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明霞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破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64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破膜器,包括外筒,内筒和破膜切割刀片三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手工扭动内筒实现人工破膜,使用安全,破膜成功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保护操作者,又不会对产妇及新生儿造成伤害,内筒可以引流部分羊水,便于观察羊水的性状,当羊水流出速度过快时,可以采用右手拇指堵住内筒的孔眼,防止脐带脱垂,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破膜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破膜器。
技术介绍
人工破膜即人为的方式干预撕破宫口处羊膜,以便观察羊水颜色、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是自然分娩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引产方式。目前临床中,常常采用穿刺针或持针器。穿刺针容易划破操作者,增加职业暴露的机会,也对产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有时会出现穿刺针仅刺破一小眼,羊水流出后,羊膜囊尚包裹着胎儿头部,存在不完全破膜的情况。而持针器头钝,穿刺成功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破膜器,通过手工扭动内筒实现人工破膜,破膜成功率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破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和破膜切割刀片三部分;所述的外筒内径大于内筒的内径,所述的外筒(1)外侧附有手指套环(4),所述的手指套环与外筒固定相连,位于距离外筒头端2cm处;所述的外筒内侧设有与内筒相贴合的内螺纹;所述的内筒(2)内筒头端设有6个的切割刀片(3);内筒外侧表面设有与外筒相贴合的外螺纹,所述的内筒尾端外侧设有防滑凹槽(8)和两个翼(5),尾端顶端设有孔眼(6)。本技术所述的为中空结构,长度长于外筒,内筒旋转前进时,切割刀片探出的长度不超过1mm。本技术所述内筒为中空结构,内筒的头端散在分布锐利的切割刀片,可用于划破羊膜囊。本技术内筒的另一端,即外侧尾端设有防滑螺纹和两个翼,便于操作时左手旋转破膜。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旋转螺纹,便于旋转,螺纹限制旋转竿的切割片最多探出外筒1mm,割破羊膜囊的同时,防止割伤新生儿的头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阴道检查时,通过将右手食指插入设置在外筒侧面的手指套环将本技术头端带入阴道;宫缩间歇期,使外筒头端触及羊膜囊,用右手拇指与中指固定外筒,用左手旋转内筒,当发现有羊水自内筒孔眼涌出时,即提示有效破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手工扭动内筒实现人工破膜,破膜成功率高。2、本技术使用安全,既可以有效避免操作者职业暴露,又不会对产妇及胎儿造成伤害。3、本技术内筒可以引流部分羊水,便于观察羊水的性状,当羊水流出速度过快时,可以采用右手拇指堵住内筒的孔眼,防止脐带脱垂,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人工破膜器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破膜器,包括外筒,内筒和破膜切割刀片三部分。外筒1外侧固定有手指套环4,内筒2头端设有切割刀片3,尾端设有两个翼5,孔眼6以及防滑凹槽8,内筒与外筒设有相吻合的螺纹7。本技术还设计了所述的内筒为中空结构,内筒可以旋转,旋转将切割刀片送入破膜,破膜完成后可立即转回。本技术还设计了所述的切割刀片,设计多个切割刀片的目的是提高破膜成功率,尽可能将羊膜囊刺破,避免了不完全破膜的情况。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本技术在阴道检查时,通过将右手食指插入设置在外筒侧面的手指套环将本技术带入阴道。宫缩间歇期,使外筒头端触及羊膜囊,用右手拇指与中指固定外筒,用左手旋转内筒,当发现有羊水自内筒孔眼涌出时,即提示有效破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破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和破膜切割刀片三部分;所述的外筒内径大于内筒的内径,所述的外筒(1)外侧附有手指套环(4),所述的手指套环与外筒固定相连,位于距离外筒头端2cm处;所述的外筒内侧设有与内筒相贴合的内螺纹;/n所述的内筒(2)内筒头端设有6个的切割刀片(3);内筒外侧表面设有与外筒相贴合的外螺纹,所述的内筒尾端外侧设有防滑凹槽(8)和两个翼(5),尾端顶端设有孔眼(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破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和破膜切割刀片三部分;所述的外筒内径大于内筒的内径,所述的外筒(1)外侧附有手指套环(4),所述的手指套环与外筒固定相连,位于距离外筒头端2cm处;所述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霞亓效香
申请(专利权)人:高明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