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809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附单元,所述固定本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拧动固定螺栓,使得固定螺栓的一端脱离与第二支撑柱搭接的状态后,便可以根据针灸针裸露在皮肤外的长度进行调节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的总长度,便于调节固定套对针灸针固定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吸附单元的设置,便于此针灸留针固定装置能够依靠吸附单元吸附固定于皮肤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法是采用不同型号的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整脏腑功能,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驱邪,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并且会根据患者的情况会将针留置在穴内一定时间,留针的目的是为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留针时间根据病症,短则3~5分钟,长则1~2小时,留针的过程中需要保护针刺部位,否则可能发生滑针、弯针、断针等影响针灸效果或伤害针灸者的问题,患者在针灸时,不同的穴位插入针灸针的深度也不尽相同,但是现有技术中在针灸时使用的固定辅助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只能对针灸针进行简单的固定,当针灸针插入穴位过浅时,裸露在人体表面的针灸针就会很长,而目前的滞留针固定装置不能根据滞留针裸露的长度调节固定的位置,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附单元(1),所述固定本体(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5),所述固定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上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5),所述第二支撑柱(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7),所述横板(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2)和螺纹通孔(8),所述第二通孔(12)与螺纹通孔(8)相连通,所述螺纹通孔(8)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转轴上活动穿设有轴承,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1),所述横板(7)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附单元(1),所述固定本体(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5),所述固定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上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5),所述第二支撑柱(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7),所述横板(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2)和螺纹通孔(8),所述第二通孔(12)与螺纹通孔(8)相连通,所述螺纹通孔(8)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转轴上活动穿设有轴承,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1),所述横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内滑动连接有滑杆(9),所述滑杆(9)的一端与固定套(11)的一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专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