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踝挛缩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78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足踝挛缩牵引装置,包括腿套和脚套,所述腿套的下方设置有脚套,所述脚套顶端的右侧设置有控制盒,所述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控制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控制盒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控制盒的左侧插设有第一牵引杆,所述腿套正反两面的底端皆设置有第一牵引板,所述脚套正反两面的底端皆设置有第二牵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用户前后缩牵进行牵引,可以较为精准的控制牵引的程度,用户根据患者的反应缓慢的进行牵引,避免过度牵引,给用户造成痛苦,且避免对患者脚部造成二次伤害,用户根据患者的反应缓慢的进行牵引,避免过度牵引,给用户造成痛苦,且避免对患者脚部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足踝挛缩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踝挛缩牵引
,具体为一种足踝挛缩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挛缩是因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长度改变、柔软性及可动性丧失所致,挛缩可明显地影响患者的功能和能力引起疼痛不适等,不利于清洁与护理,严重的挛缩治疗困难,且挛缩有前后挛缩和侧边挛缩。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牵引装置进行辅助治疗,且需要根据不同的挛缩方向进行不同的牵引,且挛缩牵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来缓慢调节牵引的力度,避免直接矫正牵引造成患者再次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足踝挛缩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牵引装置进行辅助治疗,且需要根据不同的挛缩方向进行不同的牵引,且挛缩牵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来缓慢调节牵引的力度,避免直接矫正牵引造成患者再次受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足踝挛缩牵引装置,包括腿套和脚套,所述腿套的下方设置有脚套,所述脚套顶端的右侧焊接有控制盒,且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控制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控制盒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端焊接有控制套,且控制套的底端延伸至控制盒的内部,所述控制套的底端开设有控制仓,所述转杆的顶端延伸至控制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右侧的上下两端皆焊接有抵触杆,且抵触杆皆与第一齿轮相抵触,所述转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位于控制盒的内部,所述控制盒的左侧插设有第一牵引杆,所述第一牵引杆的顶端通过铰接轴与腿套的右侧相连接,所述第一牵引杆位于第二齿轮的背面,所述控制盒的底端插设有第二牵引杆。优选的,所述第二牵引杆的底端通过铰接轴与脚套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杆位于第二齿轮的正面,所述腿套和腿套的左侧皆通过铰接轴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皆通过铰接轴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腿套正反两面的底端皆焊接有第一牵引板,所述脚套正反两面的底端皆焊接有第二牵引板,所述第一牵引板的顶端皆插设有调节杆,且调节杆的底端穿过第二牵引板延伸至第二牵引板的下方。优选的,所述转杆表面的顶端均匀焊接有抵触板,所述控制仓内表面的底端均匀焊接有抵触板,两组抵触板之间相互抵触。优选的,所述转杆的顶端与弹簧的一端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控制仓的内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牵引杆与第二牵引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均匀焊接有齿块,所述第二齿轮皆与齿块相抵触。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以所述调节杆表面的中间处为基准,上下两部分的外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牵引板和第二牵引板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足踝挛缩牵引装置,为用户前后缩牵进行牵引,且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块相配合,可以较为精准的控制牵引的程度,用户根据患者的反应缓慢的进行牵引,避免过度牵引,给用户造成痛苦,且避免对患者脚部造成二次伤害,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块相配合,可以较为精准的控制牵引的程度,用户根据患者的反应缓慢的进行牵引,避免过度牵引,给用户造成痛苦,且避免对患者脚部造成二次伤害。2、本技术的足踝挛缩牵引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齿轮、控制盒、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拉动第一齿轮后再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完成牵引作业,通过该装置为用户前后缩牵进行牵引,且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块相配合,可以较为精准的控制牵引的程度,用户根据患者的反应缓慢的进行牵引,避免过度牵引,给用户造成痛苦,且避免对患者脚部造成二次伤害。3、本技术的足踝挛缩牵引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牵引板、第二牵引板和调节杆,通过转动患者挛缩方向对向的调节杆,OTG通过方向相反的螺纹使得第一牵引板和第二牵引板带动患者的腿部和脚部矫正,使得用户可以根据患者挛缩的方向来进行针对性的牵引作业,且通过螺纹也可以较为精确的进行缓慢的牵引,进一步的避免了牵引过度对患者造成伤害,且全方面的根据患者的侧向挛缩和前后挛缩进行针对性的牵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背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1中A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转杆和控制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腿套;2、脚套;3、控制盒;4、转杆;5、第一齿轮;6、控制仓;7、抵触杆;8、第二齿轮;9、第一牵引杆;10、第二牵引杆;11、连接杆;12、第一牵引板;13、第二牵引板;14、调节杆;15、控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足踝挛缩牵引装置,包括腿套1和脚套2,腿套1的下方设置有脚套2,脚套2顶端的右侧焊接有控制盒3,且控制盒3的内部设置有转杆4,转杆4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控制盒3的内壁相连接,控制盒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的底端焊接有控制套15,且控制套15的底端延伸至控制盒3的内部,控制套15的底端开设有控制仓6,转杆4的顶端延伸至控制仓6的内部,转杆4表面的顶端均匀焊接有抵触板,控制仓6内表面的底端均匀焊接有抵触板,两组抵触板之间相互抵触,其作用为通过两组抵触板相互抵触,从而当第一齿轮5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8与第一牵引杆9和第二牵引杆10上的齿块抵触。所述控制盒3右侧的上下两端皆焊接有抵触杆7,且抵触杆7皆与第一齿轮5相抵触,转杆4的顶端与弹簧的一端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控制仓6的内部相连接,其作用为通过弹簧带动第一齿轮5复位与抵触杆7抵触对第一齿轮5进行固定,转杆4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齿轮8,且第二齿轮8位于控制盒3的内部,控制盒3的左侧插设有第一牵引杆9,第一牵引杆9的顶端通过铰接轴与腿套1的右侧相连接,第一牵引杆9位于第一齿轮5的背面,控制盒3的底端插设有第二牵引杆10。所述第二牵引杆10的底端通过铰接轴与脚套2的顶端相连接,第一牵引杆9与第二牵引杆10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均匀焊接有齿块,第二齿轮8皆与齿块相抵触,其作用为当第二齿轮8转动时,通过第二齿轮8与齿块相抵触,带动第一牵引杆9与第二牵引杆10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第二牵引杆10位于第二齿轮8的正面。所述腿套1和腿套1的左侧皆通过铰接轴与连接杆11的一端相连接,连接杆11的另一端皆通过铰接轴相互连接,腿套1正反两面的底端皆焊接有第一牵引板12,脚套2正反两面的底端皆焊接有第二牵引板13,第一牵引板12的顶端皆插设有调节杆14。所述调节杆14的底端穿过第二牵引板13延伸至第二牵引板13的下方,调节杆14的表面开设有外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足踝挛缩牵引装置,包括腿套(1)和脚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套(1)的下方设置有脚套(2),所述脚套(2)顶端的右侧设置有控制盒(3),且控制盒(3)的内部设置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控制盒(3)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控制盒(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套(15),且控制套(15)的底端延伸至控制盒(3)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踝挛缩牵引装置,包括腿套(1)和脚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套(1)的下方设置有脚套(2),所述脚套(2)顶端的右侧设置有控制盒(3),且控制盒(3)的内部设置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控制盒(3)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控制盒(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套(15),且控制套(15)的底端延伸至控制盒(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踝挛缩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套(15)的底端开设有控制仓(6),所述转杆(4)的顶端延伸至控制仓(6)的内部,所述控制盒(3)右侧的上下两端皆设置有抵触杆(7),且抵触杆(7)皆与第一齿轮(5)相抵触,所述转杆(4)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齿轮(8),且第二齿轮(8)位于控制盒(3)的内部,所述控制盒(3)的左侧插设有第一牵引杆(9),所述第一牵引杆(9)的顶端与腿套(1)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涛孟景红孙涛李彦森秦士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