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秀莲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81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包括导液管、挤压器与注射器,所述导液管为透明硅胶软管,所述导液管一端为圆形口,另一端为锥形口,注射器的乳头能够与导液管的圆形口进行配套连接,靠近圆形口端的导液管通过魔术贴固定在挤压器上,挤压器包括底板、连接板以及缓冲件,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部,所述连接板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其通孔内穿设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顶部固定有按压板,并且底部设有挤压块,缓冲件分别位于挤压杆的两侧,并呈对称分布,缓冲件的顶部、底部分别与按压板、连接板固定连接,锥形口的设置能够限制药液的出量,往复的按压挤压器,使药液间断性地流出,从而避免药液流出过多呛到患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属于医疗护理器材

技术介绍
所谓儿科护理,就是住院儿童的常规护理,正常新生儿及高危新生儿的护理以及儿科各系统疾病的护理,在儿科,为患儿喂药一直是儿科护士及家长很棘手的问题,常常因为孩子年龄小合作性差,易哭闹,导致药液浪费、患儿呕吐、呛咳等情况发生,甚至导致患儿误吸而引起窒息,给孩子喂药令家长担忧,甚至恐惧给孩子喂药,目前患儿服用药品的时候都采用普通的服用方式,即先将药物含在口中,再用水冲服,这种传统的服药方式有如下的缺点:首先口腔中产生很苦的味道,使患儿服用比较痛苦,其次这种服药方式对于新生儿来说将非常的难以实现,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要让孩子把药物或呕吐物吸入气管,服用的安全性很差,另外对于服用的孩子来讲,药的苦味是的他们对于服药会产生恐惧感,从而拒绝配合医生服药,现有技术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公开号为CN207270483U的一种便捷式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上侧连接有桶盖等等,能够实现在患儿喂药过程中能够尝到甜味,同时吮吸药液,以顺利实现喂药的过程,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包括导液管(1)、挤压器(2)与注射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1)为透明硅胶软管,所述导液管(1)一端为圆形口,另一端为锥形口,注射器(3)的乳头能够与导液管(1)的锥形口进行配套连接,靠近圆形口端的导液管(1)通过魔术贴(4)固定在挤压器(2)上,挤压器(2)包括底板(5)、连接板(6)以及缓冲件(7),所述连接板(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板(5)顶部,所述连接板(6)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其通孔内穿设有挤压杆(8),所述挤压杆(8)顶部固定有按压板(9),并且底部设有挤压块(10),缓冲件(7)分别位于挤压杆(8)的两侧,并呈对称分布,缓冲件(7)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包括导液管(1)、挤压器(2)与注射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1)为透明硅胶软管,所述导液管(1)一端为圆形口,另一端为锥形口,注射器(3)的乳头能够与导液管(1)的锥形口进行配套连接,靠近圆形口端的导液管(1)通过魔术贴(4)固定在挤压器(2)上,挤压器(2)包括底板(5)、连接板(6)以及缓冲件(7),所述连接板(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板(5)顶部,所述连接板(6)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其通孔内穿设有挤压杆(8),所述挤压杆(8)顶部固定有按压板(9),并且底部设有挤压块(10),缓冲件(7)分别位于挤压杆(8)的两侧,并呈对称分布,缓冲件(7)的顶部、底部分别与按压板(9)、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魔术贴(4)通过胶水胶接在底板(5)顶部,魔术贴(4)由绒面与钩面组成,钩面位于绒面的下方,并能够与绒面钩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锥形口端的导液管(1)侧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警示标记(11),相邻的两个警示标记(11)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1.5cm,所述导液管(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标记(12),靠近圆形口端的导液管(1)侧面还设置有按压标记(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7)包括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莲
申请(专利权)人:李秀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