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及处理回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283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及处理回用方法。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废液贮槽、三相分离器、蒸发浓缩装置、两相油水分离器装置、冷却装置、混凝气浮装置、生化装置、膜浓缩装置、恒压供水装置、杀菌装置和过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进行深度处理并回用于汽车发动机生产线的清洗机液和乳化液稀释补水和车间清洗用水,以达到循环回用、避免重金属和其他废液污染环境,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零排放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及处理回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及处理回用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废水中:清洗废水主要为车间地面清洗废水、料架清洗废水、滤网冲洗废水等:清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CODCr:6000mg/L,BOD5:2000mg/L,SS:1000mg/L,NH3-N:60mg/L,TN:100mg/L,TP:12mg/L,石油类:小于1000mg/L。废乳化液主要为废弃的乳化液、废弃清洗液、废弃淬火液、冷却液等。废乳化液主要污染物浓度:CODCr:9100~80000mg/L,BOD5:600mg/L,SS:8000mg/L,NH3-N:400mg/L,TN:900mg/L,TP:15mg/L,石油类:小于100mg/L;铬和镍及其化合物的浓度均小于为20mg/L。该废水因为污染物浓度较高、重金属成分复杂、可生化降解性差等特点导致处理难度较大。近年来,工业制造行业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和废乳化液产量不断增加,新材料和新机加工工艺的不断革新,造成有些废水处理难度也不断加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寻找一种经济性和可持续的水处理解决方法十分必要和迫切。目前,制造行业机加工清洗废水和废乳化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和沉淀法处理等。物理法又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粗粒化法、过滤法(膜分离法)等。化学法主要有凝聚法和盐析法。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浮选法(气浮法)。该废水经处理后一般达到DB12/356-20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达标排放,或处理后水回用于冲刷地面、洗车、绿化、景观用水等用途。但对于某些工业园区新建的机械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废水排放也同时有重金属存在,按照环评要求不能排放处理、必须实现循环回用要求。该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水和废乳化液含有较高的污染物和重金属,必须处理后在系统内循环回用,所以必须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成分,一方面满足回用水要求,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物不断在系统内累积造成回用水超标;所以该废水处理后回用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废水处理回用的难度。该废水中CODCr含量较高,且含有氨氮、盐分、石油类、重金属等。CODcr<80000mg/L、石油为150~1000mg/L、悬浮物<8000mg/L、电导率<5300us/cm,氨氮<400mg/l,T-N<900mg/l,T-P<15mg/l,铬和镍及其化合物的浓度均小于为20mg/L;最终产水要求为:pH:6~9,CODCr<20mg/L,电导率<10us/cm,重金属无检出,石油类无检出,霉菌类为0。综合以上废水进出水回用情况,该废水需要制订严谨的深度回用处理零排放工艺,才能满足该水处理回用系统长期良好运行的要求,同时满足废水零排放并回用的要求,达到节能减排、环评对于企业的要求,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达到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现有清洗废水和废乳化液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局限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线清洗废水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及处理回用方法。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废液贮槽、三相分离器、蒸发浓缩装置、两相油水分离器装置、冷却装置、混凝气浮装置、生化装置、膜浓缩装置、恒压供水装置、杀菌装置和过滤装置。本专利技术对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水和废乳化液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回用于清洗机液和乳化液的稀释、车间清洗等,以达到零排放的环评要求,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的产水做为发动机生产线清洗液和乳化液的稀释补水和清洗水后,生产线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行,保证了产品的清洗效果和工艺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线清洗废水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废液贮槽、三相分离器、蒸发浓缩装置、两相油水分离器装置、冷却装置、混凝气浮装置、生化装置、膜浓缩装置、恒压供水装置、杀菌装置和过滤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废液贮槽为锥底或斜底的贮槽;2)所述三相分离器为固、液、油三相分离器;3)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回流管道,所述三相分离器还通过所述回流管道与所述废液贮槽流体连通;所述三相分离器和所述废液贮槽形成连续循环过滤系统,将油、废水和淤泥从工艺用水中分离;4)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三相分离器和所述蒸发浓缩装置之间的第一过滤器,所述三相分离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蒸发浓缩装置依次流体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过滤器单元和中和调节单元;所述过滤器单元可为5μm~50μm的纸带过滤器单元或袋式过滤器单元;中和调节单元主要是加碱调节单元;5)所述蒸发浓缩装置为真空蒸发浓缩装置,可以为高温真空蒸发浓缩装置或低温真空蒸发浓缩装置;优选低温真空蒸发浓缩装置,低温真空蒸发浓缩装置蒸发温度范围为:30℃~50℃,高温真空蒸发浓缩装置蒸发温度范围为80℃~90℃;6)所述两相油水分离器装置为油、液两相分离器;7)所述冷却装置是对蒸馏水和蒸发废气的冷却处理装置;8)所述混凝气浮装置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混凝反应单元和气浮单元;9)所述生化装置为A/O-MBR膜生物反应器或A/O-混凝沉淀处理装置;MBR膜生物反应器采用无机膜或有机膜,型式为平板膜或中空纤维膜,孔径为0.1~0.4微米;10)所述生化装置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A/O生化池、MBR膜生物反应器或A/O生化池、混凝池和沉淀池;11)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生化装置和所述膜浓缩装置之间的砂滤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第二过滤器、超滤装置和重金属去除装置,所述生化装置、所述砂滤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超滤装置、所述重金属去除装置和所述膜浓缩装置依次流体连通;12)所述膜浓缩装置之前设有保安过滤器;13)所述膜浓缩装置采用卷式反渗透膜组件或STRO膜组件;14)所述膜浓缩装置中膜材质为芳香聚酰胺;15)所述膜浓缩装置采用抗污染型反渗透膜芯;16)所述恒压供水装置为变频控制送水泵、压力变送器和流量计组成的供水控制系统;17)所述杀菌装置为紫外杀菌装置和杀菌剂投加杀菌装置的一种或组合;更优选为紫外杀菌装置和杀菌剂投加杀菌装置的组合;18)所述过滤装置为折叠式滤芯过滤装置;19)所述过滤装置的过滤精度为0.1μm~0.22μm;20)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污泥脱水装置,所述三相分离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废液贮槽(010)、三相分离器(020)、蒸发浓缩装置(040)、两相油水分离器装置(050)、冷却装置(060)、混凝气浮装置(070)、生化装置(080)、膜浓缩装置(140)、恒压供水装置(150)、杀菌装置(160)和过滤装置(17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废液贮槽(010)、三相分离器(020)、蒸发浓缩装置(040)、两相油水分离器装置(050)、冷却装置(060)、混凝气浮装置(070)、生化装置(080)、膜浓缩装置(140)、恒压供水装置(150)、杀菌装置(160)和过滤装置(1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制造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废液贮槽(010)为锥底或斜底的贮槽;
2)所述三相分离器(020)为固、液、油三相分离器;
3)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回流管道,所述三相分离器(020)还通过所述回流管道与所述废液贮槽(010)流体连通;
4)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三相分离器(020)和所述蒸发浓缩装置(040)之间的第一过滤器(030),所述三相分离器(020)、所述第一过滤器(030)和所述蒸发浓缩装置(040)依次流体连通;
5)所述蒸发浓缩装置(040)为高温真空蒸发器或低温真空蒸发器;
6)所述两相油水分离器装置(050)为油、液两相分离器;
7)所述冷却装置(060)是对蒸馏水和蒸发废气的冷却和处理装置;
8)所述混凝气浮装置(070)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混凝反应单元(071)和气浮单元(072);
9)所述生化装置(080)为A/O-MBR膜生物反应器或A/O-混凝沉淀处理装置;
10)所述生化装置(080)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A/O生化池、MBR膜生物反应器或A/O生化池、混凝池和沉淀池;
11)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生化装置(080)和所述膜浓缩装置(140)之间的砂滤过滤器(090)、活性炭过滤器(100)、第二过滤器(110)、超滤装置(120)和重金属去除装置(130),所述生化装置(080)、所述砂滤过滤器(090)、所述活性炭过滤器(100)、所述第二过滤器(110)、所述超滤装置(120)、所述重金属去除装置(130)和所述膜浓缩装置(140)依次流体连通;
12)所述膜浓缩装置(140)之前设有保安过滤器(180);
13)所述膜浓缩装置(140)采用卷式反渗透膜组件或STRO膜组件;
14)所述膜浓缩装置(140)中膜材质为芳香聚酰胺;
15)所述膜浓缩装置(140)采用抗污染型反渗透膜芯;
16)所述恒压供水装置(150)为变频控制送水泵、压力变送器和流量计组成的供水控制系统;
17)所述杀菌装置(160)为紫外杀菌装置和杀菌剂投加杀菌装置的一种或组合;
18)所述过滤装置(170)为折叠式滤芯过滤装置;
19)所述过滤装置(170)的过滤精度为0.1μm~0.22μm;
20)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污泥脱水装置,所述三相分离器(020)、所述混凝气浮装置(070)和所述生化装置(080)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连通,用于对所述三相分离器(020)产生的浮渣和污泥、所述混凝气浮装置(070)产生的浮渣和污泥和所述生化装置(080)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21)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营养剂投加装置,用于向生化装置(080)投加营养剂;
22)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碱投加装置,用于向生化装置(080)投加碱液;
23)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非氧化杀菌剂和还原剂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膜浓缩装置(140)连通的管道投加非氧化杀菌剂和还原剂;
24)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阻垢剂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膜浓缩装置(140)连通的管道投加阻垢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特征4)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41)所述第一过滤器(030)的滤带或滤芯精度为5μm~50μm;
42)所述第一过滤器(030)为带调pH调整装置的纸带过滤器、袋式滤芯过滤器或滤芯式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特征8)中,所述气浮单元(072)为溶气气浮或涡凹气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特征11)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11)所述砂滤过滤器(090)为石英砂过滤器或多介质过滤器;
112)所述活性炭过滤器(100)为以活性炭为填料的过滤器;
113)所述第二过滤器(110)为叠片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或滤芯式过滤器;
114)所述超滤装置(120)中过滤膜为有机过滤膜或无机过滤膜;
115)所述重金属去除装置(130)为树脂离子交换装置;
116)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非氧化杀菌剂和还原剂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重金属去除装置(130)连通的管道投加非氧化杀菌剂和还原剂;
117)所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液和废乳化液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阻垢剂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重金属去除装置(130)连通的管道投加阻垢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雷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依科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