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辉专利>正文

一种眼科用滴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720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眼科用滴液装置,一种眼科用滴液装置,包括瓶体,瓶体一侧外壁中部开设进液口,瓶体设置进液板和出液板,进液板和出液板之间开设积液仓,在瓶体内进液板和出液板的高度处开设圆孔,圆孔安装轴承,轴承调节旋钮,调节钮通过轴承均固定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遮板,遮板底部套接在导向杆,两侧进液调节旋钮下侧设置气囊。该眼科用滴液装置,通过在瓶体内设置第一积液仓和第二积液仓,两个积液仓的体积不同所容纳的药水量不同,旋转两个进液旋钮和两个出液旋钮控制积液仓内药水的进出,通过按压气囊实现了将积液仓内的药水按压出,控制了药水的滴出量和滴数,解决了不能准确控制药水滴出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用滴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眼科用滴液装置。
技术介绍
眼科患者在诊疗时,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眼睛的生病情况配置眼液滴入患者眼中,一般根据患者眼睛的伤病轻重滴入合适的眼药水,一般一次滴入的数量为1-2滴或者是3-5滴,但是现有的技术不能控制眼药水的滴数和液流量的大小,医护人员在给病人滴入眼药水水时,很容易过多的滴入眼药水,如果被人是刚刚做过眼科手术的患者,那么过多滴入患者眼部则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并且在滴液过程中会从患者眼部流出多余液体,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并不是眼药水越多越好,而是在主治医师的建议下滴入合适的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眼科用滴液装置,具备能够准确控制药水的滴数和控制滴落速度等优点,解决了不能控制滴落数量和速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准确控制药水的滴数和控制滴落速度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用滴液装置,包括瓶体,瓶体一侧外壁中部开设进液口,瓶体五分之二高度处以上为空心圆柱体,瓶体五分之二高度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用滴液装置,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一侧外壁中部开设进液口(2),瓶体(1)五分之二高度处以上为空心圆柱体,瓶体(1)内设置进液板(21)和出液板(22),进液板(21)和出液板(22)是一个圆柱体且左右两侧为空心,进液板(21)和出液板(22)左右两侧分别开设两个滴液入口和两个滴液出口,进液板(21)和出液板(22)之间开设积液仓(11),瓶体(1)内设置活塞板(20),活塞板(20)贴合在瓶体(1)内壁,活塞板(20)顶部固定连接压杆(3),压杆(3)顶部固定连接压板(4),在瓶体(1)内进液板(21)和出液板(22)高度处的外壁上两侧分别开设圆孔,右侧开设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用滴液装置,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一侧外壁中部开设进液口(2),瓶体(1)五分之二高度处以上为空心圆柱体,瓶体(1)内设置进液板(21)和出液板(22),进液板(21)和出液板(22)是一个圆柱体且左右两侧为空心,进液板(21)和出液板(22)左右两侧分别开设两个滴液入口和两个滴液出口,进液板(21)和出液板(22)之间开设积液仓(11),瓶体(1)内设置活塞板(20),活塞板(20)贴合在瓶体(1)内壁,活塞板(20)顶部固定连接压杆(3),压杆(3)顶部固定连接压板(4),在瓶体(1)内进液板(21)和出液板(22)高度处的外壁上两侧分别开设圆孔,右侧开设的圆孔直径是左侧圆孔直径的二分之三,两侧开设的四个圆孔内分别安装轴承(13),进液板(21)右侧轴承(13)固定连接第一进液旋钮(7),进液板(21)左侧轴承(13)固定连接第二进液旋钮(8),出液板(22)右侧轴承(13)固定连接第一出液旋钮(9),出液板(22)左侧轴承(13)固定连接第二出液旋钮(10),四个调节钮通过轴承(13)均固定连接螺纹杆(12),四个螺纹杆(12)均分别伸入在进液板(21)和出液板(22)内,四个螺纹杆(12)下侧均分别设置导向杆(14),在上下四个螺纹杆(12)上均分别螺纹连接遮板(15),遮板(15)是一个圆形板且一侧底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开设一个螺孔孔和一个圆孔,遮板(15)的连接杆底部均分别套接在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