分抵消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内部应力,抑制微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同时短切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加入还可以改善裂缝端部的应力,防止裂缝进-步发展,从而增强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韧性,提高其抗渗抗裂性能;无数根短切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纤维在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内部形成支撑体系,增强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各组分之间的粘聚性,从而有效阻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离析,以增强其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短切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纤维在投入体系前使用雾化后的促进剂做喷淋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促进剂用于加快交联剂粒子在混凝土体系中的交联速率,从而改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离析问题,将雾化后的促进剂喷淋至短切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纤维上,由于短切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纤维在体系中的分散程度高,且可插层至粗细集料孔隙中,从而使得其表面及内部附着的促进剂在体系中分散更均匀,以提高促进剂对交联反应速度的促进效果,从而提高混凝土体系结构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7~15份、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6~10份、过氧化苯甲酰3~5份、乙醇1~5份与甲苯10~3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与过氧化苯甲酰均为超快速促进剂,选取三者作为本方案的促进剂使用,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交联反应速率的促进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粗细集料包括质量比为1:(0.3~0.5):(0.4~0.8)的砾石、矿渣以及天然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砾石、矿渣两种粗集料在体系中形成稳定的骨架结构,再以天然砂、SBS改性沥青等组分填充至骨架结构的缝隙中,从而形成稳固的混凝土结构体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是提供上述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沥青前处理:先对沥青进行预热处理,将沥青加热至软化状态;S2.SBS改性:将SBS投入经过S1处理后的沥青中,将两者搅拌均匀,对沥青进行改性,制得SBS改性沥青;S3.混凝土制备:向SBS改性沥青中加入粗细集料与交联剂粒子,在40r/min的转速下将混合料搅拌均匀,制得成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交联剂制作成粒子形态再投入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体系中,由于粒子在制备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预分散,当其分散在混凝土体系中时其分散的均匀度会有所提高,且粒子形态相比于硫磺的粉状形态而言,团聚的程度更小,交联剂粒子很好地改善了直接将硫磺加入体系中而导致的分散不均以及结块现象,从而提高交联剂与SBS改性沥青的交联速度,以此提高交联剂对体系的维稳效果,从而提高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2.古马隆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其作为交联剂粒子的主料加入混凝土的体系中,不仅起到增强体系强度的作用,且与沥青等组分之间良好的相容性有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粗细集料300~500份、沥青15~30份、SBS 1.5~3.5份以及交联剂粒子0.5~1.5份;所述交联剂粒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液体古马隆树脂65~85份、硫磺15~25份、三氯甲烷5~10份以及有机锡稳定剂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粗细集料300~500份、沥青15~30份、SBS1.5~3.5份以及交联剂粒子0.5~1.5份;所述交联剂粒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液体古马隆树脂65~85份、硫磺15~25份、三氯甲烷5~10份以及有机锡稳定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粒子的制备方法为:1)向三氯甲烷中加入其总重0.6%~0.8%的乙醇,搅拌均匀制得溶液;2)将硫磺加入高速分散机中分散均匀,再向高速分散机中加入步骤1)中的溶剂,在高速转动过程中硫磺溶解于溶剂中;3)再向高速分散机加入液体古马隆树脂与有机锡稳定剂,搅拌30mim,使共混物混合均匀;4)对共混物进行挤出、造粒、筛分处理,制得交联剂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粒子的粒径为100~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组分中还包括使用短切玻璃纤维改性的聚丙烯纤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中胡明文卢微孙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仁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