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501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切菜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包括底座板以及活动放置在底座板上的切菜板,切菜板的上方设置有相对于切菜板上下摆动的切刀,切刀的一端为铰接端,铰接端铰接在底座板上,切刀的另一端为空置布置的手握端;切刀的铰接端与切菜板之间设置有连杆结构,当切刀朝上摆动时,连杆结构驱动切菜板朝前移动设定距离;在单手操作切削菜物的过程中,每次切刀朝上摆动的同时,在连杆结构的作用下,切菜板朝前移动设定距离,带动切削的菜物朝前移动,不需要用户手动推动切菜板,操作方便,且切削效率也高,当朝下摆动切刀的时候,切刀可以切削朝前推动后的菜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切菜器的
,具体而言,涉及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
技术介绍
切菜是厨房操作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切菜工需要将菜品切削成烹饪所需的样式,一般情况下,都是直接采用菜刀,直接在砧板上,纯粹手工操作切菜。目前,为了能够更高效,也更便于用户的使用,市面上出现各种各样的切菜器,也即使将传统的刀具、砧板以及菜篓进行各种方式组装,达到半自动化切菜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切菜器在切菜的时候,用户需要不断手动推动菜物,以便切刀可以切削菜物,这样,存在操作不便以及切削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切菜器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包括底座板以及活动放置在底座板上的切菜板,所述切菜板的上方设置有相对于切菜板上下摆动的切刀,所述切刀的一端为铰接端,所述铰接端铰接在底座板上,所述切刀的另一端为空置布置的手握端;所述切刀的铰接端与切菜板之间设置有连杆结构,当所述切刀朝上摆动时,所述连杆结构驱动所述切菜板朝前移动设定距离。进一步的,当所述切刀朝下摆动时,所述切菜板保持不动。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结构的一端由所述切刀的铰接端驱动,所述连杆结构的另一端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相对于连杆结构朝前单向摆动;当所述切刀朝上摆动时,所述拨块驱动所述切菜板朝前移动设定距离。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驱动杆以及中间杆,所述切刀的铰接端驱动所述驱动杆的一端,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中间杆的一端连接,且所述驱动杆与中间杆之间弯折布置,所述拨块铰接在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上,且所述拨块相对于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朝向单向摆动;所述切菜板的下表面凸设有凸条,所述凸条沿着所述切菜板的移动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拨块布置在所述凸条的外侧,所述凸条的外侧设置有凸齿,所述拨块捏合着所述凸齿。进一步的,所述拨块的末端捏合着所述凸齿,所述拨块的末端呈尖端状。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板具有位于切菜板外侧的端侧边,所述端侧边中设置有凹腔,所述连杆结构置于所述凹腔中;所述凹腔具有连通上方的上方开口,所述凹腔具有连通切菜板侧方的侧方开口;所述切刀的铰接端具有凸块,所述凸块穿过所述上方开口置于凹腔中,所述拨块穿过所述侧方开口。进一步的,所述凹腔中设有横向布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内端固定布置,所述弹簧的外端朝向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布置,抵接着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设有端块,所述端块中设有凹陷位,所述弹簧的外端嵌入在所述端块的凹陷位中。进一步的,所述端块上设置有夹槽,所述凸块置于所述夹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凹腔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弹簧的内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在单手操作切削菜物的过程中,每次切刀朝上摆动的同时,在连杆结构的作用下,切菜板朝前移动设定距离,带动切削的菜物朝前移动,不需要用户手动推动切菜板,操作方便,且切削效率也高,当朝下摆动切刀的时候,切刀可以切削朝前推动后的菜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切菜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切菜器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切菜器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切菜器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切刀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菜篓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切菜器,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切菜器。切菜器,包括底座板100,底座板100上设置有菜篓200以及切菜板300,菜篓200与切菜板300呈前后依序布置,菜篓200布置在前方,切菜板300布置在后方,切菜板300上用于放置待切削的菜物;切菜板300的上方设置有相对于切菜板300上下摆动的切刀500,切刀500的一端为铰接端,铰接端铰接在底座板100上,切刀500的另一端为空置布置的手握端501;在实际操作中,用户手握着手握端501,带动切刀500朝下摆动,切削切菜板300上的菜物,被切削后的菜物则落入菜篓200中。切菜板300的上方设置有相对于切菜板300上下摆动的压菜板400,压菜板400的一边铰接在底座板100上,形成铰接边,压菜板400的另一边空置布置;切刀500与压菜板400呈前后依序布置,也就是说切刀500在前方,压菜板400在后方,切菜板300上的菜物被切刀500切下后,落入在菜篓200中。用户将菜物放置在切菜板300上,利用压菜板400就菜物压住,用户只需要单手操作切刀500向下摆动,则可以切削被压在切菜板300上的菜物,且切削后的菜物落入菜篓200中,操作方便,不需要手动压着菜物,用户只需要单手则可以实现切削的操作,使用方便。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其包括上述的底座板100、活动置于底座板100的切菜板300以及切刀500,切刀500的铰接端与切菜板300之间设置有连杆结构,当切刀500朝上摆动时,连杆结构驱动切菜板300朝前移动设定距离。这样,在单手操作切削菜物的过程中,每次切刀500朝上摆动的同时,在连杆结构的作用下,切菜板300朝前移动设定距离,带动切削的菜物朝前移动,不需要用户手动推动切菜板300,操作方便,且切削效率也高,当朝下摆动切刀500的时候,切刀500可以切削朝前推动后的菜物。当切刀500朝下摆动时,切菜板300保持不动,这样,可以保证切刀500准确切削菜物。另外,当需要退出切菜板300时,可以直接朝前推动切菜板300,将切菜板300抽出。当切菜板300上重新装置菜物以后,再由后自前插入切菜板300。连杆结构的一端由切刀500的铰接端驱动,连杆结构的另一端设置有拨块302,拨块302相对于连杆结构朝前单向摆动;当切刀500朝上摆动时,拨块302驱动所述切菜板300朝前移动设定距离,当然,当需要退出切菜板300时,朝前推动切菜板300则可,此时,由于拨块302相对于连杆结构朝前单向摆动,因此,拨块302不会对切菜板300的朝前移动造成限制。连杆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以及活动放置在底座板上的切菜板,所述切菜板的上方设置有相对于切菜板上下摆动的切刀,所述切刀的一端为铰接端,所述铰接端铰接在底座板上,所述切刀的另一端为空置布置的手握端;所述切刀的铰接端与切菜板之间设置有连杆结构,当所述切刀朝上摆动时,所述连杆结构驱动所述切菜板朝前移动设定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以及活动放置在底座板上的切菜板,所述切菜板的上方设置有相对于切菜板上下摆动的切刀,所述切刀的一端为铰接端,所述铰接端铰接在底座板上,所述切刀的另一端为空置布置的手握端;所述切刀的铰接端与切菜板之间设置有连杆结构,当所述切刀朝上摆动时,所述连杆结构驱动所述切菜板朝前移动设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刀朝下摆动时,所述切菜板保持不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结构的一端由所述切刀的铰接端驱动,所述连杆结构的另一端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相对于连杆结构朝前单向摆动;当所述切刀朝上摆动时,所述拨块驱动所述切菜板朝前移动设定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菜器的自动送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结构包括驱动杆以及中间杆,所述切刀的铰接端驱动所述驱动杆的一端,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中间杆的一端连接,且所述驱动杆与中间杆之间弯折布置,所述拨块铰接在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上,且所述拨块相对于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朝向单向摆动;所述切菜板的下表面凸设有凸条,所述凸条沿着所述切菜板的移动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拨块布置在所述凸条的外侧,所述凸条的外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简思鑫王明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