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29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训练装置包括安装架和心肺监测环带,所述安装架呈方框形,安装架上相互叠合设置有活动框和定位框,安装架下部邻近活动框的侧面上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活动框相接;活动框下部邻近定位框的侧面上设置有液压电动转杆,液压电动转杆的输出端与转动座连接,转动座的上端与定位框固定连接;使用方法包括将训练装置通过安装架放置于腿部床架一端,使连接管与床架的竖向杆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卧式心肺训练装置难以调节的问题,安全性好、方便实用、训练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透析时,由于透析时间较长,通常会在同时对病人进行心肺训练,以提高透析效果。一般心肺训练是采用慢速有氧的运动装置对病人进行心肺训练。但医院现有的心肺训练装置一般为简单的踩单车结构,踩踏力度难以调节,且无法及时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当医护人员较忙时,通常无法对病人的训练进行及时管理,导致病人有时会出现异常反应,影响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卧式心肺训练装置难以调节的问题的卧式心肺训练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其包括安装架和心肺监测环带,所述安装架呈方框形,安装架上相互叠合设置有活动框和定位框,安装架下部邻近活动框的侧面上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活动框相接;活动框下部邻近定位框的侧面上设置有液压电动转杆,液压电动转杆的输出端与转动座连接,转动座的上端与定位框固定连接;定位框上架设有单车架,单车架包括穿设于定位框上的连接管,连接管中部穿设有转轴,转轴通过连接杆与踏板连接;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舱传动连接;动力舱设置于转动座中,动力舱包括与转轴传动连接的飞轮,飞轮外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与飞轮配合的阻尼片,阻尼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电动转杆和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心肺监测环带上设置有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压电传感器;所述动力舱外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卧式心肺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训练装置通过安装架放置于腿部床架一端,使连接管与床架的竖向杆重合;S2、调节单车架和踏板相对于病人的高度和倾角;S3、调节飞轮转动的阻尼;S4、将病人佩戴心肺监测环带,然后踩动踏板;S5、控制器根据压电传感器的记录结果,实时调整单车架的位置和飞轮阻尼,直至完成训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心肺训练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架、活动框和定位框,从而可以将踏板设置在定位框、活动框和安装架的空隙中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利用空间。通过将动力舱设置于定位框的一端,能够同时减小单车架上的配重。通过设置阻尼片与飞轮配合,通过控制器电动调节阻尼片与飞轮片间的阻力,从而实现电动调节训练所需的力度;通过设置心肺监测环带,以检测腕部的脉搏变化,结合训练力度,更精准的评估病人的实时状态;通过设置安装框、活动框和定位框相配合,实现对单车架的高度、相对于床上病人角度的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病人的需求,方便其进行心肺训练。本方案提供的卧式心肺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通过控制按钮调节踏板的位置,以提高病人踩踏的舒适度;通过设置心肺监测环带与控制器配合,根据病人的心跳状态,实时调节飞轮的阻尼,以避免运动负荷过大,造成病人的身体身体不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方案提供的卧式心肺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卧式心肺训练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单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单车架与动力舱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为活动框与安装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6为滑块与滑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为安装架的后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心肺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流程图。其中,1、单车架,11、连接管,12、转轴,13、踏板,14、按摩垫,15、限位带,16、支撑垫,17、环带,2、控制装置,21、阻尼片,22、转速传感器,23、控制器,24、无线通讯模块,25、计时器,26、数据存储器,27、磁环,3、安装架,31、固定夹,32、滑槽,33、滑块,34、活动框,35、转动座,36、电动推杆,37、液压电动转杆,4、动力舱,41、转动齿轮,42、传动链,43、传递齿轮,44、飞轮,45、定位框,46、控制按钮,5、心肺监测环带,51、压电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其为本方案提供的卧式心肺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包括安装架3和心肺监测环带5,安装架3呈方框形,安装架3上相互叠合设置有活动框34和定位框45,安装架3下部邻近活动框34的侧面上设置有电动推杆36,电动推杆36的输出端与活动框34相接。优选的,安装架3与活动框34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滑槽32,活动框34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滑槽32配合的滑块33。活动框34下部邻近定位框45的侧面上设置有液压电动转杆37,液压电动转杆37与滑块33方向相垂直;液压电动转杆37的输出端与转动座35连接,转动座35的上端与定位框45固定连接。通过液压电动转杆37的转动带动转动座35转动,从而带动定位框45转动。定位框45上架设有单车架1,单车架1包括穿设于定位框45上的连接管11,连接管11中部穿设有转轴12,转轴12通过连接杆与踏板13连接;转轴12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舱4传动连接。具体的,踏板13上设置有按摩垫14,按摩垫14前部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带15,按摩垫14后端通过支撑垫16与环带17连接,心肺监测环带5、环带17和限位带15上均设置有魔术贴。由于透析时间较长,踩动踏板13的时间也通常有几个小时,因此,通过设置支撑垫16、环带17和限位带15,能够有效固定病人脚部与踏板13的相对位置,防止病人因为转移注意力脚撞到装置其他部位,造成脚趾扭伤撞伤等问题;通过设置按摩垫14,提高病人长时间脚部与踏板13接触时的舒适度。动力舱4设置于转动座35中,动力舱4包括与转轴12传动连接的飞轮44。具体的,传动机构包括套设于飞轮44的转动轴上的传递齿轮43,转轴12上套设有转动齿轮41,转动齿轮41和传动齿轮43间通过传动链42相接。飞轮44外侧设置有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包括与飞轮44配合的阻尼片21,阻尼片21呈与飞轮14配合的弧形,以保证与飞轮14相接的面积,进而保证提供阻力的效果。阻尼片21与控制器23电连接;液压电动转杆37和电动推杆36分别与控制器23电连接。通过控制器23调节阻尼片21上的通电量,进而调节阻尼片21与飞轮44间的阻尼,以改变有人踩动踏板13时的阻力。心肺监测环带5上设置有与控制器23通信连接的压电传感器51,通过在病人胸部套装心肺监测环带5,利用压电传感器51监测病人的心跳的搏动,通过压电传感器51与控制器23结合,共同实现监测病人实时心跳数,进而监测病人身体状态的作用。动力舱4外侧设置有控制按钮46,控制按钮46与控制器23电连接。通过控制按钮46直接调节电动推杆36、液压电动转杆37和阻尼片21的工作状态,进而对训练装置进行调节。进一步地,转轴12上设置有磁环27,动力舱4内邻近阻尼片21端部位置处设置有与磁环27配合的转速传感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和心肺监测环带,所述安装架呈方框形,安装架上相互叠合设置有活动框和定位框,安装架下部邻近活动框的侧面上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活动框相接;活动框下部邻近定位框的侧面上设置有液压电动转杆,液压电动转杆的输出端与转动座连接,转动座的上端与定位框固定连接;/n定位框上架设有单车架,单车架包括穿设于定位框上的连接管,连接管中部穿设有转轴,转轴通过连接杆与踏板连接;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舱传动连接;/n动力舱设置于转动座中,动力舱包括与转轴传动连接的飞轮,飞轮外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与飞轮配合的阻尼片,阻尼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电动转杆和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n所述心肺监测环带上设置有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压电传感器;所述动力舱外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和心肺监测环带,所述安装架呈方框形,安装架上相互叠合设置有活动框和定位框,安装架下部邻近活动框的侧面上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活动框相接;活动框下部邻近定位框的侧面上设置有液压电动转杆,液压电动转杆的输出端与转动座连接,转动座的上端与定位框固定连接;
定位框上架设有单车架,单车架包括穿设于定位框上的连接管,连接管中部穿设有转轴,转轴通过连接杆与踏板连接;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舱传动连接;
动力舱设置于转动座中,动力舱包括与转轴传动连接的飞轮,飞轮外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与飞轮配合的阻尼片,阻尼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电动转杆和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心肺监测环带上设置有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压电传感器;所述动力舱外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上设置有按摩垫,按摩垫前部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带,按摩垫后端通过支撑垫与环带连接,所述心肺监测环带、环带和限位带上均设置有魔术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片呈与飞轮配合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磁环,所述动力舱外壳上邻近阻尼片端部位置处设置有与磁环配合的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控制器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瑞芳唐利群吴红梅张真卿伟任慧莲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