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及其除油除灰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31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及其除油除灰方法,包括承载壳、主分流管、辅助分流管、主汇流管、辅助汇流管、净化腔、喷淋泵、清洗剂罐、承载机架及驱动电路,承载壳前端面设操作门,净化腔通过承载机架与承载壳侧壁连接,主分流管、辅助分流管、主汇流管、辅助汇流管及喷淋泵均与承载机架外侧面连接,喷淋泵另通过导流管与清洗剂罐连通,清洗剂罐与承载壳外侧面通过承载机架相互连接,驱动电路位于操作门后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净化作业及系统清洁等四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且自重小;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自清洁能力和在不影响船舶尾气净化作业同时进行维护及故障排出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及其除油除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及其除油除灰方法,属船舶设备

技术介绍
船舶尾气净化作业是船舶动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对船舶运行能耗、环保性能及船舶设备运行稳定性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工作中,当前所使用的船舶尾气净化装置往往均采用的传统尾气净化系统,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一方面存在净化系统结构复杂,占用船舶空间大及自重大等缺陷;另一方面还存在尾气净化系统时会导致船舶动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从而严重影响了船舶运行的连续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且传统的尾气净化系统在故障排除是还不同程度上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及维护成本高等缺陷;此外,传统的船舶尾气净化系统在运行中,往往也缺乏必要的自清洁能力,从而造成需要定期由工作人员对船舶动力系统进行停机清理,从而进一步影响了船舶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船舶动力系统维护作业成本。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船舶尾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及其除油除灰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包括承载壳、主分流管、辅助分流管、主汇流管、辅助汇流管、净化腔、喷淋泵、清洗剂罐、承载机架及驱动电路,承载壳为横断面为矩形的密闭腔体结构,其前端面设至少一个操作门,净化腔至少两个,各净化腔均位于承载壳内并通过承载机架与承载壳侧壁连接,净化腔轴线与水平垂直分布,并相互并联,净化腔上端面均设一个出气口,下端面均设一个进气口,侧壁下半部位置设一个排污口、上半部设一个清洁口,其中各净化腔的出气口均与主汇流管连通,各净化腔的进气口均与主分流管连通,各净化腔的排污口均与辅助汇流管连通,各净化腔的清洁口均通过辅助分流管与喷淋泵连通,其中主分流管、辅助分流管、主汇流管、辅助汇流管及喷淋泵均与承载机架外侧面连接,喷淋泵另通过导流管与清洗剂罐连通,清洗剂罐至少一个,与承载壳外侧面通过承载机架相互连接,驱动电路位于操作门后端面,且其对应的操作门前端面设操控界面,驱动电路另分别与净化腔、喷淋泵及操控界面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净化腔包括承载腔、上密封堵头、下密封堵头、承载龙骨、过滤芯、雾化喷淋口、超声波振荡机构、尾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密封压环,所述承载腔体为圆柱体空心柱状结构,其上端面及下端面分别与上密封堵头、下密封堵头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且所述上密封堵头、下密封堵头分别设出气口和进气口,承载腔侧表面设排污口和清洁口,其中出气口和进气口与承载腔同轴分布,所述排污口和清洁口轴线与承载腔轴线垂直分布,所述承载龙骨位于承载腔同轴分布的柱状框架结构,嵌于承载腔内并与承载腔侧壁滑动连接,且承载龙骨上端面及下端面均通过密封压环与上密封堵头、下密封堵头相抵,且密封压环侧表面与承载腔侧壁相抵并滑动连接,所述过滤芯至少一个,嵌于承载龙骨内并与承载龙骨同轴分布,且过滤芯上端面与承载龙骨上端面相抵,下端面与承载龙骨下端面间间距不小于承载龙骨高度的80%,所述雾化喷淋口至少两个,环绕承载龙骨轴线均布在承载龙骨侧表面,其轴线与承载龙骨轴线呈30°—90°夹角,且各雾化喷淋口间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导流支管与喷淋泵相互连通,所述尾气传感器共两个,均位于承载腔内并分别位于出气口和进气口位置处,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与承载龙骨内侧面连接,所述超声波振荡机构至少两个,嵌于承载龙骨外表面,且超声波振荡机构轴线与承载龙骨轴线垂直并相交,所述超声波振荡机构、尾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承载龙骨外侧面设至少一条与承载龙骨同轴分布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沿承载龙骨轴线均布,且承载龙骨侧表面通过密封环与承载腔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承载龙骨上端面及下端面均通过弹簧与密封压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进气口、排污口及清洁口处均设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主分流管、辅助分流管、主汇流管、辅助汇流管及喷淋泵与各净化腔连通位置处均设一个控制阀和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阀和压力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架与承载壳间通过滑槽滑动连接,且滑槽上设至少一个定位销,并通过定位销与承载机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操控界面包括显示器、信号指示灯、操作开关及操控键盘,所述驱动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工业计算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并另设至少一个数据通讯端口,所述数据通讯端口嵌于承载壳侧表面。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备组装,首先将本专利技术通过承载壳安装固定在船舶的尾气排放系统舱室内,然后一方面将本专利技术的主分流管与船舶引擎尾气排放口连通,将本专利技术的主汇流管与船舶尾气排放系统连通,将辅助汇流管与船舶排污系统连通,然后向清洗剂罐内加注清洁剂并使清洁剂液位高度恒定不低于清洗剂罐高度的1/4,最后将驱动电路与船舶的电源系统及控制系统连通,即可完成本专利技术装配;S2,净化作业,完成S1步骤后,船舶运行时引擎排放的尾气通过主分流管分别导流至各净化腔内,然后由净化腔对尾气成分进行检测并净化,最后将净化后的尾气从净化腔中排出并通过主汇流管排放到船舶的尾气排放系统中,从而完成船舶尾气净化作业;S3,系统清洁,在S2步骤运行中,由尾气传感器对进气口和排气口尾气成分进行检测,并在排气口经过净化排放尾气成分不达标时,一方面驱动喷淋泵将清洗剂罐的清洁剂增压后通过雾化喷淋口直接喷淋到过滤芯上,对过滤芯进行清洁;另一方通过超声波振荡机构在喷淋作业的同时同步对承载龙骨及承载龙骨内的过滤芯进行超声波振荡作业,实现对过滤芯表面附着污染物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污染性液体通过排污口排放至船舶排污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从而达到系统净化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S2步骤中,在净化作业时,另可根据净化作业的需要在有过滤芯净化作业的同时,通过增压泵将用于尾气净化的净化机一同喷淋到承载腔内,由清洁剂在实现直接对尾气净化的同时,辅助对过滤芯表面进行清洁。进一步的,所述S2步骤中,在净化作业时,可通过控制阀调整各净化腔的工作状态,并实现在满足对尾气净化作业的同时,实现对任意净化腔停机检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且自重小,从而可极大的节省船舶空间,并有效提高本新型的场地适应性和通用性;另一方面在运行中,具有良好的自清洁能力和在不影响船舶尾气净化作业同时进行维护及故障排出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船舶尾气净化作业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船舶尾气净化系统运行及维护成本,且故障排除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从而克服了传统船舶尾气净化系统维护及故障排除作业与船舶动力系统运行间的矛盾,并有助于提高船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净化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包括承载壳、主分流管、辅助分流管、主汇流管、辅助汇流管、净化腔、喷淋泵、清洗剂罐、承载机架及驱动电路,所述承载壳为横断面为矩形的密闭腔体结构,其前端面设至少一个操作门,所述净化腔至少两个,各净化腔均位于承载壳内并通过承载机架与承载壳侧壁连接,所述净化腔轴线与水平垂直分布,并相互并联,所述净化腔上端面均设一个出气口,下端面均设一个进气口,侧壁下半部位置设一个排污口、上半部设一个清洁口,其中各净化腔的出气口均与主汇流管连通,各净化腔的进气口均与主分流管连通,各净化腔的排污口均与辅助汇流管连通,各净化腔的清洁口均通过辅助分流管与喷淋泵连通,其中所述主分流管、辅助分流管、主汇流管、辅助汇流管及喷淋泵均与承载机架外侧面连接,所述喷淋泵另通过导流管与清洗剂罐连通,所述清洗剂罐至少一个,与承载壳外侧面通过承载机架相互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位于操作门后端面,且其对应的操作门前端面设操控界面,所述驱动电路另分别与净化腔、喷淋泵及操控界面电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包括承载壳、主分流管、辅助分流管、主汇流管、辅助汇流管、净化腔、喷淋泵、清洗剂罐、承载机架及驱动电路,所述承载壳为横断面为矩形的密闭腔体结构,其前端面设至少一个操作门,所述净化腔至少两个,各净化腔均位于承载壳内并通过承载机架与承载壳侧壁连接,所述净化腔轴线与水平垂直分布,并相互并联,所述净化腔上端面均设一个出气口,下端面均设一个进气口,侧壁下半部位置设一个排污口、上半部设一个清洁口,其中各净化腔的出气口均与主汇流管连通,各净化腔的进气口均与主分流管连通,各净化腔的排污口均与辅助汇流管连通,各净化腔的清洁口均通过辅助分流管与喷淋泵连通,其中所述主分流管、辅助分流管、主汇流管、辅助汇流管及喷淋泵均与承载机架外侧面连接,所述喷淋泵另通过导流管与清洗剂罐连通,所述清洗剂罐至少一个,与承载壳外侧面通过承载机架相互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位于操作门后端面,且其对应的操作门前端面设操控界面,所述驱动电路另分别与净化腔、喷淋泵及操控界面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腔包括承载腔、上密封堵头、下密封堵头、承载龙骨、过滤芯、雾化喷淋口、超声波振荡机构、尾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密封压环,所述承载腔体为圆柱体空心柱状结构,其上端面及下端面分别与上密封堵头、下密封堵头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且所述上密封堵头、下密封堵头分别设出气口和进气口,承载腔侧表面设排污口和清洁口,其中出气口和进气口与承载腔同轴分布,所述排污口和清洁口轴线与承载腔轴线垂直分布,所述承载龙骨位于承载腔同轴分布的柱状框架结构,嵌于承载腔内并与承载腔侧壁滑动连接,且承载龙骨上端面及下端面均通过密封压环与上密封堵头、下密封堵头相抵,且密封压环侧表面与承载腔侧壁相抵并滑动连接,所述过滤芯至少一个,嵌于承载龙骨内并与承载龙骨同轴分布,且过滤芯上端面与承载龙骨上端面相抵,下端面与承载龙骨下端面间间距不小于承载龙骨高度的80%,所述雾化喷淋口至少两个,环绕承载龙骨轴线均布在承载龙骨侧表面,其轴线与承载龙骨轴线呈30°—90°夹角,且各雾化喷淋口间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导流支管与喷淋泵相互连通,所述尾气传感器共两个,均位于承载腔内并分别位于出气口和进气口位置处,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与承载龙骨内侧面连接,所述超声波振荡机构至少两个,嵌于承载龙骨外表面,且超声波振荡机构轴线与承载龙骨轴线垂直并相交,所述超声波振荡机构、尾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柴油机尾气除油除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龙骨外侧面设至少一条与承载龙骨同轴分布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沿承载龙骨轴线均布,且承载龙骨侧表面通过密封环与承载腔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承载龙骨上端面及下端面均通过弹簧与密封压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昊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